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其他类型 > 鸿爪雪泥 >九三太白之旅49(1 / 1)
  • 手机阅读本书

九三太白之旅49(1 / 1)

太白山是秦岭的主峰,海拔3700多米,是青藏高原以东最高的山峰,距离西安110公里左右。在唐代的时候,长安八景中有“太白积雪六月天”,太白山北面阴坡积雪终年不化,在长安就可以望见太白主峰上的白雪。但是在1993年以前,我对这座山峰确实也没什么印象,1993年,本地报纸上登了一则消息,附近市有六个年青人去爬太白山,迷路失踪,最后几死几伤。这个消息当时在本地特别轰动,报纸上连续报道了好几天,这以前好像也比较少听说这类的事情,街头巷尾的也作为话题谈论了一阵子。这一下子引起了我的兴趣、挑起了我的好奇心,那个时候也是傻大胆、无知无畏,我联络了另外两个同学,一拍即合,准备也去爬一下,完全没有意识到失踪这类事会不会降落在我们头上。现在想起来这确实是有点不知天高地厚,因为那个时候完全没有事先了解当地的气候,也没有任何户外经验,就去爬一座3700多米的高峰。不用说,各自的家长都是反对的,不说这大山的,就是刚刚这个爆炸性的消息,都让家长们担忧了不少。那个时候可能被冲昏头脑了,铁定的心要去,现在想起来也确实不够体谅父母的了。反对无效后,家长们又开始出谋划策,提出各种好点子;我妈说,你们准备一个长绳子,把你们三个人的手都绑在一起走,这样就丢不了了;我同学的母亲说,你们三个人弄个长棍子,三个人手抓着都不要丢,什么时候都不要松手。唉,我想这还不如绳子呢。

那时候国内户外运动的概念还不普遍,也没有各种户外用品。我们准备的也很简单:我去我舅家借了一个帐篷,这个帐篷是他自己做的,他在一个展览会上看到国外的帐篷,回来拿彩条布和用什么化纤布自己仿制的,功能也是很简陋,而且也是很单薄的一层,和现在的这些专业帐篷防风防雨防水根本就谈不上。我们也没有专业的什么登山包,就各自从家里拿的能双肩背的包;鞋就是平时穿的运动鞋,另外毛衣毛裤我们也都带上了,海拔每升高1千米,温度下降6度,我们大概也知道,山顶比山下起码要低18度,那时候已经是9月底了,天已经开始转凉。食品方面我到回民街买了80个托托馍、40罐午餐肉,又花了70多块钱的巨资从东关肉食店买了好些火腿肠之类的,另外也带了小酒精炉铝饭盒和榨菜盐葡萄糖。

联系好时间以后我们三个人中午赶到火车站附近一个同学家里集合,长途汽车站就在附近,到了以后才知道,最后一班车已经发走了;没办法,我们只好在这个同学家先住下,晚上一起聊天,越聊越兴奋,聊着聊着,这个同学最后也心动了,也决定加入我们。我们大概合计了一下带的东西,葡萄糖、酒精炉,酒精,榨菜,盐,雨伞,我们4个人都没有带铺的盖的东西,只有一个同学带了一条毛巾被。最后加入的这个同学还带了一把30多公分长的砍刀,说是防野生动物,还可以砍柴烧火。

第二天早晨出发的时候,我才想起来要检查检查一下包里的那些火腿肠,那个时候火腿肠还不是真空包装的,9月底天还有点热,有一直捂在包里面一夜了,我赶紧拿出来,结果发现这花了70多块钱巨资买的火腿肠已经有馊味了,这是肉制品也不敢再食用,只好全部扔掉了,真是出师不利啊。

下午1点多坐上车,大概下午五点多钟的时候,到了太白山脚下的汤峪镇。我们几个人在一个小饭馆里边吃饭边合计了一下,在镇上住一夜吧,住宿费肯定又要花钱,又听说现在太白山进去还是要门票的,这又是一笔费用,不知该怎么办,于是我们边吃饭边向老板打听,老板说现在9月底太白山已经封山了,登山路上的一些宿营点人都撤下来了,就算我们到了售票处,很有可能也不让进。这个老板很热心,他告诉我们说他和门票收费站的人认识,可以给我们写个条子,让他们放我们进去。

条子写好了,我记得当时上面写的是我有几个西安的兄弟想去爬太白山麻烦给放行之类的意思。吃完饭大概六点多钟吧,我们收起条子,满怀感激地和老板告别出发了。从山口进去有很长一段都是比较平缓的路,一路上零零星星还有一些灯光;我们大概走了五六个小时,半夜12点左右的时候,走到了收费站,结果因为天已晚收费站人都睡了,我们也没有拿那个条子就直接走过去了。

进去以后又走了一段路,天也晚了,我们也走的有点累,觉得离收费站也远了,他们不会发现我们,就决定扎营;说实话也没有什么好地方,就在公路的一个拐弯处,靠近山体一面有一点点空地,就把帐篷扎下睡下了。当时9月底,天不算很冷,这是山脚,我们当时也都没有带被子褥子,只有一个同学带了一个毛巾被,我们4人盖着勉强睡了一晚上。早上起来放在帐篷外的鞋子都被露水打湿了。我们点着酒精炉用饭盒稍微煮了点坨坨馍加上午餐肉,凑合着吃了就继续出发。

