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靖康耻 >✫卷十一 重振旗鼓12(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卷十一 重振旗鼓12(1 / 2)

目前大宋皇上正准备伺机奉天征伐,对在下极其信赖,可谓言听计从,阁下听后想必倍感欣慰吧?

自古以来,戎狄的勃兴,从来没女真这么迅速的,辽朝东西两面已经被攻占,前年攻取上京,今年攻取中京,又乘势攻破云中,如同摧枯拉朽。

女真铁骑所过之处,无不肝脑涂地,腥风血雨,山西的善良百姓,遭遇如此惨烈,岂不令人痛心疾首?

堪忧的是如果女真军队乘胜南下,直扑居庸关以南的孤城燕京,如何应付?我看燕人到时候只得投靠南朝,才有一线生机。

大宋皇上欲拯救燕民于水火,于是遣太师楚国公童贯领重兵百万奔赴边境,伐罪吊民,燕民恰似久旱逢甘雨。

皇上已经号令八路将帅士兵,不得荼毒良民,上应天意,下顺人心,务求保护幽蓟人民,这就是大宋出兵的本意。

如果有燕人仍然昏迷不悟,国家自有律法。

燕京地区狭窄,幅员不过几百里,辽朝新皇帝既担心女真的侵袭,又顾虑旧君主回来报复,军队日益困穷,赋役日益繁重,这正是契丹寿终正寝之时,既使有智者出来挽救,从何从手?

契丹的五京,已失去了四京,区区燕京之地,怎么可能独自保全?阁下与众辽朝的庙堂大臣,又岂能没有共识?

契丹如今的出路,莫过于众臣劝导新君以燕地来献於朝廷,以安抚千万人民,以保存骨肉亲属,这才是上策。

如果新君王执迷不悟,朝廷左右主事之人不明祸福,请阁下秘密结交豪杰,囚禁辽朝君王,率百姓壶浆箪食开门迎降。

可保证令阁下世世享有荣华富贵,长久守卫燕境,实现从前的远大志向,这是中策。

阁下父子有志灭辽,正在此时,机会难得,千载一逢,时机时机,不可以失。

我军已奉圣旨,燕人如果以官员身分来归降的,仍沿袭从前的官职,有大功的另予重赏。

官员以下的人灭辽后恢复原业。阁下切勿迁延不决,自取倾败,无论选择祸福逆顺,务必从速决策,专侯来报,以慰我思”。

…………༺࿈༻…………

赵良嗣又给李爽、刘范、马柔吉等人写信:“当年我们在北极庙沥酒发誓,约定投奔南朝、共同灭辽,倏忽己经十年,尚未如愿。

如今幸好大宋朝廷遣大臣领兵百万即将进入辽境,足下从速召集勇士,届时开门迎降,如果能够捉拿到燕王,可以转祸为福。

契丹五京已陷落四京,如果足下能够保完全燕人民,率领他们归顺中国,则足下的阴德可永垂不朽,从此可以永享富贵。

勉励勉励,希望送信人返回时带来好消息”。

…………༺࿈༻…………

李处温命其子李爽回信:“自从在白习【注:白习,铁勒别部,游牧于拔野古东的独洛河(今图拉河)一带】与君辞别,虽然经常听到待制的消息,只可耳闻,未得见面,以至每逢宴饮谈笑之际,我常常思念与待制在一起的日子。

我与待制曾经发誓灭亡契丹,言犹在耳。

近年来契丹内忧外患层出不穷,盗贼蜂起,其五路已有四路沦陷,仅剩幽燕之地孤立,危於累卵,没有任何挽回的余地,大约是辽朝的气数将尽吧!

