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淮右布衣逆天记 >第三十章 邻居不好惹31(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三十章 邻居不好惹31(1 / 2)

电视剧里的重量级角色一出场,必定要掀起一场高潮。

历史也是同样的。

刘基出场后不久,朱元璋也将迎来人生当中的第一次大挑战。

人生就跟打网络游戏一样,你不挑战老鬼,你永远升不了级。

荡平浙东一带之后,朱元璋周围的形势又变了样,西面是徐寿辉(核心人物是陈友谅),东北面是张士诚,南面是陈友定,东南面是方国珍。

群雄并起,武装割据的年代,地盘是谁抢着算谁的,所以你先占领的地方不一定就是你的。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谁实力大谁说了算。

朱元璋占领的采石此时就被实力比他强大的陈友谅盯住了。

陈友谅是元朝末年一个不可或缺的人物,没了他,朱元璋的人生必定是不完美的。有时候成就你的有可能是你的劲敌,所以有对手是件好事儿,别抱怨社会不公。要学会正视你的对手,珍惜你的对手。面对他,然后把他打败!

介绍陈友谅之前先说一下徐寿辉。

元至正十一年(1351年)彭莹玉、邹普胜、倪文俊几人在淮西一代起义,组建了西系红巾军。有印象的朋友都知道那时候的朱元璋还在皇觉寺当和尚。

彭莹玉俗称彭和尚,跟朱元璋一样,也是个苦命的孩子。此人是的资深的弥勒教教徒,思想动机很纯洁,始终相信弥勒教将会普渡众生。但让人费解的是起义后不久,彭莹玉把徐寿辉推出来做接班人后就从此销声匿迹,估计是云游四海散布教义去了。这是个不记名利的家伙。有点像后来的道衍和尚。

徐寿辉起义之前是卖布的,人长得很帅,是个实实在在的好人。但十足的好人是做不了领袖的。

起义的同年九月,众人推举徐寿辉做了皇帝,国号天完。

参加起义的元老之一倪文俊由于长得没别人帅就被别人夺了相位,嘴上不说什么,但心里肯定不干。

倪文俊打算使阴招——暗杀徐寿辉。由于谋事不精,计划没开始实施事情就败露了。

倪文俊带着遗憾去投靠陈友谅,他认为陈友谅是他靠得住的人。因为他对陈友谅有恩,是他提拔了陈友谅。

陈友谅没让他失望。红巾军有很明确的规矩,对待叛徒的处理方式只有一个,砍头。倪文俊如愿以偿地见到了陈友谅,陈友谅问明来意之后,干净利落地结果了倪文俊,断头酒都没让他喝。看来陈友谅是个守“规矩”的人,但他守的是自己的规矩。陈友谅的人生信条是:人不为己天诛地灭。

杀了倪文俊的陈友谅得到了徐寿辉的表扬、提拔和重用。

那时罗贯中的《三国演义》估计还在创作中,如果徐寿辉知道吕布被称为“三姓家奴”的故事就不会让陈友谅做大了。

陈友谅为何会成为厚黑学的鼻祖?这跟他的人生经历有关。从心理学的角度分析,一个人的性格养成跟他的童年经历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陈友谅的童年是阴暗无光的,他的成长一直伴随着异样的眼神和嫌弃口吻,因为他的父母都是打鱼的,渔民的身上成年都带着鱼腥味,天气一热那味道很多人都会避而远之,人们总是在他背后指指点点。

陈友谅习惯了那种眼神和口吻,他从不主动和别人交往,因为他知道那样做只能换来侮辱。他开始变得内向,心里装着事儿从不和别人说,包括他的父母。他变得易怒,看不顺眼或是招惹他的都被他收拾过。好在他知道知识改变命运的道理,他祈求他的父母让他念书,长大了不要再当渔民。

陈友谅念了几年的私塾,有了点文化底子,在当地的县衙里当了个临时工,他以为到政府上班别人就会看得起他,没想到了那里还是外甥打灯笼——照旧。

反正到哪儿都不被待见,那就破罐子破摔吧!正好赶上起义热,陈友谅也去凑了个热闹。他的家乡沔阳挨着的起义军最近的就是红巾军,那会儿参加起义也没谁会去问哪支部队好坏,只要是造元朝反的都行。

刘福通、韩山童和彭莹玉这些都是信仰弥勒教和明教的起义军,是有宗教信仰的,起义时都约定头裹红巾。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