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汉朝四百余年 >第柒部:大结局 第6章 密诏196(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柒部:大结局 第6章 密诏196(1 / 2)

历史上真实的汉献帝刘协,是什么样的?

他绝非一代傀儡皇帝。

东汉末年三分天下,诸侯叛乱军阀战争纷飞,社会动荡民不聊生,乱世年代英雄豪杰辈出,曹操、刘备、孙权……这些人的名字人们耳熟能详,对于他们的故事也是明明白白的。

董卓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汉献帝刘协也深入人心,但是刘协懦弱无比三番两次被作为傀儡皇帝,难道刘协就真是那么软弱无能任由摆布吗?

其实不是,真正历史上的刘协并非一代傀儡皇帝,他曾做下了许多事情让人记忆深刻!

汉献帝刘协是汉灵帝次子,母亲王美人出身名门才貌双全,深得汉灵帝的喜爱,但是后宫佳丽三千,妃子总会因为争风吃醋而宫斗不休,所以刘协出生后不久,自己的母亲就被皇后毒死,自幼丧母刘协从小被董卓抚养长大,童年生活一度凄惨。

刘协生性机灵、从小乖巧懂事,深得汉灵帝的疼爱,汉灵帝曾一度想要立刘协为太子。

但是按照皇位表,皇太子只得皇后之子刘辩继承,无奈汉灵帝将此事一拖再拖寻找时机。

后来汉灵帝去世,大将军何进欲夺皇位掌管政权,便拥立刘辩为太子,上位之后便开始宦官之乱,汉朝朝廷不得安宁,最终何进被杀,皇帝逃跑,刘协也被迫四处逃难。

后来董卓来到洛阳将刘辩刘协接管,刘辩遭受惊吓大哭不止,而刘协镇定自若尽显皇帝风范,董卓为此看上了刘协。

后来想尽办法废了太子刘辩拥立刘协登基上位。

那年汉献帝刘协只有八岁,自此董卓开始操控刘协执掌政权,刘协从此开始了傀儡皇帝之路。

董卓权欲强烈掌控大权之后,实施了众多暴政引起大臣不满,最后诸侯将士纷纷起义,董卓被杀,汉献帝刘协再次逃亡。

这次逃亡路上,刘协认识了曹操,曹操当时权势不足,刘协的出现正好能让他借以王位执掌大权,便带着刘协逃亡,然而刘协在此被曹操控制,成为了曹操的傀儡皇帝。

刘协一生难逃傀儡之命,但是并不是这位皇帝能力不足,只不过受人之下难以施展罢了。

当年刘协因为其才华被董卓扶持为王,在宫中权威十足声誉显赫。

当再次被曹操利用时,刘协仍旧保持在朝中的话语权。

东汉末年三分天下,诸侯叛乱军阀混战,刘协为曹操提议迁都许昌,躲避西部军阀追赶。

此举最后帮助曹操躲避战乱稳定局势,还建立了自己的势力,收复了大量的贤臣将士。

曹操也是多次凭借刘协的威严征战四方,为自己打下天下。

后来曹操去世,之前追随曹操的将领开始动摇,刘协的威望也是大不如前,曹丕借机威胁刘协退位让贤。

刘协心知汉室兴盛无望,于是顺势退位归隐,曹丕没杀刘协封其为山阳公借此掌控,从此刘协不再管理朝政,傀儡皇帝生涯终于结束。

刘协带着一家人定居山阳城,昔日皇帝隐退深山种地为生,没有了皇位称号的刘协悠然自在,在掌管地带轻徭赋税,百姓安居乐业,社会经济一派繁荣。

而且他依靠自身的学识钻研医学,为平民百姓看病医治,给后人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

刘协去世后,人们专门修建祠堂来祭拜他。

刘协一生坎坷,身处皇帝之位却做不了皇帝之事,刘协大半生被大臣操控身不由己,他留给世人的表象可能就是屈辱软弱的傀儡皇帝,但是刘协从未放弃,在位期间心系天下独善其道,为民间做了许多善事。

战乱的东汉时期,让他的才能无处施展,如果身处和平时代,刘协可能会是一位很好的皇帝,心系百姓、深得民心,绝非傀儡皇帝!

