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南明:我是铁血帝师 >0020 哟?良心发现了?(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0020 哟?良心发现了?(1 / 2)

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

这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王安石,二次拜相,途径江苏镇江境内时所做的千古名篇《泊船瓜洲》。

诗中以景喻人,涵着王文公对前途的几分迷茫和矛盾。

时值北宋,虽然世间一片太平景象,然而一床锦被之下,朝廷却已是千疮百孔,留下了大宋覆亡的隐患。

不过有句话:货比货得扔,人比人要死。

朝廷比朝廷也是一样。

如果说北宋朝廷就是一坨大便的话,那么明朝演化到了崇祯末年,就是一坨北宋……

甚至比北宋更臭、更烂……

行进在当年王安石走过的故道之上,本是江南江北富庶所在的镇江府,眼下却是一片萧条,北境刮来的寒风,在大地上横行无忌,本应在熟春之时一片翠绿的农田,却只长了稀稀拉拉的几块庄稼。

官道上的行人倒是络绎不绝。

但行动的方向却异常整齐划一——由北而南,又一次衣冠南渡的风潮,已然揭开。

家中有些积蓄的,还能赶上牛车、坐上马车,一路迤逦而行;薄有家资的,只能裹紧了身上的衣服,拖家带口垂头赶路;至于那些已近乎沦于乞丐的,就只能一步三摇,仿佛行尸走肉,本能一般漫无目的地向南方走去。

更有不少人,已然饿得走不动路,倒伏在路边,不知生死,更也无人理睬。

这时,一支队伍出现在了浮尘飞扬的官道之上,行走速度极快,一路超越了不知多少赶路的行人。

只见这支队伍前前后后有四十多人,在一名骑着高头大马的头领的率领之下,分成两队,一前一后护送着一辆牛车。

奇怪的是,这前后两队人马给旁人的观感却是大相径庭:前队的神色温和,似乎是良家子弟;后队的则是暗含戾气,不是当兵的,就是当贼的。

又或者兵匪不分家……

然而就是这样两队画风迥异的人马,居然能够结伴行动,完全瞧不出互相之间带着什么敌意。

虽然奇怪,天下不太平,逃命还来不及,没人愿意找麻烦。

哪怕是一路上巡哨的官军、准备打劫的匪徒,都不敢打听这支队伍的来历,只是目送着他们从远方的地平线上出现,又消失在另一边的地平线下。

无人打扰,也就少了不少麻烦。

因此,这支队伍一路从淮阳而来,过高邮,进入镇江地界,恰刚好走了五天,行动还算顺利。

牛车颠簸,车上一人颇为肥胖,伸手推了推一旁一个昏昏沉沉的年轻人:“赵先生,我们不去凤阳,转而来仪真,真的没问题吗?”

这个问题,被称为“赵先生”的赵承成,一路上已被问了不知多少遍了。

他勉强打起精神,又一次回答:“高总兵的情报应该不会有错。现在北方局势紧张——李自成攻破京师,又被吴三桂、多尔衮合兵一处赶出了京城。各地义军群龙无首,吴三桂心怀叵测,多尔衮又虎视眈眈。凤阳位置太靠北边,总督马士英自觉危险,移到仪真驻扎,也是没有问题的。”

这时,前头带队的那员武将也纵马凑了上来:“王爷放心,我的情报千真万确。娘的,他马士英逃来逃去,居然逃回了老家。呸!没气量!”

高杰同马士英有些积怨,对他的态度自然也好不到哪里去。

赵承成已然是见怪不怪了。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