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明:我不装了,我就是朱元璋! >第22章:若有人敢加害,朕定斩其九族!(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22章:若有人敢加害,朕定斩其九族!(1 / 2)

然而,宋濂听了李作清的话,觉得太过于离经叛道,愤怒地说:

“胡言乱语,纯粹荒谬!”

“按照你的说法,那岂不是所有读书人都不应读圣贤经典了吗?”

“何不全都去做你所谓的‘格物’,任由百姓自生自灭,这样就能使他们生活更安稳吗?”

李作清摇头回应:“太史公,何必走向极端。读书人众多,自有擅长政务教化的,但也有更适合格物的人。”

“一味强辩,我实在看不出所谓的格物有何伟大影响。”宋濂冷哼着说。

李作清并不生气,而是在旁的田间问道:“太史公,您对农事了解吗?”

宋濂没有直接回答,反而讽刺地说:“怎么,种地也算格物吗?”

李作清笑着回答:“为何不是呢?世上万物都可格物。无论是普通百姓还是王侯将相,谁能离开五谷杂粮呢?”

“五谷杂粮已种植数千年,太史公可知是谁最初发现它们能充饥解饿的吗?”

“神农尝百草的故事连街头小孩都知道,你问这个做什么?”宋濂不以为然地说。

“那么,上古的先哲神农氏尝试百草,为人类发现可以种植的粮食,这一行为,难道不算是格物吗?”

李作清那轻描淡写的一句,如同震耳欲聋的雷声在宋濂耳畔爆响,使他似乎在瞬间领悟了某些事物。

“神农氏格物探究,发现了耕种之法,改变了古人的生存方式,避免了与野兽的搏斗,而转为安全地耕作,从而保障了文明的延续。”

“太史公,您认为格物穷理真的是空谈吗?”

李作清趁势追击,见宋濂陷入沉思,更加强调着自己的观点。

“谁发现了用工具耕地更高效,谁知晓青铜制品胜过石器,谁揭示了矿石能炼成生铁?这些格物的成果深刻影响了人类文明的发展。”

“太史公,您觉得这些不及圣贤之言吗?”

宋濂震惊地无言以对,他从未想到会有一日,自己竟会被一个年轻人逼至如此地步。

尽管内心的想法已经悄然转变,宋濂依旧不愿轻易认输,强硬回应:

“你所言固然是上古先贤之功,但如今世间还有何物可供你格物穷理?”

李作清含笑回答:“怎会无物可格?太阳何故日复一日从东升至西降,树果何因必落地,鸟羽如何得以翱翔蓝天,世上之物皆遵循其规律。”

“古贤能以格物明理,从而改良人世,为何今之学者仅沉溺于圣贤经典的机械背诵?”

“既如此,你多年格物之研究,又有何成果可言?”

李作清再次露出笑容,指向田间劳作的农夫,问道:“太史公是否熟悉农耕之道?”

“何出此问?”宋濂显出些许不悦。

“请太史公看此处!”

宋濂与朱标顺着李作清的指引望去,发现河畔一座巨大风车,地上铺有灌溉水渠,一路延伸至李作清的农田。

此时恰逢一阵微风,风车开始缓缓旋转,其扇叶上独特的装置动起河水,清澈的水便顺着水渠流向农田。

虽非极其精巧之构,但李作清以风力取代人力驱动的水车足以令宋濂与朱标感到震撼。

“此装置可灌溉超过二十亩田地,减省四五劳力,敢问太史公,此水车岂非有用之物?”

宋濂沉默片刻,深深注视李作清,随即转身离去。朱标误以为他生气,急忙追随,然而宋濂突然停下,对李作清行了一礼。

李作清被此举吓了一跳,连忙避开,宋濂却说:

“君子不器,今日你教予良多,此一礼,你当受之!”

尽管宋濂如此言,李作清仍不敢轻易接受,继续避让。

宋濂不再强求,这时他终于理解朱元璋对李作清的重视,并回想起朱元璋交付给他的任务。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