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相公老爷 >12圣贤君子修仁义,蠹虫硕鼠卖文章12(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12圣贤君子修仁义,蠹虫硕鼠卖文章12(1 / 2)

破题可是个高难度的操作,有拈上截题的字,贯串下截题的;有拈下截题的字,贯串上截题的;有在题外拈一个字贯串全题的;有并不拈一个字而语意自然融贯的。

但破题时命意不能勉强,用意更不能生凑,措词一定要简洁明了,文字要符合题干神韵。

而破题的方法多种,常用的一般有两种——明破或暗破。

所谓明破,就是照考官发布的考题从而而发明题意。

所谓暗破,那就不一样了。

需要根据题意去破出题中没有出现过的字眼,换言之,即是将题目的眼,用同义词调换。

如题目为“孝弟”,直接去分剖“孝弟”二字之意义即是明破。

如破时用“伦”去代替“孝弟”二字,就是暗破。

也有还有正破、反破。

所谓正破,即是按照题目意思直接去破,若是反面题或侧面题不便措词,改从正意去破它。所谓反破,就是按照与题意相反的意思去破。

例如《学而时习之》这个题日,若按照学习应该“时习之”去破,则为正破;如破时以学习没有“时习之”去破,则为反破。

还有所谓的顺破、逆破。所谓顺破,就是按照题面字眼,依照次序,自上而下去破。所谓逆破,就是将题面的字眼颠倒过来,自下而上去破。

例如破《学而时习之》题,先破“学”字,再破“时习之”即是顺破;如破《其为人也孝弟》题,先破“孝弟”,次破“为人”即是逆破。

破题的二句,或上句破题意,下句破题面,则上句即为题前;或上句破题面,下句破题意,则下句即为题后。

破题的方法多种多样,可以上句领章旨,下句讲本题的;也可以上句讲本题,下句承章旨的;更可以上句冒全章,下句切本题的……

总括破题之法,总不外乎破意、破句与破字三项,三项中以破意为上,破句次之,破字为下。

破字即是将题目中之字、词换一个同义字、词再行论述,其法最为简单。

通常认为破题是个小全篇,全篇之神奇变化,在破题时就应该可见其端倪,反之则反。

以为自己摸透了【文库】操作的王朝辅,等了半天不见反应,于是只好选择自己动手。

幸好这是如今是重后场,而且他凭借着【文库】的主动技能,知道了题意,还能试试看,不然现在估计就得开始摆烂。

随着黑暗逐渐被驱散,望着放眼望了四周皑皑一片,王朝辅往手上哈了哈气,使劲来回搓动两下,使冻僵的手指恢复一些触感,往砚台里面浇了几滴水,这才艰难的研磨起来。

王朝辅边研磨,心中边思考着如何破题:“题目是‘我虽然没有得到孔子亲自传授,但圣人遗风尚存,我在别人那学得孔子的学问,私自用来完善自己的修养。’该怎么写呢?”

研磨好墨水的王朝辅,咬着笔杆头,享受着四面寒风,望着头顶上的包茅。

就这样发呆了也不知过了多久王朝辅,忽然醒悟:“有了。”旋即在稿纸之上挥笔开动。

可等到落笔之时,王朝辅才发现,笔上的墨水早已凝固,落在纸上只能呈现一道道痕迹。

看到此处的王朝辅,不禁苦笑起来:“这可真是出师不利呀。得亏这是草稿纸,不然就这字,首先就被刷了下去。”

摇头苦笑过后,把稿纸丢在地上,然后再摊开一张稿纸,用镇纸压好。

做好这一切后,王朝辅又往砚台加了一滴水,手执墨锭重新研磨墨水,再将毛笔润好才开动。

破题字数不多,又是王朝辅搜肠刮肚早已想好的,写起来当然飞速。

很快纸上就落下了十几个秀气的簪花小楷——“圣学精微之道,大贤虽不得于见,然幸得闻之。”

科举文章虽并未严格规定,在文章内一定要避讳,可由于《孟子》是孟轲的言论辑录,因此一般在都会以“大贤”、“亚圣”来尊称孟轲。

倘若不进行避讳,则很有可能会被有的考官认为,考生不尊敬圣贤从而罢落。

朱熹说孟子这句话是自谦,但对圣人道统的承叙却是当仁不让,那么王朝辅当然要以此作答。

儒学核心是什么?

