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明月山河谣 >第三章 帝王心事57(2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三章 帝王心事57(2 / 2)

刘伯温瞥一眼龙案上的茶碟,微微点头,他答非所问,也便卖起关子:“皇上,先叫老臣猜猜那碗中之物。”

言落,二人目光短接,默契感应然而来。朱元璋问曰:“素闻先生通晓术数天理,那就劳请先生施展神算之能,叫朕开开眼,猜猜那碗中是何物件。”刘基故作神秘,掐指一算,笑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乃烧饼也!朱元璋大惊,拍手称道:“先生当真神人也!”随即掀起茶盖,解开谜底,取出咬过的半截烧饼。

被皇帝夸赞,刘伯温并未有所表示,只是叹息一声,哀呼道:“臣生平鼓捣阴阳,断人运程,世人夸大其词,道我是个半仙,殊不知我一样会死。任你擎天架海,大魁天下,最终还是归于尘土。”

这话透着悲伤,其中隐意像是刻意而为,朱元璋为之动容。

是的,人哪有不死之理?他想到自己坐拥天下,威服四海,可正如刘基所说,没有人可以做到永生,他也一样!

朱元璋道:“先生休说丧气之言,人吃五谷杂粮焉有不病之理?有病咱瞧病,不日定会痊愈。朕这便召见华中,叫他选派最好的太医跟您回府常驻。”

华中何许人也?此人为开国功臣,淮西二十四将之一的华云龙之子。

洪武三年,华云龙因功授爵淮安侯,七年而薨,其子华中承其爵禄,袭封淮安侯,兼太医院掌院使。

“皇上,生死由命,一切自有定数,天意如此,您大可不必劳费周章。”刘基说道。

朱元璋叹了口气,略作点头状,沉默良久,话入正题,他说出一句令刘基始料不及,惶惶不安的话:“先生,丞相一职可否裁撤不用?”

这是一个极其敏感的话题,刘基不敢答复,但心中明白,一直以来,相位太过权重,朱元璋无法忍受。

如此,主持中书省事务的那个人,也便是胡惟庸,算是活到头了。

大明初年,朝廷贯行文治天下,朱元璋找来刘基商讨宰相人选,他给出三个鼎鼎大名的备员。

第一个为杨宪,时任中书省参事。此人原是李文忠帐下属官,与刘基私交甚好,他还是朱元璋的亲信,办事干练,能力甚佳。

没曾想,刘基断然否决,他认为杨宪有相才,却无相之器量。

接着,朱元璋说出第二个人选——汪广洋。

汪广洋早年跟随朱元璋起兵反元,是一个极具才华的谋士。大明建立后,先后多次担任地方要职,政绩斐然。

而刘基偏偏看不上他,他觉得汪广洋气量更小,还不如杨宪,所以再次否决。

一连遭到两次反对,朱元璋有些不悦,刘基看在眼里,依旧据理力争。

当朱元璋说出第三个人选,便是胡惟庸后,这次刘基并未正面应语,他只是看一眼朱元璋,匪夷所思的笑了一声,说出一句意味深长的话来:“胡惟庸是一头小牛犊,若重用就会摔破车辕,撞碎犁杖,为祸不浅啊。”

言下之意,胡惟庸更不能胜任宰辅一职。

朱元璋是一个非常固执的人,他非但未听从刘基之建议,反而让这三人都作了丞相。

然而,令朱元璋恼怒的是,后来的事态发展同刘基预言如出一辙。先是御史中丞杨宪不法被杀,之后便是中书省右丞汪广洋因怠政而贬往广东,只有中书省左丞胡惟庸还在相位摇摇欲坠,已呈风雨飘摇之势。

“先生,您看如何?”面对皇帝的追问,刘基叹了口气,自知自己不久于世,没几天活头,犯不上逆朱元璋的龙鳞。

就当是为了刘涟吧!

“我皇乃千古一帝,天之骄子,以一介布衣之力,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纵有秦皇汉武,唐宗宋祖也不过尔尔。”

此话虽有阿谀奉承之嫌,却令朱元璋听得舒心,要知道刘伯温向来刻板,从不说这些谄媚之言,他不禁抚须大笑:“先生抬举!先生抬举!”

“不过……”刘基欲言又止。朱元璋皱眉问道:“不过甚么?”刘基稍稍愣了一会,朱元璋急促催道:“先生,你且快快说来,你我君臣有话但说无妨。”刘基道:“相,乃是君下第一人,百官之首。丞相制历经千年,根深蒂固,决然废除怕是不能服天下之众。况且,吾皇万寿金体,精力充沛,醒掌天下。可后世之君呢?没了丞相辅弼会……”他话到一半,朱元璋听出意思,板脸,厉声说道:“先生言重了,无宰相便不能治国了?”

刘基顿时只感脊背阴寒,强撑起身俯首谢罪。

朱元璋非比常人,他转念一想,发觉刘基所言不无道理,眼下那些繁重的政务时常让自己焦头烂额,后世子孙若贪图享乐不干正事却也难说。

于是朱元璋说道:“先生何罪之有?你我君臣交心之谈,朕失态了!失态了!”说罢,扶着刘基再次入座。

“您与吾乃刘邦之于张良,刘备之于孔明,这事朕只能与你商讨,望先生出个好策。”朱元璋作一揖,诚恳说道。“折杀老臣,折杀老臣了,与君分忧乃是臣子本份,您既已下定决心,那老臣倒有些话说,可供皇上圣裁。”刘基道。

“先生快快说来听听!”朱元璋饶有兴趣道。

“皇上,宰位并非不可取缔,相职可废,相事还须人干。”

一语点醒梦中人,朱元璋大喜,心中瞬时已有盘算,他眯起双眼道:“先生,朕该如何做得?”

刘基自知他是刻意发问,探自己口风才是真,便顺他的话:“翰林院仕子多为品行良正之人,可堪大任。他们还是太子门生,会惟我大明储君鞠躬尽瘁,马首是瞻,只须给予小职行权重之事即可。”

提及朱标,朱元璋哈哈大笑,喜形于色溢于言表,他曾是太子的老师,虽不一定与自己交心,但从这短短几句话看出他对朱标的厚爱。

因而二人商定,在合适时机取缔宰相制,设立阁臣辅政。

自那天后,朱元璋撤回诚意伯府的锦衣卫,选派名医为刘基诊治,但他已病入膏肓,无力回天,只等生命的终点来临。

枝上鸣嘤报早春,御沟波澹碧龙鳞。旂常影动千官肃,环佩声来万国宾。

若乳露从霄汉落,非烟云抱翠华新。从臣才俊俱杨马,白首无能愧老身。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