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坐秦笑观楚汉争 >第八章 天命209(2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八章 天命209(2 / 2)

刘邦连连摆手:“先生过誉,季不敢当。”

刘邦和周苛的斩蛇故事实际上没讲全,黑衣老妪所说“黑龙复起,秦鼎不易得”的话,甚至连樊哙都不知道。当断蛇和黑衣妪化雾而散后,吕雉就严命跟随她的丁礼、周苛和其他随从,不可将黑龙复起的话告诉任何人。所以全本的斩白蛇故事,也就只有极少数人知道,当时不在场的人则只有刘邦和萧何知道。

刘邦对“黑龙复起,秦鼎不易得”之言一直惕惧在心,现在自己手中的力量如此弱小,就更不敢大肆宣扬自己赤龙之子的“身份”,生怕惹来无妄之灾,所以也就只能以萧何在大纛上写劉字中玩儿点儿小把戏的方式,慰藉一下自己躁动的心。

两人相互谦让了一番后,张良正色说:“适才沛公下问仆对天下各方力量的看法,以仆所知,齐、燕、代相对稳定,齐燕两国是因为边远,同样边远之地还有百越,迄今也未闻秦有调归百越之军的消息,当然秦亦未调九原边军至山东。仆的看法是,百越和九原之军,若调回,百越蛮人和匈奴若趁势夺取两地,则秦再复夺回就甚难,因此较为慎重。当然百越还有因秦帝杀蒙氏兄弟致使蒙氏族人大量逃至百越的原因,想要从百越调兵至山东剿杀甚为不易。”

刘邦拿过温酒的陶瓶,在张良的酒碗中倒上酒:“先生请饮,边饮边讲。”

张良赶紧双手举碗至额行礼,然后饮了一口:“代国就在秦旁边,和秦在霍邑打了一仗,很奇特的就相安无事了。仆猜测可能是秦帝不想因与代大动干戈导致关中民心不稳吧,只要守住霍邑和河东,代国也就不是什么威胁。另外赵地现下为李良所控,但若秦师不驻,恐早晚还会为张耳、陈馀复夺。除去这些地方后,就是对我等最具关切的河淮(黄河、淮河)一带了。”

刘邦一脸特别关注:“魏王败,陈胜王败,河淮现除某、楚王、项氏所具一线外,似乎都已被秦复夺,先生认为后续秦会由定陶向东北沿泗水南伐吗?”

“秦师自灭魏起,兵力未集中过,都沿陈留到定陶这一线驻守。因此仆这一路听闻,秦锐围陈郡伐张楚王时不过十万卒,当初伐魏因需要分兵防陈郡,更只有六万众。”

张良举碗向刘邦致意,饮了一口酒,“从这数次秦师出战的特点看,都是集精锐而击强者,秦人与对阵方兵力相当甚至少于敌方。传秦锐军是刑徒与中尉军混编,共有二十多万,但基本都是多头分兵,或守或战。据仆所获消息,此番秦下陈郡后,陈胜并未亡,而是逃向汝阴,因此秦师当下重点关注者仍为陈胜王。由于陈胜王东行,应是要靠向大将军项梁,再以大将军梁的兵马复夺陈郡,所以以仆的分析,秦人暂且不会对楚王驹用兵,而是将兵力放在城父东南、汝阴至下城父的陈胜王和吴县到广陵的大将军梁这边,即淮水中下游一带。”

“如此说来,秦军至少目前对楚王驹不会有什么动作?”

“仆认为不会。虽然楚王驹称王,但其兵力按仆所知不过三万余,且未闻与任何一方联合,所以不会成为秦锐军的重点关注。陈胜王与城父吕臣合兵后应至少有二万多卒,不比楚王驹少很多,若真与大将军梁合兵,则至少有超过五万卒的实力。项氏世代兵家,其卒的战力是陈胜王之卒或楚王驹之卒所不能比拟的,对秦人而言威胁更大。”

“哦~~~”刘邦长出了一口气。

张良心知刘邦对秦军的畏惧,也不点破,转换了话题:“仆在草棚中闻船户言,近数日楚王的大司马嘉起兵伐方与,泗水必定是其载运辎重通道。沛公此时南行投奔楚王,不担心与大司马嘉的辎重船相遇?”

