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山海重明录 >第九回 大明军滇池大会 真王师祭奠先皇(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九回 大明军滇池大会 真王师祭奠先皇(1 / 2)

大明军王驾所征一路,以永兴监国之号“不还藩封,永不加桂”,起之以晋营之寸土,克复西南重镇昆明府。奇兵所出,敌自馁于胆寒之间,破阵者如靳、马、吴三将之勇,摧城者如程源大天王炮,又有黎维柞洞察敌情,此战之后西南黔首竞相徙居昆明,天下义军同为之奋臂,比之永历四年有过之无不及。

昆明府君臣齐心度过难关。城中有泼水庆贺者,大明人乃称“倒清节”以壮反清之声。市井乡野之间,大明军士白日屯粮练兵,夜与汉番百姓欢歌笑舞,篝火声乐不绝。

清兵作恶多端,被羁押等待发落。明军之中护象兵拳搏手,使清兵互搏之,取乐于民。城中又有大户子弟,以此开设弈局。

黄昏时分,王驾荡舟于滇池,永兴王于舱内批阅政务,部署军务。难得休息之际,然大明朝廷文武大臣介怀以天启之舟覆故事,王船只得近岸而行。

其王船之一众监造船工者,皆为亲兵扣押于岸,战战兢兢,亲军指挥使邓凯严守王船,盖群臣所提:“王船但有一失,立斩一干人等。”

滇池时景——

水上花如笼,才行入画中。

湖光衔翠柳,碧水吐晴空。

闻百姓献粮,永兴王批阅道:“封程源为内阁辅官,协定六部,工部源可自兼之,或往择能士。户部所给各乡自愿之上贡钱粮,悉数清点,下发凭据,日后当还。土司、大户所贡布、茶、米、药,皆经程源批示与军民共济之。”

兵部官吴国安递上天下义军战报。东者延平朝发而夕击吕宋,安之于秋冬之交,其岛富饶不让于西南。南者陈安德勇救三忠,方云龙袭掠广州。北者苍水据沙洲而以坑计灭敌,夔东四家屡破三地围剿。敌后者皮熊吕宏炀谋义于水西。

政务之余,王有兴起,赋写讨清之檄:孤攘正洪朔,启掌千军,滇南夔东,罔不用应……

王妃拜王船,入舱,一新衣披于永兴王,见桌上批单堆叠,问道:“尚衣处新制此身织锦新袍,乃使臣妾有一事好奇,思及先皇衣带诏,殿下未曾示以臣妾,其诏上所书何文字也?”

永兴王正待回答。

又闻马九功在船外急报:“臣马九功,前来请罪。随运辎重之绿营寨匪降兵,入城后驻扎休息之计,骚扰百姓,害死三人。”

闻此不仁不义之匪,永兴王震怒,转念一想:“爱妃先去歇息,国舅既有急援昆明之情,本王恕君无罪,但将寨首拿来,传邓指挥使、程辅官、尹阁学,上船议事。”

永兴王正得要事,更待问之于指挥使邓凯:“李嗣兴既已赦,近日,其安乎?不安乎?”

翌日,为寨降之害民案,程源奉命召集寨兵上下,宣永兴王命曰:“圣监国意取天下,南北不知多少乡寨,殿下岂能犯尽太岁,逐之灭之?因而朝廷首开恩政,安抚尔寨之首。”程源邀其寨首进见永兴王,于主帐约其赔礼于民。

听宣后,各寨之降兵头目聚于营中,几人竟全是通清诈降之士,密谋:“永兴王正召见我等,不如趁此时机挟持永兴王叛乱。清水关之时,清廷将军已经许诺我等诈降于他,见机行事,里应外合,荣华富贵,不可限量!”

“是也,我等辛苦出力运粮,那靳统武,沿途害死了我等多少弟兄。就让这小王替他尝尝苦头!”

