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崖山之后50年 >第一卷:海南岛上春常在 第四十五章:擘画未来(四)45(1 / 1)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一卷:海南岛上春常在 第四十五章:擘画未来(四)45(1 / 1)

吴海军见众人都看向他,迟疑了一下,想了想,坚决的说道“最少一年,多则两三年内,不会征兵到琼州路,至于征粮征赋,起码1年内还不会”,“哦,怎么说”高建国问道,“目前决定忽必烈元廷政策走向的主要是3股力量,一是蒙元和色目军事贵族,二是北方汉人世侯家族,三是从襄樊之战开始就投靠元廷的南方汉臣,李檀、王文统之事后,对汉人有所防范,但主要还是针对南方汉臣将领,北地汉人世侯家族影响不大,蒙元和色目军事贵族的话语权增大,因为南方投顺的汉臣影响力下降,主要影响忽必烈决策的就是蒙元和色目军事贵族以及北地的汉人世侯,这两支力量或者说三支力量都不会赞同在琼州路征兵,至于征粮征赋,蒙元和色目军事贵族应该是同意的,但是北地的汉人世侯和南方降臣不会同意,所以我说元廷在琼州征兵的可能性很小,至于征粮征赋,还要看元廷明年对四方的战况和全国的形势而定,但考虑到两支力量暂时都不会同意,所以我认为,即便蒙元和色目军事贵族一定要在琼州征粮征赋,元廷朝堂上也必有一番争执,等到忽必烈作出决定,再到琼州路实行,起码是后年的事了”吴海军肯定的说道。

“不会又是根据历史书上的记载分析来的吧”彭成龙有点不置可否,“呵呵,我们的历史教科书主要是应用的阶级力量对比分析法和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分析法来作的,这本来就是对的,只是有些结论过于绝对了,因为历史的演化没有那么简单,但大致的分析方法没有错,我确实是应用了历史教科书的分析方法,但是我没有引用任何的所谓的历史记载,因为我们穿越过来,历史的发展方向已经改变了,虽然大的趋势没有变,但是具体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命运却会有所不同,所以我们没法去算命,也没长前后眼,但是大致的情况分析是没有问题的....”吴海军话还没说完,彭成龙打断道“我们现在不需要大的趋势,我们要的是眼下该怎么办”,吴海军冷笑一声“我分析的也不全是什么大趋势,一些细节不也分析了吗,当然,细节的分析是从大势上得来的,还有,元廷的政策我们几个月前在衙门的公文上不是有所了解吗,两相结合,才能分析到眼前”,“几个月前的政策能分析到现在和将来的走向吗”王涛有点半信半疑,“完全可以,高哥不是说了吗,这时代除了加急军报,所有事情和政策乃至谕令都是以年、月为计时单位的,几个月前的政策,如果能得到确切的解读和分析,2、3年的走向都可以分析出来”吴海军回道,高建国点了点头“我相信海军的判断和分析,我们至少可以在这里隐蔽1年到1年半没有问题,隐蔽的这段时间,我们就按照刚才所议的开始建设吧”。

众人点点头,黄文斌问道“我记得高哥你好像刚才还提了个问题”,高建国点点头“是的,不过我觉得现在还不是时候,我们还是先解决吃饭和立足的问题再说”,几人都没啃声,半晌吴海军说道“我们在澄迈的贸易点还要加强点,要想办法收集到元廷最近的政策消息,最好是能弄到衙门的公文”,几个人都点了点头,王涛说道“澄迈就算了,澄迈只是个小县,起码要到州、路这一级才更能清楚了解政策走向”,吴海军点头道“那也是,可我们在琼州并没有州、路这一级的关系啊”,“有”高建国忽然说道,然后把任之明的事说了,大家眼头一亮,“不过,这要你老丈人修书一封给他,另外,还不能白帮忙,我们时不时地要有些孝敬才对,还有,公文消息怎么传递到这深山里来呢”王涛问道,“这个我会跟老丈人商议,想必不会拒绝,至于孝敬什么的,我们这里不是还有些黄白之物吗,钱财都是身外之物,该怎么用大家同意就好了,至于传递消息...”高建国话还没说完,彭成龙忽然道“我这里有人,让阿倍去乾宁开个商铺即可”,“阿倍,黎人,可以吗”吴海军问道,“阿倍跟我很长时间了,我们是师徒,我让他去就绝对没问题”彭成龙肯定的说道。

