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日月燃明 >第一百二十九章 辩道 1 商税矿税129(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一百二十九章 辩道 1 商税矿税129(1 / 2)

七月十五,王战再次召开临时大朝会。

皇极殿内,除了一个月前就已经进京的孙承宗、张春,那些召回他们的同时也被下诏召回的人如今终于都到齐了,袁可立、李邦华、刘宗周、徐光启、毕懋康、茅元仪、王徵等一干新人全部列于朝班。

朝班中,残存的东林一系明显面露喜色,扬眉吐气。魏忠贤一系虽则人多,却皆神情凝重,心头惴惴,面色宛如被晴空压缩至天边的一角乌云。除此两方之外,还有一个面无表情、似乎与两方都有些格格不入的人——之前也在朝廷做过官的戏曲名家阮大铖。

此时京师河北一带的天气终于有了酷暑的样子,姗姗来迟的闷热终于出现,静坐不动一样汗出不止,身上很快就粘腻腻的,今日尤其如此,东南方的远天有些灰蒙蒙的,似乎还在憋着雨。

皇极殿内的气氛却是截然相反,说是晴天也不太贴切,不如说更近于霜叶之上的秋高气爽。

“李邦华、刘宗周,你们在路上可曾看到邸报?对朕之意可有了解?”王战看向新到的几人。

“启奏陛下,微臣看到了邸报,已知晓圣上之意。”李邦华出班施礼,其余几人也随之出班称是。

估算了路程时日,这几天孙承宗每天都派人守望在城门,李邦华、徐光启等人一到京城就被孙承宗的长随接了过去,这两天他们一直住在孙承宗那里。住过去之后,几人与孙承宗连番彻夜长谈,加上一路上对邸报的研读,对皇帝的所思所想已经了解得差不多了。

“前些时日,朕决定有田者皆纳赋、经营者皆缴税,当时曾提到王绍徽和李三才,却并不曾多说。蔡懋德劝朕不要心急,要多商议商议,朕当时也答应了蔡卿。今日你们都到了,咱们君臣之间便敞开了说一说。”

“王绍徽说‘税粮外有杂徵,徵外复有加派,诛求已尽于錙銖,剥削直入于骨髓。舟车既敝,飞輓多艰,其劳瘁困苦之状不可闻且见也。夫财之所生,成于人力,秋毫之入,皆民膏血’。他说的没错,朕十分认同。”

“只是,朕觉得他说的还不够,除了他说的那些,纳银还有火耗,纳粮还有耗余,还要交免役钱,若无钱贿赂小吏便要服没完没了的徭役,长期不能归家,种种情形,无权无势的百姓除了呼天抢地,根本求告无门。”

“所以,朕决心减轻田赋,免除徭役,免除任何名目的杂派加征、私加滥派,且州县乡村皆立上保民国税碑,使贪官污吏再不能欺瞒百姓、私相加派,让百姓再也不会被层层盘剥,你们觉得如何?”

王战如同聊家常一般,语气温和平常。

“圣上爱民如子,微臣钦佩无已。老臣在路上就看到了邸报,老臣完全赞同圣上免徭薄赋之举。”一路上翻来覆去的琢磨邸报上刊登的朝堂对答,思来想去,李邦华确实是发自内心的钦佩。

因为邸报的缘故,诸人与孙承宗相见之后,对皇帝的言行详加问询,日夜交流,对邸报所言也再次细加剖析,最后得到的结论,确实是非常赞同皇帝关于田赋和徭役的做法。

轻徭薄赋在历朝历代都是圣君之举,何况现在是免徭薄赋:

皇帝新定的田赋确实是减轻了不少,虽名义上比洪武太祖定的民田田赋要高,但洪武太祖所定赋税是按季收取,“夏税秋粮”一年两次,还要服徭役。而皇帝这是年赋,且完全免除了加派,“唯此一赋”,彻底免除了徭役,实质还是减轻了许多许多。

对于江南地区来说,减轻的比北方更多,对江浙地区更是减轻了至少七八成的负担,要知道洪武太祖给江浙定的税赋是其他地方的数倍,最高档不是论斗而是论石的,完全是一种惩罚性质的重赋,只因为江浙之人当年曾经支持张士诚。

尤其是皇帝彻底免除徭役,这前无古人的举措令无数穷苦百姓将因此得以归家团圆,天伦得享;也有了耕种自家田亩的时间,生计得保,再不用担心因无钱贿赂小吏而在农忙之时被强行调走服役,从任何角度说都是大仁德之举,仅此一项,如何赞颂都不为过。

此时殿上所站之新人,除了孙承宗和张春是北直隶人,袁可立是河南人,其余的都是江南人,刘宗周、徐光启、王征、茅元仪更是田赋最重的江浙一带的人,要说他们不为家乡百姓高兴是不可能的。

至于有田者皆纳赋,对于这些此世少有的良心、时时刻刻忧国忧民的真正儒者来说,看到皇帝的论断,没觉得有什么不对,反而是有一种与国与民共克时艰的自豪感、使命感,尤其是有了皇帝宣布皇庄和皇店今后皆纳税赋为表率在前,这种自豪感、使命感更是强烈。

“圣上,老臣赞同圣上之言。富者田连阡陌却一文不纳,贫者无立锥之地却加身,天下没有此等道理。不瞒圣上,老臣本已决意老守田园,再不入仕,实因见了邸报之上圣上之言,感于圣上拯民之心意,这才一改初衷,再次入朝。方才听闻圣上之言更是感悟良多。”

被王战请回来的老臣袁可立紧接着李邦华出班说话。

说至一半,他转身直面群臣,“诸公,我等读圣贤书所为何事?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吾以为,圣上之举,正是为生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

袁可立须发皆白却精神矍铄,目光清朗,声如洪钟,转身面对殿上诸公说话之时眉目耸动、长须波荡,真是气势非凡。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