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科幻异能 > 末路龙途:阎浮那檀 >第二十章:金城汤池21(2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二十章:金城汤池21(2 / 2)

到了驻地,杨营长早接到电话,带队站在门口迎接。

吴韶瀛这时才下了车,与杨营长寒暄了几句。孙营长见她面容憔悴,随行的苏砺文等人又非同袍,不免心下疑惑。吴韶瀛介绍说苏砺文等人是BJ高等学校的老师,赴西北考察。路上巧遇同行,又说了自己遭遇马贼伏击之事。杨营长问起周敬生,吴韶瀛脸上波澜不惊,只淡淡地说了一声,牺牲了,便不再说什么了。

杨营长赶忙安排酒宴招待众人,又当着吴韶瀛的面,大骂马贼猖獗,说定是从别处流窜至此,又当即命令派出一个连,去搜剿马贼余孽,回头又赞众人“义举”。众人知道他是怕“刘夫人”遇袭的责任算在他的头上,又想起周敬生与其部下,说起来却也是因封经板之事受到牵连送命,心下便都有些惆怅,只看着杨营长“表演”,并不搭话。

吴韶瀛静待杨营长“表演”完毕,这才提出要杨营长安排车辆送她和众人去兰州。杨营长哪敢说个不字,一连声答应着,又命令手下早早安排。

众人吃过饭,便洗漱休息,夜里寒风尤劲,风中隐约有洞箫悲戚的声音,众人念及故人,都不免落泪。第二天一早起来,杨营长已经安排好了两辆轿车,一辆卡车。卡车上坐着荷枪实弹的士兵。杨营长解释说此去兰州断不会再有惊扰,派人护卫只为万全而已。又拿出四根金条交给苏砺文,说自己爱马,见苏砺文几人的坐骑神骏,心仪不已,干脆连同马车一起买下,万请割爱。

苏砺文知道这话不过是杨营长做事圆滑漂亮罢了。弃马换车,那几匹马原本也只好留在此地。四根金条远超马匹身价几十倍,这无非是看在师长夫人的佛面上,讨好几人而已。他推脱一番,见杨营长坚持,又突然想起一事,便收下了金条。

苏砺文转身走到马车旁。王头儿站在那儿,正吆喝着士兵把马车上的行李装到汽车上。见那些带着枪的士兵都对他恭敬有加,王头儿不禁有些趾高气扬,那只受伤的手臂吊在胸前,他只能挥舞一只手不断催促着,看起来有些滑稽。

“王头儿,”苏砺文唤了一声。见王头颠颠地过来,他一笑,道:“你这一路跟着我们没少吃苦,这四根金条你收着,当是赔了你的马车,多的就算是给你治伤养伤吧。”

边说,他边把那四根金条一起递了过去。

冯博昊也走了过来,道:“王头儿,你收着吧。前面的路还不知有什么凶险,我们就此别过吧。”

王头儿看了看苏砺文,又看了看冯博昊,脸突然一红。他呼哧呼哧地喘着粗气,拧着眉毛,指着自己的左臂道:“我这左臂膀上可是吃了枪子儿啊,那马贼的枪口可都顶着我脑门了。这遭遇,这惊吓,就只值四根金条?”

苏砺文和冯博昊一愣。这四根金条足够普通人家生活无忧了。却没想到王头儿竟然嫌少。两人面面相觑,不知道王头儿想要什么。

王头儿嘿嘿嘿乐了。他摘下吊着左臂的布带,试着活动活动手。手枪子弹威力有限,虽然流血不少,但并未伤到他的筋骨。他见没什么大碍,就放下手臂,嬉皮笑脸地道:“以前我听见马贼俩字,吓得能尿了裤子,前日见着马贼,我连枪都开了!您几位这稽古还是考古的,入古墓钻地道打马贼,还真是攒劲啊!不如您几位带着我一起走吧。这钱算我入的股,成不成?”