相公(指其父李处温)自从成为辽朝首辅,顿时变成满头白头,日夜坐卧不安,深怀临深履薄之恐惧。

女真近来再次深入,相公害怕遭遇到被族诛的灾难,所以不需计较往日的是非,只需防犯将要面临的厄运。

鄙人听说凡事必须慎密才能成功,用兵往往可以凭诡道制胜,然而大宋军队没有实际行动前,先宣示给外界,实在不妥。

如果要互相商议策应,尤其需要对外保密,迅速行动,但愿大宋兵马果真能拯救燕地痛苦无告的人民。

天锡皇帝的即位,完全是相公与北枢萧公、李密、李处能与我共同拥立。近日天锡帝安排军兵事务,命群臣从速招集义士。

本月二日,我上书请求自备三千骑兵以防备女真南下,已经准奏,将要出发前,天锡帝赏赐七万贯作为招兵买马的费用。

另外,有个太原的名叫山甫少卿的刑部官员多次与我商议,有归服大宋的愿望,愿与我以及耶律策、高勰、马谔等人同德协力。

彭城的范某与韩堇在山西路带兵,近日没有文书送来,尚不知其动向,待有确切消息,我必定会分付他们,将来再去信告知你。

顺候万福,表弟守太常少卿知随驾翰林医官院使李爽上”。

…………༺࿈༻…………

宣和四年(公元1122年)六月二十四日,辽天锡帝耶律淳病逝。

燕王耶律淳自从马扩归国之后,又听到天祚帝要杀回的消息,忧惧成疾,当晚就一病而亡。

由于他死后没有子嗣,大臣萧干便拥立耶律淳之妃萧氏主持国政,尊称皇太后,改建福元年为德兴元年。

逃亡在外的天祚帝耶律延禧听说其叔父耶律淳已死,下诏称:“天命无比神圣,不可以凭借人力更改,皇位极其威严,从未听说可以凭借智力窃取,这是从古至今的定论,永远不变的法则,所以圣人告诫人民不要作盗窃之事。

己故秦晋国王耶律淳,在家族内被朕尊称为叔父,百官之中,权势没有比他显赫的,上朝不用行跪拜礼,文书签发不用署名讳。

朕曾经专门给他颁发圣旨,赏赐免死金券,礼遇可谓极其隆重,

朕诚心推崇他,从没有辜负过他,这是众所周知的事实。

然而近来他趁敌寇来犯、天下大乱之机,胆敢窥觎皇位,表面装出周公辅佑周成王的模样,内心却隐藏着子带【注:子带为春秋时期周惠王的庶子,又称甘昭公,受到周惠王和惠后的宠幸。

太子郑被齐桓公立为周王即周襄王之后,子带不满,召集诸戎族数次攻伐成周,周襄王流亡,后在晋军帮助下返回成周,诛杀子带】的穷凶极恶。

不顾及君臣大义,谋危社稷,僭称帝号,任用小人,私授官职,指斥朕躬,伪造传国宝印,肆意下令大赦,擅自改元,任用屠夫商贩为翊戴大臣。

这些小人凭借谄佞奸诈、曲意奉承便身处朝廷要津,给果不过数月,便导致刑狱滥冤,国家纲纪颠倒,又纵容士兵剽掠州城,以致我国燕地人民陷于生灵涂炭之地。

上天也知道悔过自新,神灵不会佑助奸贼,所以他苟延残喘,在位不满一百天,自身便病死,又绝了子嗣,在阳间与阴间都受尽嘲讽,取笑于天下。

他还留下遗嘱,擅立太后【注:耶律淳临终前吩咐李处温等大臣迎立天祚帝第五子、秦王耶律定继位,以其妃子萧普贤女为太后,因耶律定不在燕京,故由萧妃摄政】,将国政妄托给全无见识的妇女,专一胡作非为。

他的叛臣李处温父子,恣意贪图权势,杀害无辜,助纣为虐,以致众心离散,国家分崩离析,父子两人狼狈为奸,以致无容身之地,其罪行难以饶恕。

耶律淳大逆不道、忘恩负义、获罪祖宗的罪行,朕不敢私自赦免,他平生被授与的官爵以及封号一律剥夺,将其妻萧氏贬为庶民。

仍命她改姓虺【注:虺,本意为毒蛇。武则天在位期间,好玩文字游戏,曾将其政敌的姓氏改为“蟒、枭、蝮、虺”等以示侮辱】。

呜呼!仰观天意,俯顺人情,勉强作出以上决定,朕也很不忍心。

从前孔子作《春秋》,使乱臣贼子感到惧怕【注:此句出自《孟子·滕文公下》:‘孔子成《春秋》而乱臣贼子惧’】,後世作臣子的,岂可不谨慎行事?”