“好,这事就先这么定了,还有,张贤元那里起码要过去两个人,掌握一支力量,关键时候会有用”高建国说道,“敌营十八年”吴海军开玩笑道,“3年了,前世的老片子你还记得,难得,不过十八年是不是太长了,加上这3年,岂不是二十一年”王涛也笑道,“肯定用不了那么长时间,你们说说看,派谁去比较合适”高建国问道,“陈五郎,宋军中干过多年,帮着带兵应该没有问题”王涛说道,“你不让他帮你练兵了”彭成龙问道,“算了吧,宋军的那套我也看不上,让他跟张千户去吧,这人忠心是没问题的”王涛说道,高建国也点了点头,“那就再加一个书办,帮他掌管军中文书账务”吴海军道,“谁”,“我在徐闻衙门的兄弟,李正金”吴海军回道。

“我们明天要请几个这世界的朋友过来一起商议吧”高建国问道,“可以,让陈五郎过来一下吧还有李正金,我们跟他们说清楚”王涛道,“还有阿倍和阿麦,也要过来谈谈”彭成龙道,“江同和钱七也过来吧”黄文斌道,“伍氏道、王大义也过来一下吧”吴海军说道,高建国点了点头“王文祥我明天白天先跟他谈谈,张文灿、王文清晚上也过来议事”,“好,就这么定了”几人齐声道。

翌日一早,几个人便分头行动去找人商议事情,结果都还不错,但如何最后定夺,还要在当晚开会决定,当天黄昏时分,所有人早早吃完了饭,都来到神殿大厅,人多了,只好都席地而坐。

过了一会,高建国见人都到的差不多了,便开口说道“诸位知道,我们兄弟5人喜欢晚上议事,把大家叫来,是有几件急事需要跟大家一起商议,耽误大家晚上歇息时间,得罪了”说完对着众人一拱手,众人连忙回礼“客气了,天照兄等5人有请,我们再晚也是应该的”,高建国也不再讲客套,直接先问张文灿“你可愿拜王经武为师,跟他一起训练寨兵”,“求之不得”张文灿喜道,随即转向王涛“老师在上,请受徒儿一拜”说罢跪俯于地,“好了好了,不必讲这许多虚礼,你跟我练兵带兵,需听我的吩咐,有问题待当日练兵结束后再说,将来如果有战,你要冲锋在前,不惧生死,你可答应”王涛严肃地问道,“全凭老师作主”张文灿恭敬的回道,“另外,练兵带兵非我一人,吴玉山与我情同手足,韬略不在我之下,带兵练兵乃我二人共掌,你先从旁协助,吴玉山之令,便是为师之令,你可愿遵守”王涛看向吴海军又说道,张文灿也看向吴海军,赶忙回应“一定一定,文灿敢不听从”王涛看了看吴海军,二人都笑了笑,高建国也点点头,又问向陈五郎和李正金“我们想让二位去张贤元张千户那里效命,这张贤元五郎是认识的,都是自家兄弟,如何”,“我已发誓不投元军,这张贤元现在是在元军任职吧...”陈五郎话还没说完,高建国已将他打断“他虽人在元军,但却心向汉家”陈五郎浑身一震,看着高建国,高建国坚定地对他点了点头,“顺德愿往”陈五郎慨然应允,高建国点了点头,又问向李正金“贤弟意下如何”,李正金看向吴海军,吴海军也是坚决的点了点头,李正金答道“高哥和兄弟们如此信任,正金敢不答应”,“哈哈,好”几个人都笑了起来。

接着,高建国又问向阿麦“彭护法跟你谈了吗”,阿麦点点头“诸位如此信任我,我必当尽全力说服阿爸,只是沟渠开挖后良田收成能给我们多少”,高建国想了想,回道“黄洪宇和钱七去探查过,大概可得良田3、4千亩,如果是3千亩左右,可分两成给你们,如果是3500亩以上,可分3成给你们,如何”,阿麦大喜“如此,阿爸那里应该是没问题的”,高建国点点头,又问道“听说你去第一寨,已打探到那黄道姑的消息了”,“正是,那黄道姑前些时日才到过第一寨,只是几日前才回返,据说是要为昌化军百姓祈求来年丰收”阿麦回道,高建国点点头“大概什么时候搭祭台祈福”,“才走没几日,马上又到年关,还要做些准备,估计起码到初五了”阿麦说道,“好好,辛苦你了阿麦”高建国拱了拱手,阿麦赶紧回礼,高建国又问向阿倍“彭护法跟你说过了吗”,“老师今天没跟我说什么啊”阿倍有点疑惑,彭成龙连忙接过话头“今天白天事情太多,还没找你谈,现在跟你说吧,准备让你带王大人的家人和几个灵活些的黎人,去乾宁开个商铺”,“啊,乾宁”阿倍吓了一跳。