苏砺文看着嬉笑着的王头儿,想起他飞身替自己挡枪的一幕,眼眶不由得有些湿了。

一旁看着的伽哈恩笑了,他走过去,二话不说,把自己的背包一把塞在王头儿手里。

王头儿嘿嘿乐着,一只手吃力的提着背包,回身大声吆喝着士兵赶紧把伽哈恩的东西也搬到了车上。

苏砺文和冯博昊相视一笑。也不再说什么了。

几个人收拾停当,便都上了车。杨营长殷勤地冲每个人挥手致意,车门关上后,他又带头敬礼目送车队离开。

车队离了平凉,一路往兰州而去。通往兰州的道路一多半不是汽车路,夯土的路面上坎坷不平,汽车走在上面极为颠簸。但好在不必再受风沙侵扰,众人心情也多少放松下来。杨营长深谙为官之道,办事老练周全,与沿途各处驻军和政府都通了消息,车队每到一处皆受到极佳的款待。王头儿觉得自己无处施展“才华”,人便有些闷闷的。吴韶瀛一路也甚少与人说话,在车上就凝望着窗外发呆,住下就把自己锁在房里。众人都知道她心中难过,不好去打扰,感念她的帮助,也不知道该怎么表达谢意。

路上不止一日,终于到了兰州城下。

兰州城是离开西安之后这一路以来唯一的大城。角楼高耸,关城巍巍,颇有通衢都会的气象。不久前国民军入甘,曾与当地武装于城下激战,此时城门下行人熙来攘往,已见不到一丝大战的痕迹。

车队鸣着喇叭,穿过一道高悬着“节制三秦”匾额的辕门,直驶到督军署衙门前。早有人等候在此,一见车队到来,便忙不迭地迎上前去。吴韶瀛从车里下来,马上被人接引着重新上了一辆汽车,其余人又分乘两辆前来迎接的汽车,到了一处僻静的宅院门前。

众人下了车。吴韶瀛站在宅院门前,立时显出几分主人的气派,她吩咐下人好好招待苏砺文等人,这才向众人款款施了一礼,向内院走去。

有人殷勤地为众人安排了旅馆住处,一会,又有佣人来请,说刘师长已从督军府回来了,设下了家宴要款待众人。

众人连忙赴席。主位只有两人。吴韶瀛换过了衣装,一身贵妇打扮,面容恬淡陪坐在一个三十余岁的精干军人身边。

不必问,那军人便是刘师长了。

一路以来,都是这位刘师长的部属迎来送往,招待众人,众人也早从他们口中得知,这位刘师长是冯将军的爱将,率军入甘之后,收编整扩,所部早已从一个师扩充到数万人的规模。眼下他已经是国民军驻甘军的司令,还兼理着全省的政务,吴韶瀛也不再是师长夫人而是司令夫人了。

刘司令一见众人到来,立刻站了起来,雄浑有力的军人腔调里带着几分保定口音。

“内子一路多亏诸位照应保护,鄙人铭感于心。”

边说他边“啪”地一个立正,向众人微微弯腰鞠了一躬。

众人赶忙谦让。想起周敬生,又不免有些尴尬。

刘司令极为恭敬,又从佣人手里接过酒壶,亲自为几人斟上酒。

酒过三巡,刘司令这才问道:“听内子说,诸位都是BJ高等学校的教师,此行是为了考古之事?”

冯博昊点了点头。

“谈不上考古,算是田野调查吧。利用假期,来西北走走。”

“我等军人,所为之事虽然皆出于大义,却不免多有破坏,不比诸位,诸位都是学问大家,倘若有所发现,必有利民族国家。民族幸甚国家幸甚啊!”

刘司令兴致极高,他向外高喊了一声:“来人!”

一个士兵应声而入。

“去请教育厅赵厅长过府一叙!”

“是!”

