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回到宋朝当大文豪 >第110回 师生重逢112(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110回 师生重逢112(1 / 2)

宋仁宗嘉祐五年,公元1060年,苏轼25岁。

正月初五,当江陵城还沉浸在新年喜庆的氛围中时,苏家再次动身出发,一路向北直奔开封府。

这余下的1000多里陆路,大体就是沿着两条驿道前行。一条是荆襄驿道,南起荆州(江陵城),经荆门而北抵襄阳。一条是南襄隘道,南起襄阳,北达南阳盆地北部的方城。这两条以襄阳为交汇点的驿道,自古以来就是南方与中原沟通的捷径。

汉水之滨的襄阳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控汉水扼驿道的地利,使其从战国时起,就是兵家必争之地。襄阳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地方,诸葛亮年轻时躬耕垄亩的隆中,就在襄阳城西。三苏父子欣然前往,并赋诗留念。

襄阳城南,岘山苍翠,它因西晋名将羊祜而著名。距离羊祜400多年后,隐居襄阳的孟浩然曾多次登临岘山缅怀羊公;距离孟浩然300多年后,苏轼亦登顶岘山伫立远眺北方,同时缅怀羊孟二公,不禁心生感慨:时光总是飘然远去,一切都将成为历史。一眼百年过,回首千年逝。世间的人和事,只要落入时间的尘网,就注定如同尘埃一般缓缓终究成为过去。

从伏牛山和桐柏山之间的方城垭口出了南阳盆地,就来到了辽阔的华北平原。

一路游山玩水,遍访名胜古迹,苏氏全家老小终于在二月十五日抵达开封府。苏洵在里城租赁一处宅子暂住。

次日,三苏父子先是去吏部报到等待授官,然后去欧阳府拜谒欧阳修,被门倌告知欧阳修最近几日公差出京。至于张方平,苏洵在前年与其互通书信时就已获悉:由于御史中丞包拯的弹劾,张方平已被免去三司使,寻改知南京应天府。

父子三人返回赁居处,耐心等待吏部的授官结果。

五日后,朝廷的授官结果就已出来:苏洵授秘书省试校书郎,从八品;苏轼授河南府福昌县主簿,从九品;苏辙授河南府渑池县主簿,从九品。

父子三人权衡利弊,考虑再三后已经有了大致的计较,但还是齐齐认为应在拜谒欧阳修听取其意见和建议后再做决断。

翌日,父子三人再次登门拜访欧阳修。欧阳修已于两日前回京。时隔三年后,三苏父子和欧阳修再次重逢。

欧阳府书房。

“学生拜见老师!”三年后再次拜谒欧阳修,三苏父子同时俯身一躬到底,异口同声地行弟子礼。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