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其他类型 > 白膏河中学 >第七十一章 竞争意识71(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七十一章 竞争意识71(1 / 2)

小镇人看乡村人,不论乡村人穿什么衣装,依然是农村人。

县城人看小镇人,不论小镇人怎样打扮,依然是农村人。

省城人看县城人,不论县城人怎样拿腔拿调,依然是农村人。不论农村人的皮鞋擦得怎样锃亮,似乎总带着一丝土味。

在北京人和上海人的眼中,全中国除了BJ与上海,其余全是乡村。

这是来源于骨子里的高傲。似乎与地域有关,阶层有关,与文化血脉有关,与优越性有关,与自以为高贵有关,与眼界有关,与视野有关,与传承有关,与精神文明有关,与物质文明有关,与潜意识有关,与人的劣根性有关,与“王侯将相,有种”有关。

总之,自古而然矣。皆有关,毋庸置疑,铁板钉钉。

然而,必须相信,大多数前者要比大多数后者有智慧,有远见,有作为。

单宇藏来自优质学校,他调到白膏河中学当校长时,便有意照搬照抄铁东中学的一套考评办法,采取平行班级月考月评制度。

这个考评制度的突出特点就是各个平行班级的同科老师公开公平竞争,比成绩,比分数,比整体教育效果,优胜劣汰。通过公开公平竞争,提升老师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新性,从而提升学校的整体教育教学质量。

这是一个非常不错的举措,大家公认。彼时,名校大校基本是采取这样的考评制度。

当初,温乾坤从县城中学调到白膏河中学当校长时,就想采用这个考评制度,但遇到了阻力,没有成功。

单宇藏不同于温顺的温乾坤,其行事作风硬朗霸道,仅仅用三个月的时间就干成了温乾坤三年想干都没有干成的事。

考评制度推行开来,赢得一片掌声。白膏河中学的老师似乎一下子看到了学校重新振兴的希望。

这是一个好的开端。求新求变才是向前发展的规律,新事物总能带来新变化。

自单宇藏上任始,白膏河中学的新生入学即分成两个平行班,不再像之前那样采取“分槽喂养”的方式分成快慢班。两个平行班级公平竞争,初一(1)班班主任呼少杰,初一(2)班班主任方直,其他科吴老师由教导处均衡搭配。

这样一番做法操作下来,竞争环境顺理成章地就形成了。

白膏河中学实行平行班之间竞争这种方式是在1999年。

早在几年前,国家就已经提出了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政策。义务教育范围内的学生免费入学,家庭条件困难的学生还有相应的照顾。

同时素质教育也提了多年,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尽量不布置家庭作业,不能增加学生负担,放开手让学生主动学习,把课堂还给学生,等等,并严格禁止唯分数论。

讲起来很动听,很美丽,令人心向往之,可各个学校依然凭分数录取。此举也是没办法的无奈之举,上级部门只提出不能唯分数论的口号,却没有给出建设性有指导意义的具体措施。尺子还是那把尺子,指挥棒没变,高考唯分数论,中考必然唯分数论,小升初自然也就唯分数论了。

主管部门评价一个学校的优劣标准就是高考升学率、中考升学率,按照分数高低依次排名。

每年七八九月份,高考放榜、中考放榜之际,各学校自己给自己送喜报,在广播电视上、大街小巷、广场、公交车上、教育局门口、人流量大的商超市场、自己学校门口等地方张贴喜报拉横幅。

喜报横幅内容全是“老王卖瓜,自卖自夸”的那种格式,“我校高考再创新高,重点达线多少人,本科达线xxx人,高考升学率百分之九十八……”“我校中考再创新高,今年参加中考人数xxx人,普通高中全部达线,升学率百分之百,重点高中达线xxx人……”

虽然明知道有些夸大,有些不真实,有些言过其实,但谎话说了上百遍,也就成了真的,人们宁愿接受相信。不然还能怎样。总不能把自己家的孩子送到那个升学率低或者不敢做广告的学校吧。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