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朝四百余年 >第柒部:大结局 第12章 算账202(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柒部:大结局 第12章 算账202(1 / 2)

事实证明,人不能作恶,也不能太狂,否则这报应,说来就来。

公元190年春天,各个地方的军阀都开始打着讨伐董卓的名义,纷纷起兵,而由于起兵的州郡都在关东,所以讨伐董卓的联军,又被称为“关东联军”。

当时讨伐董卓的行动,得到了很多地方诸侯的响应与支持,很多军阀都纷纷带着自己的兵马前来支援,大家推举渤海太守袁绍作为盟主,兵分三路,从三面夹击董卓。

这场原本属于董卓的报应,却连带将刘协一起捎上了。

董卓因为忌惮关东联军,所以只能挟持刘协,一路从洛阳挟持到了长安,这个时候的刘协哪里还是什么皇帝,只不过是董卓手里一个堂而皇之的人质而已。

刘协不能反抗,更没有办法逃走。

而对于这场诸侯争霸而言,其实谁是天子根本不重要。

公元191年,关东各位诸侯军阀们,大家都想争夺政治上的领导权,而且还都想掌权掌的名正言顺,袁绍、韩馥等人就想令立新帝,立刘协的表亲,幽州牧刘虞为帝。

这个提议一出,瞬间遭到了袁术、曹操等人的反对。

而此时,刘虞的儿子刘和,正在东汉朝堂上担任侍中,饱受苦难的刘协就想通过刘和,联系关东联军来拯救自己,所以遍派刘和潜伏出城求援。

可这个时候的关东联军们,哪里还记得自己一开始都打的是什么旗号,哪里还记得他们的皇帝还在董卓手下受苦受难,这个时候的诸侯们都想着自己如何能掌握更多的权力,谁都不想在将时间与精力,花费在董卓与刘协身上。

刘协等了很久,每天日思夜盼,盼望有一天能有一位英雄,踏着七彩祥云来拯救自己,有一支军队能够杀进长安城中,赶走董卓。

但是无论刘协如何翘首以盼,最终还是没能等来关东联军的一兵一卒。

眼见着指望关东联军无望,这个时候指望外援还不如指望朝廷内部的百官们。

就在这个时候,朝中的司徒王允,联合了几个大臣,秘密说服了吕布,和他们一起刺杀董卓。

吕布本身不仅是董卓的亲信,还是董卓收的义子,深得董卓信任。

但奈何董卓本人性格阴晴不定,所以吕布也早已与他心生间隙。

同年四月,吕布等人已计划周全,并且觉得时机成熟,趁着这一天汉献帝大病初愈,百官上朝之际,董卓与李肃合击将董卓刺死。

就这样,董卓死了。

董卓死了之后刘协的日子会变好吗?

是不是没有了董卓的掌控,刘协就可以有尊严,就能当一个名副其实的皇帝了呢?

当然不能。前面讲过,其实东汉的皇权,早在何进扶刘辩上位的时候,就已经是名存实亡了,皇权早就失去了对地方实质性的控制,真正掌握权力的,早已经是地方的各位军阀诸侯了。

所以董卓一死,刘协只不过是从一个狼窝,换到另一个狼窝而已。

董卓去世之后,王允录尚书事,吕布晋升为奋威将军,二人共同主持朝政,共掌朝廷大权。

只可惜王允的能力不怎么样,就在二人杀掉董卓不出一月之后,董卓的旧部李傕、郭汜等人高喊着为董太师报仇的口号,带着人杀了回来。

这一次,吕布兵败逃命,王允全家被杀,而刘协这个时候,则又成为了李傕、郭汜等人的掌中之物。

李傕原本是董卓的部将,性格勇猛诡谲,善于用兵,有辩才。当时的侍中刘艾认为李傕、郭汜用兵作战的能力在孙坚之上。

初平二年,在阳人之战后,董卓派李傕为使者来游说孙坚,欲与孙坚和亲,并许以高官厚禄,被孙坚拒绝。

后李傕被董卓的女婿牛辅派遣至中牟与朱儁交战,击破朱儁后,进而至陈留、颍川等地劫掠,大军所过之处被掳杀一空。

当时曹操的谋士荀彧是颍川人,他在李傕劫掠颍川之前就让族人全部离开了颍川,所以逃过一劫。

初平三年四月,董卓被王允、吕布谋杀,随后牛辅也被杀,李傕等人归来时无所依托,本欲解散部队逃归家乡,又怕仍得不到赦免,武威人贾诩当时在李傕军中任职,便对李傕说:听长安人议论说欲诛尽凉州人,各位如果弃军单行,则一个小小的亭长就能抓住你们了。

