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焦人之大者 >为被污名80年之久的美国英雄正名37(2 / 2)
  • 手机阅读本书

为被污名80年之久的美国英雄正名37(2 / 2)

国军方面,第一位战斗经过讲述人郑洞国将军对19日和20日的战况在《我的戎马生涯》描述如下:“5月19日,第150团。。发动凌厉攻势。。。突进至车站附近。。。天色已晚。。。第150团伤亡颇重。。。入夜,密支那日军发动全线反攻。。。激战持续至次日拂晓。。。第150团。。。至8时半左右将车站攻克。。。日军从。。。惊慌中镇静下来后,即组织。。。反扑,第150团与后方指挥部的通讯联络被切断,美军总联络官孔姆中校借故离开火线,以至无法要求机场空军及炮兵支援。。。。车站得而复失。迄晚,该团困于车站附近,已经弹尽粮绝,后方又补给不上,广大官兵不得不以白刃与敌拼杀,激战达旦,以至次日晨方奉命撤至。。。”

很显然,郑洞国,史迪威和伊斯特布鲁克上校三人描述的仿佛不是同一场战斗。

在试图厘清真相之前,需要对当时美军和150团的配合做一个极其简单的了解。

美军加拉哈德部队又称为梅里尔突击队,名义上指挥官是梅里尔准将。该突击队被分成三个支队,其中两个支队各由一个中国团配合,进行突袭密支那作战。美军为每个中国团配备联络电台,团部配校级联络官,孔姆中校就是150团的联络官。每个团所属3个营各配备一名美军少校或者上尉联络官,每个营还配备至少一名美军医生。目前掌握的资料表明,美军为中国团,营都配备了通讯电台和通讯组。(StilwellcommandproblemsP.33)这样的配置使得对“第150团与后方指挥部的通讯联络被切断,美军总联络官孔姆中校借故离开火线,以至无法要求机场空军及炮兵支援”一说有了可以进行推理分析的基础。

5月20日攻击密支那市区的有150团团部和下属两个营,至少3部电台,3个通讯组。只有当团部电台损坏,无法与后方通讯时,才会发生“与后方指挥部的通讯联络被切断”这种情况。电台损毁,这意味着,无论孔姆中校有没有离开,团部都无法和后方取得联络。按照正常逻辑的推理,孔姆中校只能借用另外两个营的电台才能恢复与后方的联络。那么另外两个营此时在干什么呢?

在军事历史学家NathanN.prefer的《醋酸乔的战争》“VinegarJoe’swarP.143”书中写着:“在行动中两个营失去了方向,并相信彼此是敌人,在孔姆中校冒险进入交火区域阻止这场屠杀前互相开了火。Hodges少校没那么幸运,背部中弹而亡。。。”

前面提到,孔姆中校一共被授予了两次杰出服务十字勋章,第二次是因为导致他阵亡的那次提醒新兵有伏击的英勇行为,第一次就是因为他这次阻止了两个中国营互射行为的蔓延(同上,P.162)。

5月20日火车站战斗发生时,中美双方在场的最高指挥官分别是150团团长黄春城(诚)和美方联络官孔姆中校。更高级别的国军指挥官如郑洞国,胡素和潘裕昆当时仍在后方指挥部,不在密支那,也不在战斗现场。

战斗现场的另外一个直接证人-黄春城团长,被史迪威于5月26日解除了职务。如史迪威当天日记所记:“。。。经过缓慢而糟糕的开始,150团到达了距离目标1000码处。黄睡着了-不见孔姆!让潘去解除了黄的职务。叫胡来,告诉他进攻。。。”

郑洞国早年和晚年对黄春城团长的解职没有过任何记载。其他资料来源对于解职的描述五花八门。其中,台湾知兵堂出版的《国军王牌-新编第一军》一书P.108将解职发生的时间定在5月20日战斗仍在进行之中。“。。。5月19日。。。第150团团长黄春城。。。命令郭文轩营长。。。直至次日拂晓,第150团趁势在8时半将车站攻克。郭文轩营长的麻痹大意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史迪威迁怒黄春城团长,将其撤职。。。”

黄春城团长被解职以后的下落也成了谜团,有被立刻送上飞机回国说,有在密支那继续作战牺牲说,有回到雷多指挥部改任新兵教导员说。总之无定论,也未见再次被提起,即使50师后来被调入新一军参加了内战,也再未见有黄春城复出的记载,此人自密支那被解职后从此消失。

尽管郑洞国从未提起过国军150团在密支那发生过互射事件。在其《中国驻印军缅北战斗纪要》“所得经验与教训”中写道:“。。。攻入敌人所占领之村落或仓库等地后。。。必须严禁士兵抢拾敌所遗弃之各种物品及民间之财物。此次我150团攻入车站时,敌人遗弃战利品及物件甚多,我士兵当时争夺拾取,敌潜伏车厢及草丛中,以手榴弹及轻机枪扫射,致伤亡过重,得而复失。。。开始前,被敌狙击,而使部队混乱。”这段文字事实上印证了史迪威和伊斯特布鲁克日记中的说法。150团确实发生了混乱和互击事件。

日本防卫厅防卫研究所战史室出版的《缅甸作战》一书对当时的情况做了来自日方的补充。“八江正吉中尉。。。立即带领6名情报班员奔向火车站。。。中国兵。。。忙于搜索民宅,仓库,手持衣物食品走出。。。中国兵遭到意外急射。。。弃尸多具,四处逃窜。。。不久,预备队(师团留置人员约30名和军旗中队一个小队约30名)也参加了这次奇袭。敌人惊恐万状,各处不时发生自相射击。敌炮兵的轰击也反使中国部队遭受损失,加剧了混乱局面。这样,侵入火车站附近之敌,很快开始全面溃逃。”简言之,中国军队正在抢劫财物的时候遭到了日军偷袭,然后两个中国营就陷入了互相射击,最终造成了崩溃逃跑。

对比美,日两方公布的资料,郑洞国将军在他的两本书里提到的“白刃战与敌拼杀,激战达旦”大概率根本没有发生过。

密支那战斗的大背景时逢豫1944年日军发动抗战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豫湘桂战役的长衡会战阶段,国军急缺精锐机动战力。如果中美联军5月20日顺利拿下了密支那,在缅北的国军“精锐”很有可能被迅速空运回中国战场,改变长衡会战的不利局面,甚至改变历史的走向。因此,与美方相比,国军将领出于无法向蒋委员长交代的心理和政治原因,更加不愿承担战斗失利的后果,而且推卸责任是保证不受惩罚的最简单方法。

孔姆中校的遗体于1945年3月被运回美国,和他的儿子一起重新安葬于阿灵顿国家公墓。一位品格高尚的人,在长达80年的被污名化之后,值得赢回他应得的尊重和敬意。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