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三十九章42(1 / 2)

“魏叔父是真敢说啊……什么曹操曹丕,马超彭羕的,让人听了心里发慌。”

魏延走后,廨衙堂中,父子二人面面相觑,王训心思流转,想起彭羕对马超抱怨,被举报后被当即收监下狱处死的事宜,心中有些凛然。

咱这地方,有点恐怖啊。

“先帝自平黄巾起家,路经数州,派系林立,夷陵一丧,却只余下益州,益州内本土与东州又水火不容,难免的。”

王平谨慎的看了看四周,又打开屋门,环顾了一番,这才回到座位上,无奈叹道:“说到底,利之一字而已,若能开源,便如今番拿下陇右,各派均要噤声。我等降将,日子也能好过些,不消如马孟起一般,夙夜忧叹,生怕被举报、受牵连,堂堂世之英雄,落得如此下场,怎不令人嗟叹?”

“马孟起可没你王子均的谨慎,降汉以来,随关君侯、张君侯作战抗敌,殊荣不曾少他,亦并非闲置不用,不过己之心思太重罢了。”

魏延折返而归,快步行开,却只听到后半段,不由得出言道:“气节在先,大丈夫无事二主之理,然有时难免天不遂人愿,事急从权,可反倒是这等降将,主君们用着最顺手,因为忠心。”

“我是賨人,没什么汉人气节,但眼下三足鼎立,弃魏降汉,若要再投,总不能奔与东吴吧?”

王平说完,诧异问道:“文长不是去接向长史了吗?因何又去而复返?”

“巨达那边已派人前往,丞相命我与你汇为一军,待张郃老贼走后,迎接大军。”

魏延扬了扬手中的帛书,又坐回支蹱上,百无聊赖的说道。

“眼下陇右全下,上邽不过囊中之物,我儿说要手刃郭淮,怕是难喽。”

王平难得揶揄儿子一句,王训扯了扯嘴角,“嗐,我就说一句,还能真擅离职守,到上邽对其拳打脚踢去?”

“哈哈哈哈哈。”

“子教就莫要想了,以丞相之性,郭淮非死即降,断不会有旁的可能。”

“降汉?郭淮不怕曹叡清算吗?他家小可都在魏国……”

正说着,王训又忽地恍然大悟。

“明白了?”

“明白了。”

“哎……”

魏延一声长叹,感慨道:“也就是子均根基不足,不然子教出将入相,于各方,都是好事。”

“我并无那等才学,这种事,诸葛丞相铺路,承接者,应是,费侍中这等适合时宜,能总领各派的人吧?”

王训想到费祎的出身,以及后来王平立下的大捷,觉得今后得抱紧这位的大腿,再抽空把郭修弄死,这样刺杀就不存在了……

吗?

就季汉这个政治斗争的烈度,王训总感觉,郭修是个推出来送死的……

但谁是幕后黑手呢?

姜维?

同位魏国降将,姜维事后却升官了,从受益人上来讲,有可能,但从动机上,可能性不大。

王平都混出头来了,你还觉得费祎不会用你?

哪怕不给太多兵权,那也给你解释了啊,再不爽,也不可能干出这事吧?

总不能是……

陛下吧?

就在王训悚然而惊的时候,魏延还在感慨。

“据守陇右,进可攻退可守,敌难上陇,我却随时可以南下进图关中,丞相大才。现陇右全下,我方知子午谷之谋不足为道,丞相还屡番来信安抚,今大军将至,再见得丞相,我真有些无地自容。”

“有何羞哉?丞相定不会在意,一切如常便是。”

“话虽如此,心里过不去啊,哎!”

一声长叹,廨衙中陷入了沉默。

“欸,文长。”

王平思量片刻,看着魏延,瞥了眼自家儿子,往那努了努嘴,后者顺着看去,戟指着王平,哭笑不得道:“汝定然心中有策了,却还要驱使子教,真是!”

“某一賨人,识字不过十,粗通武略而已,如何能有良策?”

一席话王平说的是脸不红心不跳,魏延听了直摇头,却没多说什么。

“子教,子教……”

王训还沉浸在思考之中,并未搭理。

“王训!”

“嗯?啊?哦哦!父亲,可是有事问我?”

“你魏叔父心中忧虑,怕因子午谷之谋与丞相产生龃龉,故而向你问策。”

王平点了点魏延,后者胡乱的一摆手,说道:“别听汝父胡说,丞相何等肚量,如何能有龃龉?某只是怕,怕丞相因此事以为我行事不稳,会压上数年,观摩后再度启用。

子教你也知晓,如今之局势,陇右已下,于安定再拒曹真后,凉州便是囊中之物,这个凉州都督的职位,为叔是当仁不让,若因此事让丞相觉得某难当大任,实在是,太过可惜。”

“叔父虽难为帅,统调一国之兵马,但实乃今大汉之名将,大将。昔年高祖起兵,麾下杀鸡屠狗之辈亦横扫天下,韩信早年寄人篱下,受胯下之辱,后领兵出汉中,还定三秦,横扫天下,中原驰骋之时,谁会记得他还是个家庭贫困之竖子?韩信如此,叔父若能独统一方,焉不得如此?”

“都说欲抑先扬,子教这般夸赞,解决之法,怕不是要某受韩信那般的胯下之辱?”

魏延笑着调侃,王训摇头道:“无需如此,昔年蔺相如完璧归赵,被拜为上卿,老将廉颇心下不满,言说见必折辱于他,于是蔺相如屡屡称病不出,偶尔出府,见廉颇之车架亦转车回避。”

“子教是让我效仿廉颇故事,赤裸上身,背负荆条,跟丞相请罪吗?”

见魏延面色古怪,王训压住心中笑意,正色问道:“叔父是觉得拉不下脸来?”

“脸面在功名面前不值一钱,若拉下脸便能统领兵事,大破魏军,某不要这面皮又如何?何况丞相大才,我确乎自惭形秽,比之不及,甘拜下风,不过某只是与丞相意见不同,并固执己见,未出言折辱,这负荆请罪……是否有些过了?”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