是孔子的仁,是孟子的义。

可如果在此处提仁义,那就是文不对题,考官一看就会罢落。

那就得转而想想别的。

既然不是孔子的仁,不是孟子的义,那么答案显而易见,那就是儒家的传承。

儒家首推三王,次及文武,再及周公,再及孔子。

三王没问题,他们是时代是接替次序,文王、武王、周公也没问题,他们是父子兄弟,有着紧密的时间联系。

可三王到文王,周公到孔子,那可就有问题了,据史记而言,他们之间少则隔数百年,多则上千年,这些人又无可信的典籍传世,那是怎么传承?

这里就涉及了儒学中的“口传心授”,《尚书·大禹谟》中:“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这十六字,被认为是儒学心传十六字。

因为有这十六个字,所以即便文、武不可能聆听禹王教诲,他也能成为一代圣明君王,启开八百年的宗周。

即便孔子没能聆听周公教学,孔子照样能成为万世师表,达成“天不生仲尼,万古如长夜”的美誉。

所以王朝辅开题就是,孟子虽然没有亲自得到孔子亲传,但是他是听过孔子的学问的,一句话就把题目给点破。

啃下这块最难咬骨头后的王朝辅,于是又慢慢构思着承题。

因为破题一般只有两句,只可包括大意,所以说的并不够详细,这时就需要将破题中的紧要字眼,拈一二个,承继说明。

对高手来说,承题宜把重点引向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而淡化文题在原书中的原意。

承题的方法是,要与破题相关照,看破题如何而定。

正破则反承,反破则正承;顺破则逆承,逆破则顺承;分破则合承,合破则分承。

大约第一句反着来,第二句就得回到题的本身,第三句或要么是回应破题首句,要么是回应破题次句,当然也可以虚断一句。

总之,能明着承题就不要暗着承题,要一起一伏,自相呼应,明快关联,不可使破自破、承自承才行。

题目中牵涉上文者,承题的第一句必须从本题说起,即便是与上文关系紧密,难以撇脱上文,也要先承本题倒入上文,才能使题位不乱。这一条十分紧要,若乱了题位,即是违式。

承题的首句大多数情况下的人,喜欢用“夫”字、“盖”字、“甚矣”这些字。

“夫”字是承上意而点明之词;“盖”字是承上意而推原之词;“甚矣”字是承破意而恳切言之之词。

想了好大一会儿的王朝辅,吸了吸鼻子,又开始着没完没了的重复工作,再落笔写出自己构思半天的句子:“盖孟氏所宗惟孔子也。苟淑诸人,亦多承夫子学矣,奚以不及门为歉乎?”

这是典型正破反承写法,开篇破题写明孟子的确没有得到孔子亲传,不过能够间接性得到孔子的精深学问就已经知足了。

故而王朝辅承题就说“孟子所推崇的只有孔子一人”,继而后面又回到题中“即便是教授他的众位贤人,多半也是受孔子亲传,怎么可能不因为没有收到孔子亲传而感到不足呢?”

眼见着午时即将到来,写完承题,又一时间想不到后续的王朝辅举了举手,这时巡场差役上前带着审问的意思看了看他。

王朝辅连忙作揖,小声回答:“学生想要如厕。”

巡场差役微微颔首,转身走后不久拿着一个类似栲栳的竹编盖子走了过来,盖上王朝辅的草稿,这才道:“出了场地,直走四百步,往右拐就是茅房。”

得到指示的王朝辅微微拱手,小心翼翼的离开考场,直奔厕所而去。

一番解脱神清气爽的王朝辅,这时听到隔壁一道声音传来:“隔壁的相公,你要不要本科答题?五百贯包你过三场。”

听得此话的王朝辅顿时来了兴趣,心说:“看来明代也不能免俗呀。”

他感兴趣可不是为了抄袭。

不说王朝辅屑不屑于抄,而是不屑于这么抄。

买卖科举答题,可以说是最短视的行为,尤其是在科场里面。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