继续走了几公里,地图上大致算了下,感觉到前面路程太漫长了,而且进山这一段也比较平坦,风景也很一般,我们就拦了一辆车,这辆车一直把我们拉到差不多海拔有2千米的地方,也不收我们的费用;下了车我们才继续上山,当时没有GPS,没有户外电子地图,也没有智能手机,我们随身带的是一张不很详细的纸地图。我们为了赶路没有继续走大路,而是拐到了一条小路上山,在这条小路的两侧就已经看到了不少的游人丢下的垃圾,什么方便面袋子火腿肠的外皮之类的,很多当时我们就开玩笑说:这些垃圾就是路标,顺着垃圾走就可以,根本就不会丢。

当晚我们走到一个不知名的地方,大概是朝东一个山坡上,找了一处石头稍微凹进去一点的地方,勉强把帐篷能够半支开,我们用砍刀砍了一些松枝铺在地上。半夜非常的寒冷,这里海拔已经很高了,我们只随身带了一个毛巾被,也不算大。四个人躺下后,躺在两边的人往身上拉一下,中间部分就悬空绷起来了,都盖不到中间的人的身上。第2天早上起来,看到旁边有一洼水,很清澈,我们就去洗个脸,但是没想到这一小洼清水非常凉,可又没有结冰,我们把毛巾扔进去,用手都再捞不起来,手一接触到水,刺骨的寒凉,这是很奇怪。吃完早饭以后继续往前走,走了一两个小时就看到了冰川的遗迹,这里所有的大石头,表面的布满了苔藓,而且从远处看就像是从山顶上流下去的一样,非常的明显。走在这一路上,我们能看到不少用红漆写的路标,我们当时想这是不是这个那6个人失踪以后,当地管理部门紧急标识的呢?

走到大概海拔3千米的时候,到达一个岔路,一条是往山顶去的,另外一条是往营口镇去的,这时候我们也都有一点高反,感觉到的头疼气短,身上的背包也觉得有点背不动了,我们就把很多的午餐肉拿出来,埋在一个石头底下。我们的原计划就是从汤峪上从营口下,所以我们回来的时候一定会经过这个三岔路口。

埋好食物以后继续上路,到了下午五六点的时候,我们到达了太白山主峰下面的大爷海,这是一个高山湖泊,面积不算大,这样的湖泊一共有三个,分别叫大爷海二爷海和三爷海。当时主峰拔仙台雾气非常的大,我们上去以后四周什么都看不见,本来主峰上有一个小庙,我们几个人甚至都没有看到那个庙。下到大爷海,湖边有一个小房子,是当地一个看山人的,这里面有个大通铺,有炉子非常暖和,因为现在已经9月底不是旅游旺季了,所以没有其他的旅客,只有我们三个,这里也卖一点简单的食物,问了下一碗粥的价格,那个时候也是非常的昂贵了,但想一想那些米油,煤气罐,都是人工扛上去的,也能理解吧。我们没有吃,在大爷海边支起了酒精炉,就用大爷海的水,煮了锅午餐肉泡馍,这是我们到太白山以来吃的比较舒服一点了。晚上睡觉就比昨天好多了,因为没有人来,被子很多,我们一个人盖了两床被子,舒舒服服的睡了一大觉。

第二天起床,天已经晴了,现在也不知道为什么当时没有再上一次拔仙台,可能是有点太疲劳了吧,我们就打道回府,下山路过三岔路口,又把我们埋藏的那些午餐肉拿出来继续下山。到营头的这条路是一条比较古老的登山路,现在沿路还有不少的宿营点,我们走到一处宿营点,因为天气已经转凉开始封山,里面的人也全部撤走了,只剩下一些空的房子,我们各处转了转,除了能宿营的屋子,还有一间厨房,厨房里只剩下很多老鼠的遍地乱跑;宿营的房子里面有大通铺,上面铺的有稻草;在厨房里面我们翻出来了半锅土豆,个头都很小,也就是乒乓球大小。另外在菜园子里还发现了一些还没有拔出来的萝卜,拔出来一看萝卜还很小,就又插回去,只是拔了一些萝卜樱子。灶房里面有个土灶,有大铁锅,就用这个大铁锅,从旁边的井里打了些水,放上我们的午餐肉,土豆,萝卜樱子,还有坨坨馍,美美的煮了一大锅的午餐肉泡馍,饱饱的吃了一顿。这是我们登太白山4天以来,吃的最好的一次。吃完还烧了点水,找了个盆子把脚泡了泡。晚上睡在棚子里,外面的一切都不知道了,睡得死死的。

第五天早上醒来继续下山,这一路因为附近没有河流,海拔也还比较高,找水成了最大的问题,带的水已经喝完了,路上也没有泉水,只在一个露营点找到了菜地,地里还是长得萝卜,我们把它拔出来啃了啃。

到了山脚下,这里离营口镇还有一段距离,我们找了一辆拖拉机,结果走到半路天开始下雨,而且越来越大,我们4个人把拖拉机上的一个帆布展开来,一个人拉着一个角,雨水顺着我们的手臂都流到身体里,但谁也不敢松手。那个司机也很狼狈,他那个驾驶室是敞开式的,只有上方有一块铁板,这样的大雨,他可能还不如我们。路上他几次停下来要回去,都被我们费了好大的劲劝住,才到营口镇,又住了一夜,第二天天坐火车到了西安,同行的里面有一个是铁路子弟,我们没有从正门出,就穿过铁路走小路出后门,这样离同学家比较近。结果还被门口的人把我们拦下来,盘查了一会儿,我们觉得奇怪,这地方平时松散的很,根本没人管的。等我们回到屋里照个镜子一看才发现,我们几个人头发乱蓬蓬的,脸上也脏兮兮的,再背上个破包,那样子和流浪汉差不了多少,难怪门卫要盘查我们。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