…………༺࿈༻…………

当初,燕王在燕京城南的瑶池殿卧病,李处温父子与陈泌等人图谋不轨。

此後契丹官员傅遵因劝说郭药师投宋被捕,招供说李处温父子曾派遣易州的赵履仁、刘耀持书信与童贯交通,声称李处温企图挟持萧太后向大宋纳土归降。

赵履仁当时是契丹的朝散大夫,刘耀是均州团练使,萧后遂亲自审问李处温等人,揭露了他的阴谋。

李处温无言支吾,于是萧后赐李处温自尽,他的儿子李爽被凌迟处死。

籍没其家财,获得现钱七万多贯,金银珠玉无数,可见李处温在担任宰相数月内,贿赂公行。

当初,李处温父子见天祚帝逃亡,劝燕王称帝以求宠信,燕王死後,也曾遣人北通金国,并表示等金军到来,可作内应。

又南结童贯,表示愿意挟持萧后纳土归降,这些举动都不是出自诚意,只不过是转弯抹角为自己谋福利而己,不料求福得祸,落得如此下场。

我朝此后平定了燕山府,追封李处温为广阳郡王,追封其子李爽为保甯军节度使,以其住宅作为家庙。

…………༺࿈༻…………

《北征纪实》:李处温是辽国故相李俨的儿子,曾劝天祚帝投奔中国,天祚帝未予采纳。

等到燕王即位,李处温因推立之功得以担任宰相,与四军大王萧干两人同主朝政。

後来又辅佑萧后,劝肃后归顺南朝,所以秘密派人交通宋军元帅童贯、蔡攸,双方约定日期以燕山归降。

不料此后宋军元帅失信,李处温一时不知所措,事情败露,李处温被萧后、四军大王萧干杀害。

燕人知道契丹必亡,中国必定会收复故地,所以一致认为不如主动归顺为妙,他们以为一旦中国如愿收复燕地后,他们便可以凭借中国的威势保存其骨肉血属。

然而不料中国的意图是联手金国灭亡契丹,所以燕人後来不但不肯归顺大宋,反而引诱女真军队南下中原,倾覆我朝,以求复雠。

中国最严重的过失,就是这个问题。

辽天祚帝逃亡后,群臣在燕山立其叔耶律淳,号“天锡皇帝”,降封天祚帝为“湘阴王”。

恰值中国败盟攻辽,然而我军又不堪一击,况且燕王平素颇得人心,我国出兵原本就理亏心虚,所以辽军击溃童贯所带领的宋军如同摧枯拉朽。

当我军吃了败仗后,一班小人大为沮丧,将帅们立即就商议撤军,徽宗皇帝也打起退堂鼓,又要与燕王重归于好。

朝臣中惟独王黼极力反对退兵,想尽办法激励皇上勇于用兵,于是徽宗又回心转意,降御笔戒饬童贯与蔡攸道:“狗性从头杀便会走”【注:此句疑是讥讽辽天祚帝逃亡】。

恰值燕王病死,辽人奉其妃萧后为主,契丹的势力一时死灰复燃,于是我朝再一次商议对辽出兵。

…………༺࿈༻…………

七月二十六日,王黼请求再次兴师伐辽。

童贯与蔡攸从瓦桥关【注:瓦桥关位于今河北省雄县城西南,与其东北面的益津关及淤口关,合称“三关”,是宋辽边境最重要的三个关隘】、莫州回到河间府,收到中山府詹度的奏章,说耶律淳已死,越过边境前来归顺的燕人,都表示由于契丹没有君主,自愿归顺南朝。

朝廷尚且犹豫未决,太宰王黼挺身而出,力主再次兴师,徽宗手诏准许。

于是汇集诸道兵马合计二十万,准备在九月与契丹边境的宋军会师。

徽宗又下诏命童贯、蔡攸不得擅自撤军,违令者斩,于是我朝出兵伐燕的决议正式确定。

…………༺࿈༻…………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