不如率军西进,攻打长安,为董卓报仇。

事情如果成功了,则奉国家以正天下;如果不成功,再走也不迟。

李傕等人采纳了贾诩的建议,到处说:“朝廷不赦免我们,我们应当拼死作战。如果攻克长安,则可以得到天下;攻不下,则抢夺三辅的妇女财物,西归故乡,还可以保命。”

部下纷纷响应,于是同郭汜、张济等人结盟,率军几千人,日夜兼程,攻向长安。

王允听说后,派董卓旧部将领胡轸、徐荣在新丰迎击李傕、郭汜。

结果徐荣战死,胡轸率部投降。

李傕等沿途收集部队,到达长安时已有十余万人。

五月,李傕等人又与董卓的旧部樊稠、李蒙、王方等人会合,一起围攻长安,八日后城陷,与吕布展开巷战,吕布败走,王允等人遇害。

李傕等人纵兵劫掠,百姓、官员死伤不计其数。

李傕等人占领长安,挟持汉献帝封李傕为扬武将军,郭汜为扬烈将军,樊稠等人皆为中郎将。

此时,汉少帝刘辩的妃子唐姬自从少帝被李儒毒杀后回到娘家颍川居住,李傕攻破长安后派兵掳掠关东地区,掳获唐姬,李傕欲娶唐姬为妻,唐姬坚决不答应,也始终没说出她是少帝妻子的事,后来尚书贾诩知道了此事,告诉了汉献帝,献帝十分伤感,下诏接回唐姬,让她住在少帝的园中,派侍中持节封唐姬为弘农王妃,自此,唐姬终生未嫁。

八月,诏太傅马日磾、太仆赵岐杖节镇抚关东。

李儒属于东汉末年董卓手下的头号谋士,从某些方面来讲,当时最看好董卓的人就是李儒。

可以说李儒跟董卓的关系,几乎就相当于周瑜跟孙策的关系,但是董卓毕竟不是个毛头小伙子,很多事情都有自己的想法。

当时在虎牢关之前,看似十八路诸侯一起讨伐董卓,实际上却也是董卓平推天下最好的良机。

只可惜当时的董卓脑子突然间秀逗了,明明占据着最大的优势,却选择撤退。

董卓下面谋士只有李儒和贾诩,而贾诩都是先谋自身,归于李催手下,刻意隐瞒自己,没有献过计。

为董卓出谋划策的只有李儒,董卓前期弱的时候,在何进和宦官中间左右逢源。

董卓真正起来的时候应该是在黄巾之乱的时候起来的,后期基本打了半片江山了,因为貂蝉的事董卓没听李儒的建议才最终灭亡,如果董卓听李儒的,那么天下还未可知。

以当时董卓的实力,完全可以平推天下。

不错,的确是平推下去,什么十八路诸侯,都是渣渣!

但是无奈董卓这个西凉武夫,被洛阳城内的繁华迷失了双眼,失去了雄心壮志。

伴君如伴虎,然而伴君就要当好伴君的角色。

对于主子的意图,我们要心领神会,我们要揣测于心。

但是在此之前,务必擦亮眼睛。自古良禽择木而栖,良臣择主而事。

帮助主子全面分析事情的来龙去脉和前因后果,是一位大臣的本分。

古有周公,再有管饱,作为拿着国家俸禄的这些大臣来说,我们要敢于直言进谏,敢于对君王提出自己的异义,敢于对帝王的决定说“不”。

当听说董卓已经被吕布给刺杀的消息传来的时候,李儒已经被冲进家中的侍卫给带走了,然后处斩于市集之中。

只能说李儒真心有夺天这谋,但是所遇非人,当时的整体形势几乎就属于一面倒的局势,但凡董卓给点力,世界就会换一种风彩,可是李儒把所有的事情都想到了,也都做到了,就是没想到董卓居然还有老年痴呆这种毛病,只能说天不随人意呀。