封建期间里,天子是“九五之尊”,皇后则要“母仪全国”,堪称世上一等一的尊贵男女。

然而,那是治世、盛世。比及了王朝末世,职位越高,在改朝换代的海潮之下,便更是无可躲避,只能眼睁睁蒙受运气的刀斧。

好比,东汉的末了一位皇帝汉献帝,只管与诸葛亮同年生同年死,本人也并非毫无才略,但处在局势之下,他也只能乖乖成为一个又一个野心家和阴谋家独霸、玩弄的对象。

终极在曹丕的威逼下,上演了一出“禅让”的丑剧,本身也在后世中成为无能与傀儡的代名词。

公元189年十常侍之乱时,少帝刘辩和陈留王刘协(就是汉献帝)被阉人挟制到野外,赶上带兵前来的董卓。

董卓向少帝扣问事故颠末,少帝结结巴巴,啥都说不清晰。

再问陈留王,陈留王虽然年龄比少帝小好几岁,却能重新到尾说得很清晰。

董卓大喜,认为刘协更贤达,于是独霸朝政后就废了少帝,改立刘协为天子。

兴平元年关中灾荒,年仅14岁的汉献帝号令把堆栈的粮食拿来熬粥赈济灾民,可照旧有许多人饿死。

汉献帝嫌疑是卖力赈济的人在舞弊贪污,就亲自拿了定量的五升米五升豆熬粥,成果熬出来两盆粥。

再对比从堆栈中领取的粮食和发放给灾民的粥,缝隙马上袒露无遗。

汉献帝重责了相干官员,从此再没人敢在赈灾粮食上做手脚了。

以是,资质智慧的汉献帝,实在完全具备做一个明君的才能,惋惜赶上末世,身不由己,只能徒呼怎样。

同样,汉献帝身边的那些后妃,她们的运气甚至越发悲凉。

汉献帝只管是傀儡,究竟另有天子名分。

除了董卓这种冒失屠夫,敢私自下手开杀的究竟不多。

相对来说,后妃虽然也是“国母”,动起手来就容易多了。

常伴汉献帝身边的朱紫,共有两位,一位是伏皇后,一位是董贵妃。

伏皇后名叫伏寿,是诸葛亮的老乡琅琊人。她的八辈子祖宗伏湛曾经当过大司徒,也算是王谢望族。

伏皇后的老爹叫伏完,老妈是汉桓帝的女儿阳安公主。

论辈分,汉桓帝是汉献帝的堂叔公,伏完是汉献帝的表姑父,伏皇后跟汉献帝也就是借题发挥的表兄妹了。

伏皇后入宫,是在初平元年。那一年,恰逢关东诸侯伐罪董卓。

董卓点火洛阳,迁都长安。

兵荒马乱之际,伏寿小姐进入宫廷。

究竟是王谢望族的闺女,又是天子的表妹,不能从宫女当起,她一进宫就是朱紫,从此最先和汉献帝二十余年的相伴糊口。

厥后,王允、吕布杀死董卓,李傕、郭汜霸占长安,杀死王允轰走吕布。

在这连番的事故中,她始终陪伴着天子丈夫,蒙受这一波又一波的动荡。

兴平二年,独霸朝政的军阀李傕和郭汜产生内耗,在长安厮杀起来。

伏朱紫连同天子一路,被李傕挟制到虎帐中。

白日,两军征战的喊杀声就在帐外响彻,有时辰另有一两支箭射到门口。

夜里,天子的御帐附近都是士兵叽里呱啦的西凉口音,还夹杂着羌人、胡人的语言。

物资供给也很匮乏,就连天子阁下的随从,粮食都不敷吃。

就在如许伤害和难堪的境地下,四月里,在李傕的虎帐之中,伏朱紫被册立为皇后。

这或许是汉朝几百年内里最寒酸的册立皇后礼了。

汉献帝选择在如许的时辰封爵,只能用“苦中作乐”来描述。

到了六月,李傕郭汜暂时休兵,天子、皇后也被开释,而且和从郭汜营中逃出来的大臣们会合在一路。

但炎天一过,李傕、郭汜又结合起兵杀了过来。

这一次他们不是要侵夺天子,而是要造反杀死天子!

