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被流放后我成了首富 >第121章 第 121 章121(2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121章 第 121 章121(2 / 2)

顾姝窈笑了笑,让程绍将另外一块黑板搬过来,这块黑板上是每个区域的仔细划分和职责。

“警卫确实是管理坊丁的,但又不只是管理坊丁,还需要增加巡逻人手和看管牢狱的人手,必要时还要成为情报处。可以由乔家的护卫和百姓一起担任,我会请程家的护卫来对他们进行培训。”

“至于学院当然有建立的必要,如今你们对西宁镇百姓的利用率太低了,阿婉现在忙得不可开交,有大半的原因是因为人手不足,都用了你们买来的人来做重要的事情。

其实对大岳来说,最牢固的关系莫过于师生关系,他们天然就是站在一起的,会叛出师门的太少了,同时识文认字能让人明理,还能筛选出很多对西宁镇有用的人才,迅速填充西宁镇如今人手不足的地方,诸如工厂和各综合单位等。”

苗婉猛点头,“阿窈说得对,于家、杨家和林家的人都用上了,我就差把耀祖的阿姆都拉出来干活儿了,其他百姓们咱们也不了解,而且识字的也少,开个学院,设立不同水平的班级,毕业就安排工作,这个主意不错。”

乔瑞臣若有所思看了眼挤眉弄眼的媳妇和顾姝窈,他对学院没意见,读书永远都不是坏事,但他总觉得,媳妇和程娘子有点莫名其妙的默契。

程绍也在不动声色打量着苗婉,他一开始就发现了顾姝窈和原本那个不是一个人,虽然娘子从来没正式跟他说过,也没瞒着他,他一直以为娘子是其他朝代的孤魂野鬼。

现在啥情况?鬼碰上老乡了?怪不得媳妇一直在打听西宁镇的事情,他心里酸度又有点超标。

顾姝窈站在前头,能看得清三个人的神色,主要是乔瑞臣的,苗婉兴奋得根本没注意到自己相公的打量……也可能是没那个智商。

她继续道:“至于掏钱,自然不可能紧着阿婉一个人霍霍,行商想要出关做买卖,客商想要赚我大岳的钱,以前银子都进了陈嗣旭的口袋,以后咱们也不可能便宜了他们,当然要交税,用税收来做这些事情。”

苗婉狂点头,对对对,收税,一定要收,全让她掏,她啥时候才能成为西北最有钱的女人啊?

几个人对这些区域划分又商谈了一会儿,确认下来顾姝窈确实想的面面俱到,没什么可以修改的了,才直接拍板定下来。

最重要的当然是修城墙,等区域都划分好了,差不多西北也暖和了,等行商和客商们再来西宁镇的时候,就跟原来不一样了。

说完这个事情,顾姝窈想起杜仲树来,拿出自己画的图纸推给她,“你看看这个淋浴和马桶管道的安排,如果没问题,派人去安永郡采购杜仲树,我随时都能开工。”

苗婉接过来一看,高兴地抚掌笑开,“对对对,我要的就是这样带喷头和开关阀门的淋浴。”

马桶还是木质的,不过里面可以做陶瓷方便冲洗,都设立在屋角,通着墙外面的管道,管道则用转头再垒个长条形状的凸起出来,一点也不耽误美观,还不用动墙体。

她只是不明白,“买杜仲树做什么呀?”

“当然是要做橡胶,管道少了杜仲胶肯定不行。”顾姝窈意味深长看着苗婉,她觉得苗婉肯定明白橡胶的好处。

果不其然,苗婉猛地站起身,呼吸都有点不稳,跟她给别人打鸡血一样一样的。

天呢,如果有了橡胶,她就可以做橡胶轮胎,不用每回坐骡车或马车都被颠得七荤八素,而且还能做鞋底子,就不用怕下雨下雪天脚冷了。

而且橡胶还能用在很多地方,香水可以做喷洒气囊,玻璃瓶也可以有盖子,还有密封瓦罐也能换成胶皮……

“买多少杜仲树?只买树够吗?要不我们在安永郡承包一片山林,大量种植?”苗婉也高高兴兴跟顾姝窈说其他俩人听不懂的暗号,“十几万人的辎重呢,现成的杜仲树肯定不够,要不然咱们直接收购杜仲树叶?”

