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玄幻奇幻 > 凝视命运之眸 >天地无情,然天地大仁53(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天地无情,然天地大仁53(1 / 2)

淡白色的天光倾斜在高大的巨石之上,留下一阵阵光影。

巨石的表面凹凸不平,和正常的石头一样,有着一道道随意且散乱的刻痕。但在光影的映衬之下,这些刻痕,却有着一种独特的韵味,让人仿佛看到了漫天的云海,感受到了所谓的天地广阔,给人一种霞举飞升之感。

而现在黄玄素正饶有兴致的观察着这块巨石。

在昨天黄玄素正式通过了试炼之后,他上丹田之中的三块巨石就发生了一定的变化。

这种变化不是意义不大的的颜色与形态,而是一种感觉,有某种东西被注入到了这些石块之中,让他们具备了天地中的某种“道”。

而这也正是他所获得的传承。其中记载了关于这片天地的详细情况,以及一种独特的修炼上丹田的方法。

而这也正是黄玄素所缺乏的,东方青阳就算装得再像人也终究不是人。

他虽然知晓许多隐秘的知识,但那些东西对于黄玄素来说,只有扩宽见闻这一个作用,很多在修行上帮不到太多的忙。

能传授的也就一些灵气的运用技巧,关于精神和肉体他几乎什么都没有交给黄玄素,最多也就告诉了一下一些基本原理,比如说精神是由念头组成的,肉体则是由细胞组成的。

也正因如此,黄玄素对于这个世界几乎是一无所知,而正好这一份传承帮他弥补了这一切。

在这个世界中,他们将上丹田内的世界称之为心境,心境中的一切都是虚幻的精神构想物,或者是客观的信息,并不具备实质的物质特征,更多的只是一种概念上的显化。

但是根据这些精神构想物展现出来的大致形态,可以将整个精神世界进行划分,心境大致上有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山、水与天。

山石代表着理性,而水则代表的情感也就是感性,两者共同代表着人自我,这意味着山水两者是由念头所形成的,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受到自我的控制;而天空与光线则代表着外界的信息与景观,属于外部的客观信息,不属于人能操纵的范围内。

也正因为如此,之前的黄玄素才能让山峰下降,但现在却只能任由那些光线把传承投射在自身的山石之上,而无法直接将其提取出来,甚至黄玄素无法将其复述出来,只能自身一个人用于修行。

但是每个人的心境也就只有在基础物质上存在一定的相同了,在具体的结构上,每个人的心境往往都不一样,这要取决于个人的性格、对于世界的理解以及自身修行的功法。

在这一份传承中举到了一些部分的案例。

不过根据黄玄素从现案例中总结出来的描述,他认为绝大部分的心境大都会呈现出山水相依的庭院风格,这代表着理性与感性的交流,代表着自我的完整与圆融。

而像黄玄素这种类似于湖心岛的心境也不算罕见,这代表着理性在抗拒着和感性的交流,拥有这种心境的人往往缺乏共情能力。

不过这对于修行来讲也没有什么坏处就是了,修行者中拥有怪癖的人不在少数,性格孤僻、有些自闭在修行者之中只不过是微不足道的问题。

甚至有些修行的法门会特意要让修行者养成这种心境,才能方便更好的修行,就比如说黄玄素手中拿到的这一份。

这份法门将孤独二字贯彻到了极致,比起让山水相依,感性与理性充分的交融融合。这份法门更偏重山水相冲,用水去不断的冲撞山峰岩石,让山峰与岩石更加的坚固稳定,更能够经历种种风浪。

这并不是完全的排斥感情,相反这是对感情深入的理解与运用,毕竟只有更大的风浪,更深厚的感情冲击,才能造就更坚固的理性与意志。

当然在这同时,也不能与感情过于亲近,不然的话就相当于山石被情绪所腐蚀,理性被感性所击退。因此必须要保持情绪之间的度量,也就是在绝对的无情与正常人的情绪之间取到一个平均值,也就是孤独。