虽然获得杨奉、董承等人的掩护,天子、皇后照旧异常狼狈地奔走。

十二月,掩护天子的部队两次被叛军击败,死伤无数,文武百官和宫女太监大多被乱军杀死。

伏皇后由哥哥伏德搀扶着,一瘸一拐地奔走在溃败的步队中。

好容易找了一艘船,用绢帛裹着天子的身体,逐步坠下船去,伏德背着皇后跳下船。

然后,才渡文武百官。

有人等不及,跳下水攀着船舷想要强渡,船上的人就拿刀剑砍手,砍下来的手指头都堆在船舷内侧,血肉森然。

过河之后,各人找了一辆牛车给天子皇后乘坐,然后在茅草屋子内里设立姑且朝廷,连门窗都没法关。

天子和大臣开会的时辰,士兵们就趴在篱笆上围观,还互相打闹恶作剧。

护驾的将军们推荐了许多同伴当大官,于是用石头做成印章,拿锥子任意描画几笔就算封官。

最严重的是没有粮食,天子和伏皇后也只有粗粮充饥,百官和宫女能找到野菜野果填肚子就已经算上上大吉了!

这就是伏寿同道皇后生涯的初步。

仅此一段,已足见她这个皇后将在东汉王朝的末年遭受奈何的熬煎。

直到第二年,曹操发兵保驾,迁都许城,天子一行才算有了暂时的安身之处,最少吃穿有了保障。

稍事安宁之后,天子录用本身的岳父伏完为辅国将军,把握大权。

但伏完是个深沉慎重的人。

他知道此刻的实权人物是曹操,自个儿又没有足以与之抗衡的气力和才干,身居高位反而会带来祸根。

因此,他辞去了这个职务,而改任中散医生。

另一位董贵妃,史书未记录其名。

董小姐的父亲叫董承,是董太后的侄儿,董太后是汉献帝的祖母。

以是董承是汉献帝的表叔,董小姐也算得上汉献帝的另一个表妹。

董承第一次进场,就是在汉献帝逃离李傕、郭汜节制的中途中,郭汜引兵追来,其时保驾的杨奉众寡不敌,眼看形势危机:突然东南上喊声大震,一将引军纵马杀来。

贼众奔溃。徐晃乘势攻击,大北汜军。

那人来见皇帝,乃国戚董承也。帝哭诉前事。

承曰:‘陛下免忧。臣与杨将军誓斩二贼,以靖全国。’

历史根基也是云云。今后,董承与杨奉、韩暹等人一路,领导戎马掩护汉献帝返回洛阳,途中与乱军频频大战,杀得血流成河。

这份肝胆节烈是实其实在的。

但董承的身份并非那么简朴。在饰演“大汉忠臣”的同时,他还曾是污名昭着的巨猾贼董卓集团中的紧张干部。

本来,汉灵帝刚死那会,宫廷内斗,何进、何太后害死了董太后;

厥后何进被阉人所杀,董卓进京,废少帝刘辨,立汉献帝刘协,又害死了何太后,权倾朝野。

董承其时在董卓的半子牛辅手下为将。

他可能和董卓是什么借题发挥的亲戚,或者是认了同宗。

究竟,在阻挡何氏一党,为董太后报仇这一方面,董承与董卓是有配合利害的。

而作为西凉土霸王的董卓,对于同姓同门这一点也颇为垂青。

插手董卓集团并非就是个个罪大恶极。

像蔡文姬的父亲蔡邕,也是被董卓威逼利诱之后重用的。

甚至司徒王允在政变杀董卓之前,也是以董卓心腹的脸孔公示于人。

以是,董承只管与董卓有千丝万缕的接洽,但这并不波折他有着本身作为汉家臣子的态度和本心。

之后,他在李郭之乱时的挺身保驾,大概就是这种忠良良心的表现。

固然,也可以将其俗气化,理解为一种政治谋利。

即便云云,董承为了这次谋利,投入身家人命,也称得上是无愧忠臣之名了。

等曹操迁都许城之后,董承的女儿嫁给汉献帝为贵妃。

作为对这个表叔兼岳父的酬劳,董承本人在建安三年被天子录用为车骑将军。

正由于与天子有这双重的亲戚关系,再加上自个身居高位,又曾在董卓、李傕的军阀集团内里打滚,董承与伏完是完全差别的两类人。

他是不甘于装孙子的。

他也要扶持本身的权势,实现本身的功业。

这就隐约埋下了董承与曹操抵牾的伏笔。

偏生曹操自从移驾许都之后,挟皇帝以令诸侯,把汉献帝完全当做本身的傀儡,诸般国是,尽是本身把握。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