那士兵高声答应着。利落地敬了一个军礼转身出门。

坐在刘司令身侧的冯博昊愣愣地看着那个士兵,一瞬间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偏头看了看自己旁边的苏砺文。

苏砺文脸色有些发白,他张了张嘴,吞了口吐沫,硬生生把到了嘴边的名字咽了下去。

他绝不会看错的,那士兵是董剑成!

苏砺文虽然一头雾水,却也明白事有蹊跷不宜声张,冲冯博昊使了个眼色,便低下头去。

不久,便有士兵送赵厅长进来。只是送赵厅长进来的,却不是刚才那“士兵”了。刘司令要赵厅长也坐,又向赵厅长介绍了冯博昊等人。说众人要赴敦煌考察,要赵厅长全力支持。冯博昊赶忙与赵厅长应酬,免不了觥筹交错,可一旁的苏砺文这次却无心帮他“应战”。

苏砺文闷闷地坐着,满脑子都是问号。

董剑成怎么会在这里?按说,他此时应该在湖北或者江苏一代北伐的前线。冯将军早就在五原誓师,通电全国参与北伐,说起来也是南方政府的盟友。倘若董剑成是来此联络公务倒也勉强说得过去。可董剑成刚才却明明是随扈马弁的角色。这又怎么可能呢?

苏砺文越想越觉得奇怪。

酒宴散了,赵厅长告辞而去,众人也谢过刘司令回去休息。冯博昊又多喝了几杯,王头儿便四处张罗着酽茶给他醒酒。冯博昊喝了茶,人清醒了一些。时间还早,大家便都坐了下来。

“你们俩刚才在酒宴上看见什么了?一脸惊慌的样子。”

伽哈恩问道。

“见到一个不该在这里出现的老朋友。”

苏砺文咬了咬嘴唇,说了董剑成的事。

“剑成怎么会在这儿?”

听苏砺文说完,程曦霖和郑碧君都觉得不可思议。刚才两人座位挨着吴韶瀛,是背对着门口,虽然也都看见苏砺文和冯博昊面色有异,却想不到是因为在这里见到了董剑成。

苏砺文苦笑了一下,说:“我也搞不明白。他是军人,我也不知他是不是背负着什么使命。也不好说什么,不好跟他联络。”

他话音刚落,便听见一阵敲门声。

伽哈恩站起来拉开房门。门外站着的正是董剑成。

苏砺文一见,赶紧迎了上去。他见董剑成换下了军装,穿着一身不起眼的棉袄,头上扣着一顶有些破烂的皮帽,面容颇为警觉,就知道他所为必是机密事情,便连忙让他进屋。

董剑成回头望了望,见四周并无异状这才闪身而入。

苏砺文向他介绍了伽哈恩和王头儿,董剑成简单点了点头便算是打过了招呼。他并不寒暄,直接道:“小哥,你们怎么在这?我的电报你们收到了吗?”

“电报?什么电报?”。

苏砺文一愣。

“我半个月前发的。发回广州的。”

“你从广州开拔没多久,我们就离开广州了。去了BJ、西安,一路辗转到了这里,还是为了那块封经板……”

“我就是要说这事,那块封经板!”董剑成打断了苏砺文的话,满脸焦虑,“大概半个月前我在督军府里见到两个人,我听见他们和刘司令的谈话里提到了封经板,他们似乎知道这封经板的秘密!”

所有人腾地一下站了起来。

“谁?那两个人是谁?”

苏砺文几乎是在喊了。

董剑成被众人的反应吓了一跳。

他紧张地看了看苏砺文,道:“一个是岳五爷……”

他见众人听见“岳五爷”这三个字都面色一凛,便也一愣。

“你们见过他?”

苏砺文点了点头,道:“说来话长。另一个呢?”

“另一个是日本人,叫大谷明信……”

“大谷明信?!”

冯博昊和程曦霖一听见这个名字就大惊失色,腾地站了起来。

董剑成望着两人,用力点了点头。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