“对,就是乾宁路城”高建国肯定的回道“我们在乾宁路城官府有旧识,你去那里开商铺,自然不会亏了你,何况你跟大护法学了这么长时间,跑商应该是很熟练了,但你赚多少钱跟大护法商议即可,我们是要你在那里把我们官府里相识给你抄的公文带回山里来”,“是这样”阿倍点点头“那我怎么去找高哥和大护法你们的旧相识呢”,高建国微微一笑,看了看王文清,然后说道“我岳父的家人跟你一起去,他认识我们的旧相识,会带着书信,过完年后你们就马上带人出发去乾宁,到时候大护法会对你仔细交代,另外还有些东西让你带去”,阿倍看看彭成龙,彭成龙点了点头,“阿倍明白”阿倍点点头,高建国接着转向江同和钱七“开挖沟渠的事,黎人这边的人力应该没什么问题了,二位能协助黄洪宇一起把这事完成吗”,“我听师傅的”江同回道,“全凭黄先生吩咐便是”钱七回复,高建国点了点头,又对钱七说道“钱七爷恐怕还要带上两个护院”,钱七想了想,点了点头。

高建国又转向王大义“你明天去看看我们汉人这边还有多少青壮,今晚已经吩咐过事情的人以及伍氏道、王汉玉和我岳父都除外,大护法的护法队的汉人也除外,剩下的人一部分跟着王经武和张文灿练兵,一部分你带着去找个烧窑的地方”,“高哥,哪些人练兵,哪些人烧窑呢”王大义问道,“你先去看看还剩多少人,明天报给我们再说,不过,烧窑可是要你来弄的”高建国说道,“明白”王大义点了点头,高建国最后转向伍氏道“你代替阿倍,当大护法的护法队长,保护好大护法”,“都大护法了,还需要保护吗”伍氏道奇怪的问道,高建国笑了笑道“当然需要,大祭司都要那么多护法队,大护法也是一样,你要带好护法队,尤其注意那几个女黎人”高建国在“女黎人”三个字上加重了语气,彭成龙稍微皱了下眉,伍氏道却犹如恍然大悟般说道“我明白了”,高建国点了点头“氏道灵性,将来必有大用”,随即大声说道“诸位先请回,我跟岳父大人有些私事商议,今晚乃为我等今后大计谋划,感谢诸位兄弟相助”,说罢深深一揖。

待众人都离开后,高建国才跟王文清一起回到跟王文清单独安排的房间,“天照果然大才,今晚的一番筹划,即便武侯再生,恐怕也未过于此”王文清一回到房间,就兴奋地说道,“岳父大人谬赞了,其实这些事情的筹划和商议都是我们5人一起定下的,今晚我只是代为宣告和发令罢了”高建国倒不是谦虚,而是实话实说,王文清看他不像故作谦逊的样子,想了想问道“是跟王经武、黄洪宇、那个大护法彭...”“彭玄风,还有吴玉山”高建国回道,王文清点了点头“果然都是人中豪杰,将来必能成大事”,高建国笑了笑道“全凭您老吉言,希望如此,不过今晚也是您帮了大忙”,“我帮了什么忙”王文清忽然想起那封书信,笑道“些许小事,不足挂齿,能跟天照和你这帮兄弟在一起共事,是老朽之福”,“岳父大人太过谦了,此时过来是有另外一事要与您老单独相商”高建国拱了下手,“哦,是何事,天照只管说来”王文清有点疑惑道,“白天我跟王汉玉谈到教化黎民之事,总觉四书五经太过庞杂且理解不易,所以,我决定采四书五经中基本礼仪简单教化,加上通俗易懂的《弟子规》和一些《增广贤文》的内容,以求尽快教化更多黎人,望岳父大人助我”,高建国一揖到底,王文清赶紧扶住“天照何必行此大礼,教化黎獠,老夫当仁不让,只是听你所说,四书五经简化,如何简化”,“天照因有事很快要出山一趟,所以没有时间细研此事,简化者,为我汉家基本必备之礼仪即可,不用皓首穷经、繁文缛节,只拣最基本且最易理解之礼仪道德教化,再配以《弟子规》和部分《增广贤文》内容即可,如此,必能在最短时间内教化最多黎獠”高建国诚恳道,“简化四书五经,这倒是个好办法,如何简化,却需要认真考量,恐怕老夫短时间也难以拿出预案,至于《弟子规》和《增广贤文》,《弟子规》倒也罢了,《增广贤文》竟是些俚俗之语,拿来教化,怕有不妥吧”王文清边说边捋了捋胡须,“岳父大人,简化四书五经之事,我与王汉玉已有沟通,岳父可与汉玉协商,天照相信一定能尽快得出教案,至于《增广贤文》,俚俗之语不假,但却包含我汉家智慧和为人处世之学问,且通俗易懂,作教化黎獠之用,确是恰到好处”高建国回道,王文清听罢,也点了点头“也是,作教化黎獠之用,倒也合适,你既然说起跟王汉玉已有沟通,老夫明日便去与他协商,争取尽快拿出简化方案,不会误了你的事”,“多谢岳父大人”。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