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看的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医路向北

类别:其他类型|字数:3W|作者:路任嘉

手机阅读本书
医路向北
医院总能看到很多不同的人有人面对离世面无表情有人面对疾病嚎啕大哭也有人奔赴一线直面疫情
《医路向北》最新章节(24天前):

医院总能看到很多不同的人有人面对离世面无表情有人面对疾病嚎啕大哭也有人奔赴一线直面疫情

免费阅读

2019年12月,疫情如同一场突如其来的风暴,从武汉开始,疫情像野火燎原一样蔓延,无情地侵袭着每一个角落,不分国界、不分种族,打破了人们平静的生活,将世界推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与困境。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每个人都感受到了其生命安全的威胁,在未知的病毒面前,原本波澜壮阔的生命竟变得如此脆弱不堪。

面对百年来全球最严重的传染病大暴发、大流行,我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率先打响了疫情防控的第一战,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付出巨大牺牲和代价,取得疫情防控阶段的重大胜利,有效抑制了疫情的进一步传播,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

而这胜利的背后,除了医护人员的无私奉献和英勇奋斗,还离不开科研人员的努力、社会各界的支持与配合,以及广大民众的自觉遵守防疫措施。

但随着感染人数的增多,各大医院的医护工作者也面临着人手紧缺的现状,效率逐渐下降,急需新鲜血液和更多的支援。

次年不少高校学生,在听到白衣天使们英勇投身于抗疫的事迹之后,都被其献身精神所感染,社会上兴起了一股学医热潮,都想为这“疫”线战役,贡献上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

仿佛冥冥之中自有天意安排一般,而我也在这一年选择踏上学医的路程。

2022年是疫情爆发的最后一年,历经两年学习,六月份我有幸作为一名实习护士,被派往FS市第六人民医院进行临床实习工作。

来到临床工作,最让我印象深刻的,莫过于那N95口罩,作为我国防护等级最高的口罩,在疫情的第一年,便被疯抢一空导致断货的稀缺物品,现如今在医院供应已经源源不断且随处可见,甚至免费提供给工作人员。

第一次戴上N95口罩,没有想象中那么有安全感,而是感觉到每一口呼吸都仿佛被无形之手抓住了双肺一般,显得呼吸异常艰难,一时之间脸都被涨的通红,可是身在医院又不能摘下口罩,要对自己和别人负责,索性只能强忍不适继续回去工作。

等待工作一天结束后,我才慌忙更换口罩,喘出几口郁闷之气,发现脸上早已青紫一块,出现了好几道压痕,指尖触摸后还传来轻微的刺痛感。

而这只是在普通住院区一天的日常工作。

想起来电视上那一幕幕的采访情节,那些被束带勒破脸庞的医护工作者,她们又是如何在重灾区域连续工作长达数小时的?甚至她们还要穿戴那密不透风的防护服,更加闷热难受。

只有切身体会,才能清楚一众负重前行者是具备何等的毅力与意志,为了国家的卫生事业,为了群众的生命安全,义无反顾地以身入局。

哪怕脸上是刀割般的刺痛,汗水浸湿每寸肌肤,时刻冒着自身被感染致死的风险,亦不能成为她们退缩的理由。

此等崇高的精神,怎能不使人敬佩?

记得一次核酸大规模检测,一晚上便吸引了数千民众前往,队伍一直排到了凌晨十二点,因为医院内部没有如此大的场地容纳,便选择在了一处广场搭建平台。

广场足有三个足球场大小,正处于街道的中心,交通发达,平时晚上都是成群的阿姨进行广场舞,那天却布满了各种铁栅栏和工作人员,没有了往日般的欢声笑语,场面多了一份沉重。