初平三年九月,又进封李傕为车骑将军、开府、领司隶校尉、假节、池阳侯,郭汜为后将军、美阳侯,樊稠为右将军、万年侯。

张济被封为镇东将军、平阳侯,外出屯驻在弘农。以贾诩为左冯翊。

李傕、郭汜、樊稠三人共同把持朝政,随自己喜好任免官员,又常纵兵劫掠,几年内三辅百姓损失殆尽。

兴平元年三月,马腾、韩遂联合关中部分士大夫共攻李傕,李傕派郭汜、樊稠以及侄子李利与马腾、韩遂大战于长平观下。

马腾、韩遂大败,损失一万多人,只得退回凉州。

李傕击败马、韩之后,郭汜、樊稠因有战功而加“开府”之权,造成郭、樊权力大增,跟三公、李傕合为六府,朝廷在关中内部的权力大减。

此时是李、郭、樊三人权力最大的时刻。

这一年全国大荒,李傕因为军队粮食不够,不听贾诩所言而侵夺献帝原本要拿来赈灾的钱财。

接着李、郭、樊因为军队还是缺粮,竟任由军队掠夺百姓,造成更严重的饥荒,关中百万以上的人口,各自饿死逃窜,纷纷南迁至刘表、刘焉、张鲁等人的领地。

兴平二年,李傕等人相互争权夺利,矛盾越来越激化。

二月,樊稠欲带兵向东出关,向李傕索要更多的士兵,李傕顾忌樊稠勇而得人心,又因为当初樊稠私自放走了韩遂,于是让樊稠、李蒙过来参加会议,使外甥骑都尉胡封在会议上刺死了樊稠、李蒙,兼并了樊稠、李蒙的部队,诸将更加相互猜忌。

李傕经常在自己家设酒宴请郭汜,有时留郭汜在自己家住宿。

郭汜的妻子害怕李傕送婢妾给郭汜而夺己之爱,就想挑拨他们的关系。

一次李傕送酒菜给郭汜,郭汜妻子把菜中的豆豉说成是毒药,郭汜食用前郭妻把豆豉挑出来给郭汜看,并说了李傕很多坏话,使郭汜起了疑心。

过几天李傕再宴请郭汜,把郭汜灌得大醉,郭汜怀疑李傕想毒害他,赶紧喝粪汁催吐解酒。

于是率兵相攻,交战连月,死者万计。

李傕请贾诩为宣义将军,来帮助自己。

汉献帝派人劝解,没有成功。

同年三月,安西将军杨定害怕李傕谋害自己,就与郭汜合谋劫持

汉献帝到自己的营中,但计划被人泄漏给了李傕,李傕抢先下手,派侄子李暹劫持汉献帝到自己营中,郭汜随后劫持了前来劝和的公卿,二人继续交战。

李傕对汉献帝多有怠慢,汉献帝敢怒不敢言,进封李傕为大司马,位在三公之上。

镇东将军张济自陕至,想和解李傕、郭汜,迁天子幸他县。

李傕和郭汜答应和解,并许诺以各自的爱子做人质。

同年七月,汉献帝出长安东归,李傕引兵出屯池阳,张济、郭汜以及原董卓部下杨定、杨奉、董承皆随天子车驾东归,汉献帝以张济为骠骑将军,开府如三公;郭汜为车骑将军,杨定为后将军,杨奉为兴义将军。

