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日月燃明 >第一百四十六章 科举 2 圣人真意146(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一百四十六章 科举 2 圣人真意146(1 / 2)

听到皇帝的问题,刘宗周凝眉细思,并不急于回答——他要仔细想一想。

对于皇帝说“要按照圣人之真意去加强科举”,他还是十分欣慰的。

他也听明白了皇帝的意思:皇帝知道,不可能每个人都成为格物科的钻研者,有成就的必然是极少数,但对大多数中上之资的也应该量才而用。对于某些方面极不擅长、某些方面又极擅长的偏才天才,皇帝也要用,且还要要大用。

这也符合因材施教、量才而用的教化之道。

但他不明白,皇帝为什么忽然如此强烈的强调圣人真意。就他个人来说,不是不喜欢,喜欢,非常喜欢,但是不明白这是从何而起,这令他感到疑惑。只能看到好处,却不知好处从何而来,这是真儒者所不喜欢的。

刘宗周不明白,王战也不明白如此直白的道理刘宗周为何如此沉吟,但王战对圣人真意的强调确实是像刘宗周想的那样,是有源起的:

拥有彼世记忆的王战,知道印第安人被谁所屠,知道黑奴被谁所卖,知道谁把福寿膏卖给了中国人,知道许多其他相似的史实,所以他绝不愿意华夏被貌似善良、实则残暴的极西天方沙漠的一神教侵蚀,故而现在就要在官方科举层面坚决的竖立起四书五经作为华夏道统的地位。

王战认为,只有精神思想行进在华夏文明的大道上,大曌科举改革之后的格物致知的成就才能真正为华夏强盛出力,否则,一旦被天方沙漠那几个一神宗教洗脑,研究出来的成果为谁所用可就不一定了,甚至作用截然相反,成为扣关侵略、屠戮华夏百姓的利器——毕竟,那边的那几个一神教,都宣称自己信奉的那个造*物*主是唯一的真神。

那几个一神教,它们虽然彼此争杀不休,但它们的经文中都有一个根本的共同点,就是告诉信徒,要把所有不信奉它们唯一造*物*主的人都消灭掉。虽然用词不一样,比如也里可温教对信徒说“你的神也赫瓦把城交付你手,你就要用刀杀尽这城的男丁”,朔教则直说“砍掉不信本教之道者的手指和脑袋”,但主旨意思都一样——毁灭你,毁灭与他不相同的你。

事实上它们自己就在持续千年的争杀不休,为的就是证明自己信的那个才是唯一真造*物*主。这种自封的唯一而且是神级的唯一,决定了它们每一个都必然是极其排他的、不允许共存的——不排他怎么能是唯一呢?大家并排站成一排,一律平等,那还是唯一吗?只能排他、杀戮。

之所以还互相共存着,还允许不一样思想学说的人共存着,只是因为力量不足而已,不得不眼睁睁的看着与自己不一样的人存在着。一旦力量足够,是必然要掀起排他性的屠戮的。在某些它们占优势的局部地区,它们已经这样做了——马尼拉的大曌商人还剩几个?都成了信也里可温教的西班牙人的枪下鬼;西域丝绸之路上的万里佛国还有踪影吗?在朔教鄂图曼的笼罩下,任何其他的思想信仰都消失在了弯刀之下。此时寰宇全图上遥远的大洋彼岸的亚墨利加洲,暂时没有传来充足的消息,但想必殷地安人的处境不会很好,毕竟从弗朗机商人的只言片语里可知,炮舰和火铳已经出现在了那里,那里的黄金白银已经用来交易大曌的丝绸和瓷器。

所以王战现在改革科举时强调圣人真意其实就是在强调道统——思想道统被灭了,一切也就都灭了。

只是现在刘宗周还没能深切感受到皇帝对华夏道统到底有多珍视、多重视、多急迫,不知道皇帝的思想源头。

他没料到王战不但不废除圣道科举,反而把君子六艺都提到了科举的高度,而且将格致单列为一科,四书更是必考,明确这是继承先圣道统的关键,不通四书就不能为官,一时有些振奋,又有些愕然,不知该说什么,对于皇帝突如其来的开始强调圣人真意更想不明白来源,所以总觉有些不稳妥,思绪一时停不下来。

......

“徐爱卿,朕知道你在农学、数学和机械之学方面造诣颇深,还要请你多辛苦,主持抗旱救灾之余,将你所知尽快全部集结成书,到时朕为你刊行天下。朕在得到‘天启’之后,最近也写了一些东西,回头你拿去,与你所知印证,一并编到书中,供天下士子学习。”王战没有等待刘宗周,看向了徐光启,继续推进着自己的计划。

王战打算给徐光启的并不包括铳炮方面的东西,事实上王战都没有让徐光启这个此世的铳炮专家去万岁山军营和工坊,原因便在于徐光启信奉了此世此时的弗朗机人传来的也里可温教,来自极西沙漠、极端排他、极端不包容的几个沙漠一神教之中的也里可温教。王战担心泄密,担心泄露出去的东西反过来成为屠戮华夏的凶器。

王战打算陕甘之急缓解之后好好的与徐光启谈谈再说,现在却是没有时间。

“微臣遵旨。微臣的实学能得圣上指点,定能更进一步,更好的为大曌所用。”面露喜色的徐光启回答道。

他一听就知道皇帝所说的格致是什么,他本就想以铳炮实学救国,此时自然大为惊喜:圣上居然要推广实学,这真是太好了,大曌有望啊!

“圣上,国朝科举的考试科目历来便只有四书,礼于平时尚可,但并无太多人深入,乐更少有人习,射御在现在更是武人之举,圣上将这些都列入科举,还要加上物性之理、化合之学和农工二科,这岂不是让专习圣道的天下举子尽皆落榜?圣上名虽未废除科举,实则是科举已废。”徐光启话音方落,沉吟了半晌的刘宗周暂时放下了对皇帝心思源头的疑惑,抬起了头,抗声说出对于此时读书人最现实也最危急的东西。

“圣上须知,历朝历代国难之时,大节不亏者多为儒门弟子,圣上此举,非止儒门,亦是掘了大曌的根基。”话至此处,刘宗周明显激动,气息有些急促,下颌白须颤动,清癯瘦削的脸上再也没办法面如平湖了,双目直直地瞪视着皇帝。

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圣上不是要励精图治吗?怎么不精研圣贤之道、效法三代圣王,以尧舜之行感化引领天下,反而要行这等分散儒家弟子精力、甚至是可能掘了儒门根基之举?

“是呀。”

“是呀。”

无论东林还是阉党,听了刘宗周的话之后都反应了过来,纷纷点头。他们都觉得四书的地位被大大冲淡了,那些东西从头学起也太为难了。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