“那日清营之中,不都传李嗣兴晋王世子,早已一意通清!我等拿下其王,李嗣兴必反!”

进见王驾之日,各头目去了武器,登帐台,入王帐,见护卫留于帐外,永兴王坐于屏风垂帘之后。

帐中数人相示意,今日必可挟之:“吾等大小教头十一人,参见监国殿下,敢问百姓正在何处?”

永兴王步出垂帘,举止从容大方,优游人君之气,惟行走之时似有腿疾:“几位壮士,本王正理军务,加之此腿新伤,不便出帐,已传鸣冤之百姓来此。是时乃提前嘱咐一二于你等。望壮士莫使百姓受惊也。”

“报王爷。”此时营外忽来急报。几个头目闻声不免紧张,正要一齐发作,心想,乃已事泄不成?

几人却听得又有人前来急报,定是紧迫之至:

“王爷急报,清兵大举反攻,李嗣兴等叛乱!”

头目等在清营之时,确实耳闻李嗣兴暗通清官。清兵来攻昆明数次,昆明内外以为常事,然李嗣兴发作——

正乃天赐良机。

闻此惊变,永兴王仓皇后退,退往屏后。边退边说:“快传众将,快传!”

正当其时,账外大乱,寨匪降兵赶到帐台之下,竟见李嗣兴率秦兵将要炮轰主帐!大呼不可:“吾等寨主犹在帐中!”

寨匪见壮吹响口哨示警,被秦兵一把擒住,三两下收拾了几个精壮寨匪。其余匪呆若木鸡不敢再动。

秦兵全然视匪于无物,不管不顾,皆自行计议道:“管他大人小人,一律轰平。”

秦兵大小官皆跪于李嗣兴之前,涕零道:“主子,当下令矣!此炮一发,整座昆明惟小王爷马首是瞻也!”

李嗣兴见秦兵拿寨匪如缚鸡尔,如此威武而忠心,不禁喜甚:“降清以后,你等须保着我,莫让我如孙可望下场!”

“听到没,给我轰!”秦兵官怒吼下令,即刻导火开炮。寨匪见此情景,怒目圆睁透出血丝。

王帐之内,各头目丝毫不知大炮瞄准帐台,只听帐外护卫都已走去报信,乃掀帘而开,闯入王座,擒获永兴王。进帘一看——

竟只一张椅子。空空如也。

“人呢!”

忽而头领隐约听见手下传哨报信,意为,“寨主,速逃!”

“不好,有诈!”头领不及逃出大帐,只听耳边雷声大作,帐台下炮弹已从天而降。

炮声大作,雨点般的铁弹向主帐飞来。

主帐顿时塌落。全部匪首命丧于帐下。

此刻却见大批亲军来守,永兴王却正与晋王一同骑至此处,毫发无损。

秦兵时更起哄曰世子欺大谋反。晋王亲军将李嗣兴拿获,问罪于前。

士卒攀将台废墟之上,剪开营帐,清理废墟。

于帐下,扳开一板地道之铁门。

一人从地道中走上来,却是邓凯,其略拍周身,清理尘土之间,表示无碍。

盖以永兴王之相与会匪人者,乃永历帝之先侍卫邓指挥使。

永兴王暗下吩咐秦兵,引诱李嗣兴叛乱。召寨匪头目至王帐,邓凯耳濡目染永历帝之举手投足,乃佯替永兴王,及时藏于地道。

众将以为李嗣兴下令炮指王辕,罪无可赦,更有其师马思良者乃祭旗以炮,岂非心存此仇?晋王不出一语求情。永兴王请晋王定夺,晋王乃赐酒,李嗣兴懦弱一生,此时却一饮而尽,临前,匡天刀脱于其手,晋王背身而立,只听刀落人覆之声。

李嗣兴伏地吐血而道:“父亲,我早降清,未必就死。老师之失,非我之过。海岳,此君乃一尝血之虎也,或早或晚其必嗜人。”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