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其他类型 > 白膏河中学 >第六十三章 科班与非科班论63(2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六十三章 科班与非科班论63(2 / 2)

时代变迁,几经辗转,最终,两人先后调回家乡的方大楼小学任教。

陈兴邦老师是一名中共党员,深受党的教育培养,只讲奉献,不讲待遇,真正做到“献了青春献终身”。其工作异常敬业,深受学生的尊敬和同事的钦佩。

四十多岁的时候,终于积劳成疾,陈兴邦老师不幸身患胃癌,查出时已是晚期。平时靠止疼片维持,后来身体日渐消瘦,骨瘦如柴的时候,一米八几的身高走在路上犹如一棵干枯的老树,摇摇晃晃,有随时被风吹倒的感觉。

如此境况之下,陈兴邦老师依然拄着拐杖站在讲台上讲课,直到临去世前一周,他还在讲台上给学生讲课。

回想起曾经的那些画面,方春玉很为动情,颇为愤慨地说:“那时的老师才像老师,不像现在部分老师,自己家里有点事就请假,少则三两天,多则三两月,常年请假的也有。职业操守严重失守!还谈什么专业!”

方春玉亲眼看着自己的好友陈兴邦老师消失在讲台上,没有一点声响,只留下一个多病的老太婆和四个未成年的儿女。

陈兴邦活着的时候,大女儿正在县一中上高三,成绩拔萃,升大学在望。其去世后,家庭的天塌了,迫于经济压力,大女儿辍学,很快嫁人,明天的天之骄子成为了今天的地道农民。

方春玉说,如果有记者宣传一下陈兴邦老师,放在今天,兴邦老师肯定会成为感动中国的人物。他还说,在那个年代,陈兴邦这样的老师不是个别,自己曾经的同事狄兆祥、蔡新民、楚国璧等都是在四十几岁时得癌症,倒在讲台上的。这几位工作起来,真的是要学生不要自己的孩子,要学校不要自己家庭的楷模。

按照当时的相关政策,作为公办教师,父母病逝或者提前退休,可以安排一个子女顶替接班。但接班者只能是工人身份,不能当老师。

方春玉校长就把陈新柱以接班工人的身份安排进学校。

方春玉与陈兴邦是故友,比较重情义,在学校,陈新柱自然得到他的不少照顾。

陈新柱初中毕业,成绩还算说得过去,恰好学校亟需老师,就这样,陈新柱一到学校报到,就被当作老师使用了。陈新柱深得父亲影响,喜欢教师这一行业,肯学好学,积极向老教师学习,边学边卖。几年下来,他逐渐积累了不少优秀教学经验、教学方法。

后来,寒暑假期间,方春玉以学校的名义安排他到师范学校接受正规的学习培训,本事日渐长进,教学成绩逐年提高,甚至在全乡镇的同年级竞赛评比中,也名列前茅了。

多年后,方校长提拔陈新柱为方大楼小学副校长。

很明显,方春玉怀有私心,大家都看得出,他在培养自己的接班人。此事在学校内,一度遭到过几个人的极力反对,这几个人一直觊觎着校长的位置,等着方春玉退休呢。现在半路突然杀出了个程咬金,同是喝白膏河水长大的人,你方春玉作为校长偏爱陈新柱,大家没意见,但提拔其当副校长,这事做的也太明显了吧。

挡了别人的上升路径,此事有点不妥。于是,便有人上告到镇教办室。

教办室主任薛仕则与方春玉关系不错,两人虽说是上下级关系,但几十年在同一个地方工作,三天两头聚在一起吃吃喝喝,不算知己,酒肉朋友总算得上。

薛仕则硬是把这件事给压了下来。农村小学老师,能够告到镇教办室,胆量基本到天了。

一个工人身份的陈新柱老师到底还是当上了方大楼小学的副校长。在方春玉的点拨提携下,若干年后,顺理成章,陈新柱成为方大楼小学校长。

父亲一直鼎力保护支持陈新柱,并把他扶上马送一程,成为方大楼小学的一把手。对于此事,方直有自己的看法。

这个看法他不便对外讲。也许陈新柱教学能力确实突出,位列前茅是肯定的。但在方大楼小学,他还排不上第一。父亲为什么非要鼎力支持他?因为陈新柱太听父亲的话了。也许,方春玉把陈新柱当作了儿子,陈新柱把方春玉当成父亲。

陈新柱接班之后,一直鞍前马后地跟在方春玉身边,言听计从地按照方春玉的指示安排做人做事。对方春玉,陈新柱人前背后一口一个“俺叔”的叫着,很少听到他叫“方校长”。即使在学校开会的时候也照样这样称呼,从不避嫌。

方春玉似乎享受这样的称呼。

方直兄弟几个还偶尔敢跟父亲拌拌嘴、顶个嘴,不同的意见还要论个长短,陈新柱从来都是微笑着顺从。

也许是出于对方春玉的感恩,每年午秋两季农忙的时候,陈新柱都会开着自家的小四轮拖拉机到方校长家的农田里帮忙干活。逢年过节,陈新柱也会带着烟酒果品之类的东礼品拜访这位有恩于自己的方校长。

方直兄弟几人都叫陈新柱“新柱哥”,对其很尊敬,关系融洽。但是方直依然认为,父亲执意提拔陈新柱当校长,完全出于私心,有些不合常规,是任人唯亲。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