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其他类型 > 倾魂之春染 >第九章 秋天里的油画 (一)茫茫的棉田80(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九章 秋天里的油画 (一)茫茫的棉田80(1 / 2)

(一)茫茫的棉田

塔里木的秋空,显得又高又远。不时,三两只老鹰在天空滑翔,它们的翅膀伸展得笔直。

中秋节后,一天比一天凉的秋风,拂过一望无际的墨绿的长绒棉田。一双双的手,大大小小的手,灵巧的,笨拙的,粗糙的,细嫩的,穿梭在棕褐色的棉棵间,一朵朵雪白的棉花,飞出褐色的棉桃壳,飞进一个个系在腰间的大白布袋里。这一个个白布袋子,刚开始是扁扁的,像贴在腰间的一只只大白扁豆荚。

随着时间的流淌,陆陆续续,一只只大扁豆荚,就被一朵朵轻如鸿毛的棉花,撑得沉甸甸、鼓囊囊了。这时,男男女女的腰间,就像挂着一个个白胖胖涨鼓鼓的大饺子。

人们把自己这只大饺子里的馅子——棉花,倾倒在自己地头的一条棕色麻袋里。白布袋里的棉花,一倒进去,原本躺在地上的空瘪麻袋,立马就坐起来了。得四五布袋棉花喂进去,麻袋才能像一个大圆柱子似的,直挺挺地站起来。

远处,沙枣林边地头,柳编的晒花帘子上,堆着小山似的雪白棉花。棉山边上,几个人在过称。也有几个人,弯着腰,扛着,或拖拽着沉甸甸的大麻袋,穿过田埂,向过称处,挪去。

捡棉季节,从九月上旬开拾第一遍花起,到元旦左右,摘棉桃弄剥桃花止,长达四五个月!只有拾头遍花、二遍花的上半旬时,不算太受罪,至少,手伸出来时,还不冷。

这不,十月上旬,第二茬棉桃裂蕾吐絮时,连队开始了二遍花的拾花工作。

茫茫的,一望无际的墨绿棉田里,银花点点。也有半绽的,棉桃半裂,吐出半朵白花。半绽的花,得等到一个多月后拾三遍花时,才会盛开。

有的青棉蕾上,还挂着星星点点粉红鹅黄、蔫了的花儿。那些青蕾,得十一月底十二月初拾三遍花时,才有可能吐白絮了。那时候,天寒地冻的,两只手,就遭罪了。

还有一些棉桃,则永远无法裂开。那些如同铜豌豆的铁嘴硬棉桃,只能收割回去,由女职工们在大雪纷飞时,在屋子里用手剥开、撬开一个个棉桃紧闭的嘴巴。

剥棉桃,是轻活。剥桃花,则和那些被棉铃虫糟蹋成一截黄褐一截白、一瓣瓣硬搓搓的僵瓣花一样,是棉花里最差的一个等级。

整个拾花工作,只有头遍花,最轻松。因为,花朵大,好摘,不容易粘上碎棉叶,挂扯在棉花空果壳上、如白色羊胡子的白絮少,返工也就少;天,不冷不热;腰,才弯一个月,还不算太疼。

拾棉花,男同志、女同志的定额,都是每天25公斤。女同志们个头小些,腰肢柔软些,俯腰在齐膝的棉田里拾棉花,大多比男同志们完成得好。

像连里的拾棉花能手陆布谷、郭三花、何田田、叽嘎、刘竹影,都远远超出定额。陆布谷拾花时,像双枪老太婆似的,“哒哒哒”,弯腰行走在棉垄间,左右两手分别从左右两行棉花间“唰唰”一阵风似的掠过,已是满满两大捧白云!她一天最少拾五十多公斤,多的时候,甚至,能拾六十公斤出头。

其他拾花能手,一天也能拾四五十公斤。

男同志们,就惨了!要完成每天的拾花定额,就不那么容易。

男同志,一般比女同志个子高,腰板硬,一天到晚老弯着腰,就受不了。特别是高个子的男同志,就更受不了。

当然,也有例外。老病号个子倒不高,张克豪又高又大,简文教每天傍晚在棉田地头公布的劳动工效里,林茜草、老病号,总是轮流倒数冠亚军;而人高马大的张克豪,竟然,拾棉花也几乎总能名列探花榜眼,只在八个馍馍、郭三花后面。

现在,正拾二遍花。二遍花的棉花,开得不如头遍好,花朵小些,装满棉花袋子的时间长些;粘上的枯棉碎叶多,返工也多;清早起来拾花时,已清寒袭人,得穿两件衣服,伸出的手有点冷了。不过,好歹强于冰天雪地里拾三遍花。

田边地头,一张张半人宽一人多长的红褐色红柳枝编、棕绿色柳条编的晒花帘子上,已堆着一座座长方形银山了。

公路上,马车、老牛车满载着一车车雪白棉山,热热闹闹忙忙碌碌地向场部三棵树方向驶去,吆喝声、鞭声响一路。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