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追风者2乘风破浪 >第十四章 币制改革1(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十四章 币制改革1(1 / 2)

崔宅

崔中石望着唐海生,眼中带着审视:“我不是谁的旧人,要是一定要说我是谁的人,那我是行长的人。”

崔中石默默叹了口气,起身给唐海生倒了一杯水,似乎想找些茶叶,四下搜索了一下,罐子什么也倒不出来。

崔中石:“唐将军,想必您也调查了我的身世,父祖辈没有给我留下家当,砸锅卖铁让我去北平读了书,您十年前见我时我只是一介穷书生,如果不是遇到了行长,不是行长把我带到了上海,我现在也许只是怡和洋行的一个小职员。”

唐海生听了这番入情入理的话,心里也十分相信:“既然如此,崔局长就更应劝说何行长尽快开始币制改革,平稳物价。”

“国库日益空虚、物价日益上涨、投机日益猖獗。”崔中石的三个“日益”很好概括了蒋介石急于开展币制改革的原因,也明确提出了币制改革不能马上开始的原因。

唐海生并不与他争辩,只是提醒:“崔局长,你今天不做,何行长明天不做,后天就会有人撤了你们,换上一个愿意做的人,可是那个人会像你们这样爱惜这一分一厘的民脂民膏吗?”

上海市财政局

“说明白吧。”何其沧这时坐在崔中石办公桌的对面,望着书桌打字机前的崔中石,“南京方面到底想要怎么做,他唐海生带回了什么方案?”

崔中石苦笑了一下从,把面前的方案推给何其沧:“这是财政部次长徐堪的《法币办法六条》。”

何其沧接过:“中石,你我都是学金融的,不是造钱币出身的徐次长。这六条里四点要求都是好的,可是现在推,怎么推才是重点。他不懂,你我应该懂。整个政府的财政赤字没有人比你我更清楚。没有储备金,没有物资,依靠印一些新纸币能够挽救业已崩溃的经济?”

崔中石:“先生,到现在我们还谈什么懂不懂经济,中华民国的经济有谁能懂?90%以上的原始自耕农,不到10%的城市经济却有90%掌握在少数官僚资本的手里。这么庞大的政府,这么庞大的军队,还要打内战,那些官僚资本谁愿意掏出一分钱来养?你和我学过这样的经济吗?另外,去年美国政府宣布了白银国有令,中央、中国、交通及其他银行都出现挤兑狂潮,不要说上海,你去瞧瞧周围的浙江、江苏农村,已是一片萧条。没有钱怎么办?你当我愿意参与这个什么币制改革方案?可是那么多军人天天挨饿,何况市井小民?”

“这正是我来找你的本意。”何其沧站了起来,“所谓币制改革,说白了就是军事管制经济,谁也拦不住。可南京方面最关心的还是上海。唐海生有一句话还是对的,我何其沧跟你崔中石算不得什么,无非一个行长一个局长,可是我们倒了,换个人来上海只会更乱,吃亏的还是上海的民众。”

收音机里女声响起:孔祥熙在上海财政部办事处,透风实施法币改革。主要有四项政策:

1.废止银本位制。

2.实施纸币制度:中央、中国、交通三家银行被授权发行法币。

3.禁止白银流通,白银国有。

4.规定汇价:法币一元等于英币1先令2.5便士。

老严关上收音机,看着面前的何木兰道:“今天来找我就为了这个?”

“对呀。”何木兰期待地看着老严,“今天是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我们国家迈出了建立现代中央银行体制的关键一步。”

老严笑了:“政策是好政策,可是我们的国家缺乏足够的黄金和外汇储备作为支撑,加之连年战乱和政府财政压力,后面的执行才是关键,当然,这就要看你父亲了。”

上海证券交易所二楼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