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 手机阅读本书

第1章 王澍(1 / 2)

岛城。

一辆军用吉普上,后座的少年正用充满新奇的目光,看着窗外的风景。

城市的轮廓在温柔的秋风中逐渐清晰,仿佛一幅淡淡的水墨画,勾勒出山与海的和谐交融。

澄净的天空,像洗过的蓝宝石,清澈透亮;海水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闪耀着渔船的影子。

驶入城市,红瓦绿树,欧式风情点缀其间,讲述着一个又一个关于时间的故事,让人沉醉。

“怎么样?岛城好看吧?要不也考虑下来这里当兵?反正你也毕业了。跟你讲,海军可有意思了……”同坐在后座的老者,看着趴在车窗向外看的少年,忍不住打趣道。

“江叔,我也想当兵,可是年龄不够啊……”

听到身旁人的声音,少年将注意力从窗外收回,重新坐好,略有些拘谨地回复道。

唉,明明是初次见面,本不该如此失礼的,虽说现在的他才16岁,正是少年意气的时候,但要算上前世的话,他也快40了,虽说相比身边的这位“叔叔”来说,依旧可以算作是孩子,可……

罢了罢了,来到这个时代也十年多了,整天跟帮孩子们一起玩,什么前世不前世的,管它呢!

反正身旁的人也没什么不悦,脸上更是一脸宠溺的模样,说明自己这样挺符合现在身份的,你好我好大家好的,想那么多干嘛!

“不用这么拘束嘛,来了叔叔这,就当来了自己家,你不要把叔叔当外人。哎,对,放松些……”老者看着旁边的少年,很是喜爱,“我跟你讲,我和你父亲,当年关系那个铁的啊……不说战场上的交情,就解放后,咱们内部搞了合唱团你知道吧?哦,不对,那个时候你年纪还小,应该没什么印象……但我和你爸可都是咱们合唱团里有名的男高音……”

听到老者讲起和自己这世父亲有关的事,放松下来的少年,将充满好奇的眼光转向了对方,一副“请你多多讲些”的模样,大大激发了老者讲故事的兴致。

坐在前座的驾驶员注意到后排的动静,很是明事理地悄悄放缓了车速,让吉普车以平稳的速度行驶在岛城的街道上。

后座的两人,也因此没有受到任何干扰,讲的人兴致勃勃,听的人全神贯注,都很专心,全然没有注意到时间的流逝。

等到了目的地的时候,已经快正午时分,记得少年当时是九点整下的火车,算下来,这一路,老者竟是足足讲了两个多小时,足可见其内心之喜悦。

少年听得也很尽兴,虽说与这世的父母都未曾见过面,但该有的情分还是有的。

能多了解对方,也是一件好事。

少年名叫王澍,前世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大学生,就读于北林,应用心理学专业,大四。

在某个备战考研的晚上,一睡不醒,来到了现在这个时代。

那是秋天。

王澍从一个22岁的青年,变成了4岁的孩子,内心十分惆怅。

倒不是单纯地因为穿越重生这件事,饱读诗书的他,对这种事已经见怪不怪了。

感到难过的,是为了这个身体原来的主人……

在接收的记忆中,原身的母亲在他出生的那一年就去世了。

原因吗,倒也不复杂,怀他的时候,年龄大了,属于高龄产妇,风险本来就大,再加上当年的医疗条件有限,所以就……

其实一开始,原身的父亲是不怎么同意要这个孩子的,当时他已经48了,对传宗接代这种事情并不怎么在意了,只是实在拗不过妻子。

原身出生后,父亲也没狗血地将妻子去世的原因怪罪到他身上,反而是将对妻子的爱意,毫无保留地转移到了他的身上。

还专门向部队告了假,全身心地将精力花在了妻子的安葬和抚养孩子身上,直到小王澍彻底断了奶,才和其他人家一样,将孩子托付到保育院,恢复了自己的日常工作。

在保育院的小王澍很乖,和其他孩子一样,不怎么哭闹。

似乎是知道父亲是有事要忙,在忙完的第一时间就会来接他。

事实也确实是这样。

保育院的其他孩子对此十分羡慕。

只是这样美好的日子并没有持续很久,4岁这一年,小王澍的父亲因心脏病突发去世了。

临终前,依然记挂着小王澍,直到自己的老乡兼战友——陈满福赶来,亲手将小王澍托付给他,才咽下了最后一口气。

而在一旁亲眼看着父亲去世的小王澍似乎是心有所感,十分难过,不管旁人怎么安慰,一直哭个不停。

新生的王澍过来的时候,正躺在病床上,从旁人口中得知,自己原先是活活哭晕了过去,实在是,叫人唏嘘不已。

王澍这边刚醒来,守在他旁边的男人便第一时间发现并叫来了医生。

在他的强势要求下,医生检查了好几遍,在彻底确认没有问题之后,才放过了医生。

这个男人便是陈满福,是个很好的人。

在王澍的印象里,他总是笑盈盈的,很和善。

似乎是受他所影响,他的妻子和儿女也是这般的性格。

送走医生,和床上的王澍打了招呼,才将病房外的其他人叫进来,一个个向王澍介绍。

他的妻子叫李海林,是个医生,恰好在这家医院工作,也是她,在王父入院的第一时间便告知了陈满福,让他速速赶来。

她似乎是之前在王父的手下工作过,能和陈满福在一起,好像还是王父撮合的。

夫妻二人很爱和王澍讲他父母的故事,收养之后,更没给王澍改姓。

王澍对自己原身父母的印象,大多是这二人给一点点完善的。

母亲叫宗振英,燕京人,家境很好,算是大家闺秀。

因为是家里的独生女,所以从小便备受宠爱。

受当时《新青年》上进步思想影响,很早便决定投身报国。

家人拗不过她,只得暗中支持。

不过她当时年纪不大,依旧是以完成学业为主。

只是这“学业”,在她的央求之下,多了一些其他内容。

她对自己的认知很清晰,弃文学武,她没什么优势,所以她便另辟蹊径,早早拿起了手术刀,深入了解医学知识。

而这,也是她和王父认识的契机。

王父,全名王永宁,徽省金煌人,家境算不上好。

7岁进的私塾,读了五年书,后来又进当时的高小读了两年。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