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魂穿:数说三国 >第20章 雒阳县里十万户21(2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20章 雒阳县里十万户21(2 / 2)

我和董太后是四成,十常侍他们全部人分三成,剩下三成是教育经费,主要是购买敬老田和学业田,还有兴建学舍。

这次我又送了5亿钱给董太后,自己留了5亿钱。

十常侍每人分到五千万钱,六百石俸的分到100万钱,三百石俸分到10万钱,其他宦官和羽林军分到2万钱。

这次总共还运回来54箱官田契约。

雒阳县的耕地都属于皇庄,官田契约得存入太仓。

雒阳县东接偃师县,西接谷城县,北接平县,南以大谷关与新城县分界,前后约100里。

总的面积并不大,只有2000平方公里左右。

洛阳城包括皇宫在内,不到50平方公里,其中四分之三还都是郭城,总面积只占到雒阳县的3%。

剩下大部分都是平原地形,地处伊洛平原的核心地带。

这次雒阳县的耕地契约,总共契约登记了216万亩耕地。

这些耕地原本就登记在册,建都洛阳后一直属于皇田。

这些皇田长期租赁给佣农,每亩每年一石到二石之间,种植蔬菜、水果等时令作物,供洛阳城日常所需。

皇田是少府负责造册,跟洛阳城内的住宅和商铺一样,定期收取租金,也是少府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这次的耕地契约全部按官田契约,契约之前的租赁情况不做变动,只是补签了一份官田租赁契约,以后五年重签一次。

耕地契约的编码是12位,第一位是识别码,目前确定下来的有1是官田,2是永业田,3是敬老田,4是学业田,5是自由田,6是开荒田,7是租赁田。

第二至第七位是地址码,跟身份证编码一样,第二和第三位是州码,第四位是郡码,第五位是县码,第六位是乡码,第七位是亭码,最后五位是顺序码。

每个亭最多只能契约十万亩同一类型的耕地。

雒阳县这些官田编码统一是11011开头,皇宫和郭城一共是3个乡级区域,郭城之外是6个乡级区域,54个亭级区域。

平均每个亭级区域是4万亩耕地左右,每亩耕地都有一张编码11011开头的官田田契。

这种官田田契虽然只有身份证大小,但是每个亭平均有4万张,这加起来的也有五六包A4纸那么重,刚好可以按照编码顺序捆好后,用一个箱子装起来。

54个箱子已经统一存放在洛阳太仓之中。

这些官田都是租赁出去的,自然需要再签订一份官田租赁的耕地契约,编码开头统一是71011,确保每亩田都能契约到具体人,才可以收到田赋。

这份官田租赁耕地契约由租赁人获得,契约编号直接抄写在身份证上,每个身份证包括永业田在内,最多只能抄写10个契约编号,意思就是每个人最多只能耕种10亩地。

4600万人,最多耕种4.6亿亩地,亩产3石计算,有13.8亿石,只要能确保10亿石以上的粮食产量,就是安全的。

至于剩下的两亿多亩耕地,大部分都会被世家安排来种植麻田和桑田,属于经济作物,可以契约在爵位之上。

雒阳县这次案比上来的总人口超过60万,占了河南郡一半以上,按照平均每户5人来计算,超过了12万户。

皇宫内接近2万人,东郭城29万人,西郭城18万人,郭城之外的六个乡级区域都形成了很多聚集地,主要居住着平时耕作的佣农,以男性劳动力为主,大多是茅草房。

洛阳城东、西、北方向各有一个乡级区域,南面是伊河流域,集中了三个乡级区域,这六个乡级区域又划分为54个亭级区域,每个亭级区域都有超过4万亩的耕地,至少需要两三千的佣农才能保证耕种质量。

洛阳城内集中了接近50万人口,人口密度接近每平方公里一万人,超过了现代的四个超一线城市。

雒阳县其他地方的全部人口只有十几万,跟普通的县级区域一样,每平方公里不到100人,典型的小农经济形态。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