但这对于黄玄素来说似乎有些困难,代表他情绪与感性的海水似乎过于平静了一些,只有微微的波浪,完全算不到上是什么有力的冲击。这也是绝大部分修行者用这种方法时会遇到的困难,一个人正常情况下心情虽然算不上完全平静,但起码起伏不会太大,不会有太大的风浪,因此必须要想到办法掀起风浪。

当然,黄玄素如果愿意是可以轻易改变海水的形状的,毕竟这里是他的心境世界,他拥有很高的控制力。升起海啸对他来说自然也不是什么难事,但是这样没有任何意义。

在心境之中所谓的深度与高度是没有什么意义的,就像黄玄素之前可以轻易的把山峰高度降低一样,他也可以在一定范围内将海水的深度进行更改。

同样颜色、大小、多少在这里面也说明不了什么,唯一可能有些意义的判断标准就只有“自我”的感受。

让海水具备狂暴的感觉,让岩石具备坚硬的感觉,草木具备生长的感受,这些感受越贴近真实的世界,那么就说明你的心境越发的稳定,精神水平也就越高。

但是这往往很难做到,因为人虽然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控制自己的情绪,但是人自身是清楚自己这一切是由自己操纵导致的,他所做出来的一切永远无法达到一种真实的效果。

就像一个演员,他可以凭借自身的演技去感动其他人,但他自己本身知道这只是一场表演,知道现在的情绪与想法都是虚假的,也正因如此,想要修行精神无比困难,因为你必须把这一切都化成自然的一部分,想到办法欺骗自己。

但同时也不能过度的欺骗自己,如果真的过度入戏了,那对精神修行来讲只有坏处没有好处,感性就会腐蚀掉理性。

这一点很大程度上就需要依靠前人摸索出来的方法了,毕竟如果自己摸索的话,不知道要到什么时候。

这也就是黄玄素现在所做的事情,他正在尝试着理解和学习传承中记载的访问,但是他越看越是摸不着头脑。

这个法门叫做《天地观》,虽然名字起的高大上,但实际运用的原理和方法却十分的朴实,本质上就是用一把“勺子”将心境中的“水”㸓出来,泼在“山”上,这样就保持了情绪激烈程度的控制,不会过度,也不会过于稀少。

这听上去很容易,但是关键就在于这把“勺子”,如何做到让这个“勺子”完全是由天然形成的而不是人为形成的,从而达到欺骗自身的效果呢?

这个方法中的记载简单明了,既然因为人为操纵而导致其中含有虚情假意,那么想要真实的情感就完全舍弃掉人的干扰,让天地来替自己达到这一效果。

“这不就是扯淡吗?”黄玄素紧皱眉头,忍不住嘟囔了一句。

众所周知,天地万物是自然存在的,它们是客观的,并不具备主观的情感。

也正因如此,在心境之中代表外界的天空与光线是心境主人也无法完全掌控的。

因为天地不会受到人的意志而发生任何的改变,不会因为人的悲伤就降下雨水,也不会因为人的喜悦就冒出晴天,这些客观信息本身就与情绪背道而驰,与情绪完全不相容。

换句话来讲,就是用一把无法接触到水的勺子,在不去触碰这把勺子的情况下,能够自由地舀出水来,这不是扯淡是什么?

不过黄玄素很快又稳定下自身的精神,没有直接的抛弃,反而再度的开始思索。

这份传承既然这么说,那么自然有他的道理,这个世界是和谐的广阔,人杰地灵又是多么的优秀,那些修行前辈毫无疑问在某一方面必然有他的可取与优秀之处,怎么能因为自身的理解就片面的认为自己的正确,而去忽视其他的可能?

一味的看着脚下的道路,而不去旁观他人的选择与想法,终究是束缚了自身。

同样,如果一味的局限在过去的束缚之中,又怎能超越自身打破束缚攀升到更高的层次呢?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