皆封列侯。又以董承为安集将军。沿途诸将屡有争端。

建安元年七月,献帝辗转流亡,回到了已成为废墟的洛阳,最后被曹操迎奉到许都。

张济因军中缺粮,出兵到南阳掠夺,攻打穰城,战死,余部由侄子张绣率领,驻扎在宛城。

建安二年,左将军刘备诱杀杨奉。汉献帝在曹阳逃过一劫后,贾诩离开了李傕,投奔段煨,不久后又归张绣。

郭汜被自己的部将伍习杀死,余部被李傕兼并。

冬十月,曹操派谒者仆射裴茂率领关西诸将段煨等讨伐李傕。建安三年四月,李傕退守黄白城,被张横、梁兴等击败斩首,曹操下令夷灭三族。

首级献给曹操后,汉献帝命令高挂在许都示众,表达他对李傕的强烈痛恨。

董承,字号不详,冀州河间人(今河北省献县)人。东汉末年外戚大臣,汉灵帝母亲董太后侄子,汉献帝嫔妃董贵人之父。

初从西凉军,为董卓女婿牛辅部曲。

护卫汉献帝刘协从长安东归洛阳,拜为卫将军,受封列侯。

建安四年,拜车骑将军。董承自称领受汉献帝衣带诏,联合刘备、种辑、吴子兰、王子服、吴硕等人密谋诛杀曹操。

五年正月,图谋泄露,董承诸人及董贵人全部遇害。

兴平二年,占据长安、把持东汉朝廷大权的凉州军阀李傕、郭汜之间的矛盾激发,举兵相攻累月,后经张济调和才罢兵。

此时,汉献帝遣使向李傕提出东归旧京洛阳的要求,艰难得到李傕允许。

七月,献帝车驾驶出长安,曾为牛辅部曲的董承受拜安集将军,与郭汜、杨奉、杨定随汉献帝车驾一起东归。

行至十月,郭汜突然反悔,想挟持献帝至郿县,董承、杨奉、杨定不予理会,郭汜使其下将领伍习趁夜烧毁焚烧学舍以威逼献帝,杨奉与杨定引军击败郭汜,郭汜恐怕有变,弃军逃命。

献帝车驾进至弘农郡华阴县,杨定诬陷驻守于此的将军段煨谋反,引兵攻其营,但久攻不下。

此时李傕与郭汜借口救援段煨引兵前来,实欲劫回献帝。

杨定为郭汜军所阻,转而出逃荆州,张济因与董承、杨奉不合,亦率兵会合李傕、郭汜前来追赶献帝。

十一月,双方在弘农郡东涧大战,董承和杨奉战败,死亡的百官、士卒不可胜数,女眷辎重,皇室的各种器物典籍全部被丢弃。

王师败绩,汉献帝唯有露宿在曹阳的田野中。

杨奉和董承于是假装向李傕等人求和,暗地里派遣使者前去河东郡招纳白波军将领李乐、韩暹、胡才以及南匈奴右贤王去卑,得到数千骑兵,凭此大破李傕等军,斩首数千级,献帝车驾得以继续东进。

董承与李乐保护车驾左右,杨奉、胡才、韩暹、去卑断担任后卫。

十二月,李傕等再一次引军前来追赶,双方再一次大战,董承等战败,百官又一次惨遭大规模的杀戮。

从东涧开欠承始四十里当中攻杀连续不断,献帝的车驾好不容易才到达陕县。

当时遭难之后,虎贲羽林卫士不满百人,李傕、郭汜的兵士绕着献帝的营寨大声呼喊,众人都有离去的心思,杨奉和董承担心夜长梦多,护卫献帝趁夜渡过了黄河。

经河东郡大阳县时,河内郡太守张杨也加入了护卫车驾的行列。

行至安邑县,献帝派遣太仆韩融至弘农郡,向李傕、郭汜等求和,局势得以缓和。

建安元年二月,护送汉献帝的诸位将领出现矛盾,互相争权夺利,韩暹更是领兵进攻董承,董承走归张杨,张杨让董承前去修缮洛阳的宫殿。

七月,献帝的车驾终于辗转进入洛阳,杨奉和张杨出屯护卫洛阳,董承则和韩暹留在京中守卫皇宫,并因功升任卫将军。

此后,韩暹居功自傲、为所欲为、扰乱朝政,董承忧虑之下,秘召兖州牧曹操勤王。

于是,曹操入朝进贡,趁机奏报韩暹、张杨的罪过。

韩暹惊惧,单骑投奔屯兵于梁县的杨奉,但献帝念及韩暹护卫的功劳,并没有追究韩暹的过错,并封董承等十余人为驼套列侯。

九月,汉献帝在曹操护卫下迁往许县,董承随百官一并前往。

建安四年,董承升任车骑将军,并得以开府。

自汉献帝定都许昌之后,朝廷实际为曹操掌控。

董承于是声称自己领受献帝藏在衣袋中的密诏,借以联合刘备诛杀曹操,但刘备并无行动。

董承又拉拢偏将军王子服道:郭汜曾以几百兵力击败李傕数万人,所以就看你与我是否同心了!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