不过随即她又否定了收购的说法,“还是咱们自己种,不然让其他人知道了做法,说不定又要仿制。”

顾姝窈面色淡定,“两种法子都可以,杜仲胶也不是谁都能做得出来的,即便让他们知道原料,也不怕,只要圣人不同意,这东西谁都不敢沾手。”

如今杜仲胶最大的用处可不是马桶管道,若是做出来,能算军用物资,圣人不会糊涂。

“那我这就去安排!”苗婉兴致勃□□身就走,她准备去阮家找阮嘉麟商量这个事情。

前面去安永郡都是阮嘉麟带着阿墩和昆仑奴护卫队去的,可能是昆仑奴给了安永郡那边的人错觉,以为阮嘉麟是什么权贵家出来的公子哥,加上他还挺会唬人,他在那边还挺吃得开的。

听说苗婉急着要用杜仲树,尤其是杜仲树叶,越多越好,阮嘉麟没法子,反正李氏的娘家远,他们初二也不能回娘家,这会儿出门也没啥需要顾虑的。

只要多带一些西宁商业街的礼品,就当上门拜年了,没人会将他拒之门外。

不过去安永郡路途不近,再加上天冷了怕有贼寇出没,苗婉可不想大过年的让阮家人出什么事儿,特地跟顾姝窈借了几个身手好的护卫陪着一起去。

顾姝窈无有不可,左右杜仲胶出来之前,还什么都做不了,顾姝窈便天天跟苗婉一起画图,两个人不同的思想碰撞,说不定能研究出什么新东西。

只要确认好了,随时安排下去,初六就能开始做,效率还是挺高的。

以前苗婉重建西宁镇,是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考虑的,顾姝窈肯定了苗婉的做法,要做基础建设,这四个方面确实是重中之重。

但是苗婉只擅长赚钱,并不擅长做管理,她对于这四个字的理解也比较表面。

衣,也要分普通百姓的衣裳和军人的衣裳。

普通百姓的需求很好理解,只要保暖、结实就行,他们也不怎么出远门,最多就是为了干活儿要耐脏,这一部分其实将裁衣厂和布料厂分开有点浪费了。

“其实你完全可以将两个工厂合二为一,直接分别建几条流水线,这种活应该是手熟会更快些吧?”顾姝窈也没负责过生产任务,对这个不是很了解。

见苗婉点头她才继续分析,“比如织布,负责纺线的是一条线,普通织布一条线,花色一条线,每天只按数量计算工分,做同一件事情出错的几率会比较小。”

“两处库房打通,等布入库后,裁衣处只需要每天从库房签字拿布,裁衣和制衣分开,裁不同的部位分别设置流水线,也都按件记工分,这样,布料厂入库和裁衣厂出库就等于是双重记账,也不用反复核对了。”

“布料厂单独建一个库房,裁衣厂也建一个,等于两个厂公用一个库房,这个库房不对外,只对内供货,责任到人,也不怕会有人贪污。

还各自单独有一个库房,分别对研究院供货,三方互相监督,也能最大限度减少错账。”

苗婉这几天脑袋就没停过,都快点成鼓槌了,这样下来效率比原先高了很多,总比孙氏和李氏两个人各自带着两个记账的小娘子,天天都要一个人负责好几个流程的事情要强得多。

说起这个来,苗婉还有点遗憾,“可惜的没有缝纫机,不然咱们出衣裳的效率还能更高一些。”

顾姝窈顿了下,这个她还真不会,因为她就不会做女红。

但是大概的原理她清楚,等后头去裁衣厂看看女工们怎么做活,说不定能给研究出来。

不过还没影儿的事儿就不必跟苗婉说了。

“将士们的衣裳我看了下,设计跟普通老百姓没有任何区别,这样肯定是不行的,对将士们来说,衣裳除了保暖和结实,还要增加实用性的口袋和暗袋,以及在心口、手腕、□□、脚腕等部分增加功能性设计。”

苗婉张了张嘴没说出话来,怎么的,她还能让绣娘在□□缝上铁片不成?那不成了铁……咳咳那啥了嘛。

顾姝窈一看就知道这小娘子想歪了敲敲她脑袋,“我说的是拉链的位置和囊袋,这样不用脱裤子,骑马也不会太难受。”

苗婉:“……”那还不如铁内裤呢,囊袋她咋跟绣娘说?

顾姝窈并不觉得这个有可害臊的地方,“你不如跟他们说能保护子孙,还能保证家里男人更健康,她们肯定不会犹豫,就算没嫁人的,家里还没有父辈兄弟了?”

苗婉想了想,也是,“那你画图,我回头就让人做出来,就是这个吧,好做不好宣传。”

说到这儿,苗婉就忍不住又提了一嘴,“不如成立报纸,若是能登报,让文人们写几首诗夸一夸保证好卖。”

顾姝窈:“……”让人作诗夸保护蛋蛋,这比让绣娘缝制囊袋好到哪儿去了吗?

“你不明白,在这个时代,若是绣娘们自己研究出来了让笔杆子们知道,不知道要骂她们多不知羞耻呢,要是他们自己穿过了觉得好夸出来,再让绣娘做,那就是绣娘们做有利于子嗣传承的事情。”苗婉小声跟顾姝窈解释。

“其实我也觉得这样不好,所以报纸肯定得有,就是女人能顶半边天,这时候都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得有传播途径啊,没什么比得上报纸和小说更有说服力了。”

顾姝窈哑然笑了,说的倒也是,她虽然不认同,可也知道封建社会女子地位低,不是可以轻易撼动的事实,得需要徐徐图之,用非现实题材给女子心里种下一颗种子,而后慢慢提高女性地位更靠谱。

