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都市言情 > 重返80:从黄大仙开始致富 >第一百一十八章机械制造繁荣,利国(加更,求订阅、月票)119(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一百一十八章机械制造繁荣,利国(加更,求订阅、月票)119(1 / 2)

秦军认真想了一下,这么一台小型割麦机,是他造的。

但是,他要说是自己发明的吗?

现在这种小型收割机,有人发明出来了吗?

还真不一定有,所以他应该不算无耻吧?

“我发明的,不过就是个小东西,结构很简单,只要是懂机械加工的老师傅,看一眼就会做。”

所有人,全都再次认真的看了一眼那台机器。

但是,他们都确定,他们看不懂,也肯定不会做。

“术业有专攻啊!”大领导感慨。

所有人都点头,看来不止是他们不会。

“小伙子不错,这种小东西不要看着简单,但是之前怎么没有人发明?”

“既然你们这里在实行试点,就要按照规矩来。”

“虽然现在我们的专利法,还没有实行,但是我做主,给你注册专利。”

“既然今年已经提出,要立法,那就不能拖。”

“也许专利法还需要几年才能正式实施,但是现在我们就不保护专利了?”

“从现在开始做起,终有一天,我们国内的科技也会百花齐放!”

这话秦军也就听听,因为他知道,想要改变一些人的固有思想,实在是太难了。

之前国家实行的是,集中力量办大事。

很多重大科研项目,就是由国家牵头。

国家组织一些头部企业,或者研究院立项研究,开始攻关,最终还会取得成果。

而取得的成果,自然是国内各大企业都可以使用,这就无所谓什么专利。

这种政策,已经实行几十年,哪里是一两年就可以改变的?

不过,一些领导有这个心,就是好事。

而且秦军还知道,专利有时候是好事,有时候也不是什么好东西。

专利有时候可以促进科技发展,有时候也会成为阻碍科技发展的拦路虎。

这就要看领导的智慧,看看专利法到底怎么解释,怎么利用。

毕竟后来有人发现,就算以自由、皿煮标榜自己的阿美莉卡,也有计划经济,也有国家控股的国企。

所以,大哥不说二哥,都是一个样。

看到了农业现代化,大领导已经没有说话的兴致。

很快,他们就来到公社。

而此时公社里面十分热闹,特别是院子里摆放的一溜溜割麦机,更是显眼。

当然,更加显眼的肯定是一群人,那些人大小都是领导。

秦军就发现,他们大队的一位会计,也在这里。

那位会计肯定是张家人,好像是第一小队的。

这人过来抢机器的吧?秦军脸上露出一丝冷笑。

不找他们小队,肯定是知道要不到,这是曲线救国?

他们恐怕是不知道,就算是过来找玉爱国,也是没用。

秦军虽然没说什么,但是他们秦家跟张家的那点事,谁会不知道?

如果揣着明白装糊涂,那可不是个好领导。

果然,玉爱国的表现,看的秦军十分满意。

“都不要吵吵,我们这些机器,要紧着需要的人来!”

“大河大队的人?你们那边缺机器?”

“骗谁呢?我们公社响应上面的号召,放开房地产市场,你们大队放开什么了?”

“最简单的石灰窑建起来了,但是烧的石灰卖出去了?”

“最简单的砖瓦窑,也建起来了吧?听说烧的砖头一碰就碎?”

“你们就是扶不起的阿斗,别的大队干什么都赚钱,就你们大队,干什么什么不成。”

“不要找理由,不会是理由吗?没经验是理由吗?”

“我们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谁有经验了?”

“不会,需要摸索?不会做,还不会学吗?”

“看看别的大队是怎么做的,你们萧规曹随,跟着学还不会?”

“说你们扶不起的阿斗,冤枉你们了?”

“行了,你们大队跟秦家的那点事,谁不知道?”

“形势比人强,低个头,认个错,把当年通过歪门邪道弄回家的钱,还给人家。”

“我还真不信,这样秦家还能不依不饶?”

“杀人不过头点地,那点事情说开了,有什么?”

玉爱国把所有事情都放在明面上,就算是张家人也没法用大义压迫他。

那么秦家和张家到底有什么仇?那还要说到三年时期。

那个时候,正好是张家一个人,在十一小队当队长,听说会计也是张家人。

就在六零年,粮食最为紧缺的时候,正是青黄不接的时刻。

那个张家人为了升官,居然把村里的战备粮,低价卖给了公社。

这种表现,自然值得大力表扬。

但是,大食堂刚刚解散,村里历年来存下来的存粮,正好消耗一空。

此时不止是村里没有余粮,就连传承几千年有存粮、存款习惯的农民,也全都变得一干二净,什么都剩下。

这个时候村里的救命粮,战备粮,居然没了。

要知道,战备粮是为的就是防备战争、灾荒,这些不可抗拒因素的最后保证。

可它没了,而那时距离收麦子还有一个多月,正好是最困难的时候。

这时粮食就是命,你把别人的命,作为了进身之阶,这个仇可真不小。

灾荒年,没粮食怎么办?买啊!

最后还是秦家各家各户,拿出压箱底,花费高价买来的救命粮。

那个时期,唯一的硬通货就是黄金,唯一的渠道就是黑市。

幸亏国家也知道情况,那几年黑市没人管。

要不然,他们去哪里买救命粮?

秦军就知道,当时是他爷爷秦大山,拿出几根大黄鱼买下来的救命粮。

听说一根小黄鱼十斤地瓜面,只是他家就换了三百多斤。

相当于花费了三十根小黄鱼,三根大黄鱼。

其实,花点钱,就当买教训,真没什么。

毕竟你没有实力,权利被外人掌握,自然就要有吃亏的准备。

钱嘛,花了也就花了!

可是,张家是坏事做尽,一点余地都不留。

因为后来他们才听说,这是特意为秦家做的局。

原来秦家是远近闻名的富裕村子,可一次灾难,被人设计,就掏空了全部家底。

这个不说,还有一些人家欠下的大笔外债,这才最为致命。

原来不说其他,只是一个说亲,他们秦家人就十分抢手。

不管是小伙子说媳妇,还是大姑娘出嫁,都是找的好人家。

可是从六零年之后,他们秦家就败落了,名声也坏了,成为方圆十里八村有名的穷鬼。

这也是现在他们村子,积累下那么多光棍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只是因为这个,还真没什么大不了。

男人打光棍就打呗,最多晚娶几年媳妇,只要有些积累,终归是能娶上媳妇的!

但是,大姑娘可没法等。

青春就那么几年,难道还能留成老姑娘?

没办法,只能降低条件,能嫁出去就好。

而这可是毁人一生的事情,只是为了这个,秦家的所有男人只要不死绝,就跟张家人人不死不休!

现在也就是法治社会,不流行有仇报仇、父债子偿。

要不然,秦家和张家早就要火拼,直到一方全部死光为止。

这种仇恨,怎么可能化解?

张家人很清楚这一点,所以从来没有服软过。

因为他们都清楚,真要服软,那付出的代价就太大了。

可现在,眼看秦家又要崛起,他们怎么能不着急?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