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宋武屠龙 >第四十四章 金兰之盟99(2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四十四章 金兰之盟99(2 / 2)

二人相视狂笑,对饮一大白。众人郑重作别,王镇恶领兵回营复命:

“刘寄奴,不一起回去?”

“我在白雉山上,有事未完。”

别过盘龙营,庭前酒已尽。

刘裕起身走向青面客:

“为什么不招安?”

檀道济冷着青脸,面无表情:

“招谁的安?桓玄的?大晋的?”

刘裕郑重道:

“去投北府。”

“不招安,虽千军万马,我也等闲视之。招了安,一杯毒酒,便能要了我满山兄弟的性命。”

“北府有五成是流民投军,剩下五成里,一半是招募而来的坞堡私兵。投北府,有军饷领;打下地盘,还能从桓玄手里,把你们自己的东西再拿回来。投北府,将弟兄们的土刀竹枪都换成坚兵硬甲,有了刀,有了甲,甩开草寇的名头,从此没人再敢凌辱我们——家中父老妻儿,从此才能得了太平。”

“北府里,司马家的兵将们,贪生怕死,骄纵妄为——白雉山这五百人,确实不能被他所容。我如今在北府自领一军,若信我,我们携手下山。”

青面客沉声道:

“官字两个口。下了山,进了营,我们便是你板上的肉;人心难测,你到时但凡有个反复,把我等绑了去冒军功——我一人死则死矣,如何向满山百姓交代?你作保,谁为我们作保?”

满庭默然。

忽有白衣少年挺身道:

“我作保。我愿为刘裕作保。”

檀道济看去那人,正是江陵王弘:

当日桓玄出城,兵发江北;王弘趁乱逃离江陵,却未回京。少年携了宝斧,带了青甲,背了虎盾,跨了紫马——星夜来寻见道济。

王弘正色道:

“在京中时,我族叔王谧常常说,天下变乱,非此人不能安。我信他,我为刘寄奴作保!”

“小东西,你算个球!”

王敬先大喝道:

“刘寄奴,刘一白,刘大人!你连名字都是假的,教我如何信你?王弘道听途说,你我又是一面之缘;红口白牙,你以何为信!”

“订盟。”

青面客道:

“把关二爷请到庭中,对着香火,我们订盟。”

“不急,”

刘裕引刀出鞘:

“我先下趟山。口说无凭,待我取了信物再说。檀道济,可否借你快马一用?”

“你随意去取。只是我这匹紫马生性倨傲,性烈如火;单载天下英雄,难驮负义鼠辈。”

“好。”

庭前香烛燃起,祭台高搭。杀三牲,掘五尺地,倾入烈酒十瓮而敬鬼神;王弘执笔草拟盟书,银钩铁画,饱蘸朱砂。

众人向庭外望去,议论纷纷,都说刘裕必是赚了紫马,单骑逃往军营。请了关帝圣君法身在庭,檀道济虔诚叩首,手中握了五十五根干枯蓍草。

占吉卜凶。

卦相为坤卦第六爻。

青面客喃喃道:

“风波水火,

龙战在野,

其血玄黄。”

众人正在相疑,门外马蹄声作,刘寄奴大步走进酒庭,腰间别了个猩红包袱。从怀中取出一枝香草——时值四月,南风始起,今夜涧底竟有细叶寒兰开放。把那金兰供在帝君脚下,再解开包袱,赫然是司马文行的无耳人头。

“伏念关圣帝君在上,

下有京口刘寄奴,

江夏檀道济,

琅琊王敬先。

年齿已叙,

少长扶持;

人合一心,

盟前歃血——

结为异姓兄弟。

宁为雁阵,

同依骨肉之义;

不学燕巢,

共弃稻粱之私。

蜀道艰难,

再续出师之表;

长安迢递,

莫忘击楫之心。

吉凶相托,

福祸相扶:

有违誓者,

金杯饮尽,

白刃难饶……”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