连她想要从军都要诈死然后男扮女装才有可能,若是让婆家知道她做程绍的主还要训兵,把她休了都有可能。

两个人也不就这个多谈,顾姝窈只道:“等我们去了西平郡,就让人办这个事情,到时候由大将军府来做邸报,麻烦会少一些。”

苗婉应下,兴致勃勃去找孙氏和李氏,商量两个厂子合一的事情。

等初五迎完财神就叫林大志带人来砸了一面墙,将两个库房合二为一,而后又在两个厂子的边上各起了一座库房。

因为这个变动,两个厂子都扩建了一部分,也做成了东西排屋的样式,一排十间屋子,分成两列,这样就成了十条布料流水线,十条裁衣流水线。

还没到元宵节,合成后改名为制衣厂的大家就感觉出来效率的提高了,尤其是四个管记账的小娘子。

“不用天天跟不同的人收布料了,她们把织布机和纺线车都搬到这里来做活计,听孙掌柜的安排,还能给家里省炭火呢。”

“我这边也只需要入库一次,回头跟孙先生对账就行,太方便了。”

几个小娘子说起孙耀祖,脸色都有点红,虽然孙耀祖还没有功名,可听说今年的四月份就要下场了,拿个童生肯定没有问题。

他阿达就在客栈里做掌勺师傅,自个儿长得也好,就是性子有些内向,但这样的也不会沾花惹草啊,好些被买回来的小娘子都对孙耀祖有好感。

甚至有些老百姓都对孙耀祖很热情,孙家新建的房子,门槛都快被人踩破了。

因为孙耀祖一回家,孙娘子就跟他念叨成亲的事儿,孙耀祖实在是不想成亲,这才提起要去考童生的事儿来,这才勉强把孙娘子给摁下。

在她看来,自家宝贝儿子若是能得了童生的功名,郡城的小娘子都娶得,就没必要在西宁镇娶媳妇了嘛。

孙老火都懒得说她,孙耀祖又不好意思跟孙娘子说什么,只能走一步算一步。

几个人说了一阵孙耀祖,倒是也没人有多余的想法,她们都是被买回来的婢子,虽然东家对她们好,不把她们当仆从看,可她们也有自知之明,不会惦记有功名的童生。

元宵节时,苗婉将程绍和他们的护卫都请到了守备府,连于家、杨家和林家也给请过来了,阮家和张家就更不必说,且算是一个大团圆饭了。

地方就定在聚福客栈的餐厅内,也能凑上个好几桌了,不用所有人挤挤挨挨还得站着吃饭。

等大家吃饱喝足后,苗婉才敲了敲锣,“今天请大伙儿过来,是有些事情要跟大家说。”

大家都很给面子的听着苗婉说话。

这回苗婉没再让乔瑞臣出面,熟悉的人都彼此清楚,西宁镇大部分事情是苗婉说了算,她相公更多是负责军营里的事情。

“各位大都是我乔家一来西宁镇时候帮过我们乔家的人,也有我的亲戚,干爹干娘,都算是我的亲人,所以有些话我得提前说好,省得往后人多了,有流言传出来,伤了彼此之间的情分。”

年纪大点的都忍不住心头一紧,他们总觉得苗婉要说的事情肯定不小,有点丑话说在前头的意思。

“往后西宁镇会成为西北三郡最特殊的镇子,我们这里会比西永县甚至是临华县更富饶,更热闹,将要面临的危机也会更多。”

“如今浅看镇子上是建设好了,实际上不过只是开了个头,后头我们西宁镇会划分为五个区,我们会有自己的衙门,也会有学院、医馆等需要人手的地方,所有人都有机会成为老师、坊丁、甚至成为管人的掌柜,到时候六曹司会对大家进行考核,每个西宁镇的人都有机会。”

林大志忍不住笑了,“那到时候咱们可不能给阿婉丢脸,肯定得考得好一些,否则哪儿有脸面占着茅坑不拉屎呢。”

话糙理不糙,大家都你看我我看你,明白林大志这是替苗婉把没说出口的话说出来了。

苗婉闻言脸上露出点笑,“是这么个道理,不过要是真考不过,身为亲人我还是能再给一次机会的。”

“但是!”苗婉话音一转,小脸微笑淡了些,“西宁镇同样会有巡逻守卫和负责刑罚的官吏,若是大家飘了,违反了咱们西宁镇的规矩,到时候别怪我无情,我这里没有再一再二不再三,你们越是我的亲人,就越没有法外开恩的机会,因为你们就是所有西宁镇百姓的榜样。”

说完她扫视了一圈,“若是有谁觉得不合适,不愿意做我的亲人也可以,但若是有谁仗着守备府犯了错,你们一家人都会失去在我这里工作的机会,我只说这一次,不要来我面前求情。”

她顿了下,声音有点轻,但是这最后一句话,哪怕过去许多年,在场的人都忘不掉。

“我只想让大家都能过上太平日子,谁成为拦路虎,都是我的敌人,没有情面可讲。”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