“无妨,某已派出使者先往留县。据使者从人回报,大司马嘉会在留县停留两日再继续北上,并且已知沛县为某的地域,且某使者也向大司马嘉表示欢迎其以沛县为辎重留存和转运之所。某既然投靠楚王,沛县也就归属楚王了,自然听大司马处置。”

“如此说来,沛公至留县时,大司马应尚未启程?”

“然。某去投附,必然期待能得大司马包容,如能借兵取回丰邑则更佳。”刘邦话语中含着几分期盼。

张良对楚王驹的前景感觉有些莫测,在心中犹豫再三,还是说了出来:“沛公认为楚王驹可坐稳王庭乎?”

刘邦闻言一惊:“先生之意,楚王驹还是会为秦师很快伐灭?”

“仆非此意。”张良又有些犹豫,不过还是说了吧。

“景驹于陈胜未亡之时急于称王,于道义上多少有些不合。虽然陈胜仅一闾左,但其率先揭竿反秦,声望犹在。又因其自号张楚,取伸张楚国之意,因此任何人可以称任何王,却不宜称楚王,即使景驹为三闾王族仍然不宜,况其实力不足,惟倚出身。观现今楚地义师,陈胜败后的最强者是项梁,若项梁承认景驹为王则无虞,若项梁不认景驹楚王之位,则楚王危矣。”

刘邦沉默了,少顷轻言道:“是因为陈胜王已先拜项梁为大将军所故?”

张良略带苦涩的笑了笑:“以项氏高门,依仆浅见,项梁怎可真正看重陈胜王所封?即便接了陈胜王的拜将诏书,也极可能只是虚与委蛇。今陈胜王败而东投,必诏大将军梁西行汇合,沛公只要静观大将军梁是否奉陈王诏挥军向西,便知项梁之真意。”

“……先生似乎认为大将军梁不会奉诏?”

张良点头:“陈胜王若仍拥重兵且据有陈郡及周边,并呈现继续发展之势,项梁尚能接诏领封,但也会百般推脱不向西行进行观望。现在陈胜王势力尽失,项梁怎可愿向一闾左俯首?仆确实不看好陈胜王。”

“某当然不愿!”项梁怒拍几案,发出一声巨响。

广陵,大将军府内。

项梁高居正位,右为范增微闭双目似乎在养神,左面则坐着刚从彭城返回的项伯,我们的大英雄项羽跪坐在项梁侧后,手按剑柄。

“一闾左,为暴秦打得丢兵弃甲,居然还好意思号令某家前去卫护,还要取广陵为王都?现在广陵已为某所占据,他要取广陵,难道要从某的手中夺取?”

项伯解劝道:“张楚王应还未知广陵已为大将军所得,所以……”

“项籍!”项梁理都不理项伯的劝谏。

项羽腾的站了起来,绕到项梁几案前一拱手:“属将在!”

“汝领汝的八千子弟,前出至蕲地,堵住淮水,让那个闾左不能再向东进。”

“喏!”项羽虽未披甲,但走出大堂的龙行虎步之间仍带着铿锵之音。

“大将军,”范增睁开眼睛,“让小将军去堵住他不能东来可以,但不是彻底解决之道,时间长了还会使大将军的名声受累。”

“哦?那以军师之见,又当如何?”项梁虽然很尊重范增,言语间已经尽力在平复自己的怒火影响,但仍带着刀兵之意。

“小将军前去阻住陈胜,需要一个借口。不妨就说,大将军已经占据了广陵,既然张楚王要以此为王都,那还需要消除广陵的战火痕迹,修葺一新,构筑王宫以待王驾。同时让小将军带两万人一个月的粮秣表示诚意。”范增边说边从坐席上站了起来,慢慢踱到项梁身边。

“可。不过,一个月后又将如何?难道真把那个闾左迎入广陵奉上丹陛?”项梁依旧忿忿。

范增阴冷的一笑:“若有方法能要让陈胜王薨,还不牵扯到大将军,如何?”

项梁两眼一亮:“计将安出?”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