当时的我作为被临时调度的工作人员,专门负责核酸扫码工作。

等我不太熟练地穿上防护服,看着身边忙碌的众人,霎时间竟有点失神。

曾几何时我也是排队做核酸的一员,现在却切实参与了抗疫的工作当中,有种不真实的感觉。

将视线投射到广场外围,人群的规模比想象中的还要恐怖,身后绵延了上百米的队伍,甚至不少前排民众会推搡着铁栅栏,迫切想要冲进来第一个做核酸。

见状民警同志们便会迅速冲上前去耐心劝诫群众,重新组织好纪律和秩序。

因为离的足够近,我甚至能看到民警同志们脸色疲惫不堪,眼睛里全是血丝,不知多久未曾休息,而汗水也早已渗透警服,衣服无力地黏在他们的背部。

现场民警有十余人,他们平均年龄只有30岁左右,已经算得上是年轻血液了。

正当我俯身搬运各种物资时,兴许是见我吃力,一名民警也主动朝我走来,伸手帮我搬运物资。

他一句话没讲,抬手之间便把最重的一箱物资送到自己怀中。

我忍不住说道:“谢了哥,辛苦了……”

他愣了一下,扭头看了我几眼,布满血丝的眼里似乎多了一丝触动,半响后他摇了摇头,嘶哑着说道:“为人民服务。”

言罢,他又继续搬运其沉重的物资,只是这一次,他的背影在我眼中,宛如竹竿一般无比挺直!再无任何疲态。

只有短短五个字,却道尽了其甘于付出的优秀品质,而他也只是众多警察同志中普通的一员,还有更多像他一样抱着舍我其谁的信念去抗疫的人。

他们都是生活中的小人物,却又在此刻被放大的无数倍,成为了一种精神和品质的具象化!

面对危险和挑战,广大医护人员、科研工作者、社区工作者等不惜牺牲个人安危,挺身而出,冲锋在前,这是战胜一切困难的制胜法宝。

而他们的英勇奋斗和无私奉献精神也正是我党一直所强调的抗疫精神重要组成部分。

2022年12月,随着新型冠状病毒变异到了第五代奥密克戎变异株,毒性与致死性都大幅度下降,加之国内经济受阻,人民群众生活压力骤增,经国务院商讨,批准中国全面疫情解封。

随之而来的,便是大规模的感染病例,一时间医院发热门诊人满为患,仅仅只是一个早上,门诊排队人数便来到了千人。

医院特此发出紧急通知,为保证实习生们的的安全保障,进行了长期休假安排。

得此消息,我们实习生一行人自然是大喜过望,毕竟一个人发着高烧单独在外市生活,难免感到无助孤独,此时回到家人身边得到照料,是每个人自疫情以来盼望许久的事情。

接到这则消息时,我正值上班,但还是迫不及待地向带教老师分享这个好消息。

“老师,上面发通知让我们明天就可以回家去了。”

老师闻言停下手中的动作回道:“这么好,那你什么时候回去?”

自实习以来,我已经有半年没回家了吧?就连上一次回家的记忆都逐渐模糊了。

我生怕院方反悔一般,急忙说道:“打算明天就回家,坐最早的大巴。”

老师温和笑道:“嗯,那你回去时注意安全。”

“嗯,那老师你呢?”

“我准备去发热门诊工作。”

“那里不是挺危险的吗?”

“不危险我还不去呢。”

老师边提笔写着记录边说道,仿佛只是说了一件什么微不足道的事情。

那天午后,天气难得晴朗起来,可是太阳还是没能够投射进病区,不过即使没有阳光,头顶上也有一排而过的白炽灯,散发着柔和的光芒照亮病区每一处角落。

下班后的我如释重负地摘下N95口罩,享受着户外迎面吹来的徐徐微风,忽而明白这三年疫情终于在此刻挂上了句号。

可是抗疫精神没有随着疫情的结束而消失,而是换了种方式继续留存在世界上。

我国人民以坚不可摧的大无畏气概,诠释了生命至上、举国同心、舍生忘死、尊重科学、命运与共的伟大抗疫精神。

这种精神,不仅留在人类抗击大规模传染疾病的史册上,也将永远铭记在中国发展奋斗的篇章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