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日月燃明 >第二百一十四章 谋攻之巅,丁卯之变215(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二百一十四章 谋攻之巅,丁卯之变215(1 / 2)

北风卷地,衰草茫茫。

长城龙井关外一处平阔的山谷中,山鸡野兔在林间草窠中不时闪现,鸡爪兔脚下的落叶偶尔发出的响动更增静寂。

嗖——林间的野兔猛然抬头,飞速跳窜,地上的黄叶响起一串簌簌的声音。黄叶上还染着一层薄薄的白霜,让落叶的颜色失去了鲜亮,显得有些惨淡,完全没有文人金秋的诗意,初冬的肃杀倒是初显。

兔踪杳杳,半晌后,远处传来些微的震动,震动传来的方向黄尘隐隐。

站在谷中,视线穿过林木枝干顺着山坡向上望去,岭上城墙蜿蜒,垛口隐现,远远望去犹如巨龙穿行于群山之巅。空心敌台巍峨耸立于岭上峰头视野开阔之处,相隔近者数十步,远着亦不过百五十步,互为犄角支撑,彼此掩护,延绵至天际,宛如巨龙颈脊上鬣鬃,气势非凡,令人顿生人定胜天之慨叹。

若是熟悉大曌边塞的人看到这空心敌台,便可知此处当属蓟镇,只因这空心敌台乃是蓟镇长城所独有。

蓟镇位于辽东和宣大之间,防区自山海关至居庸关,直面鞑塔尔土默特、察哈尔、内喀尔喀等部落,背后就是京城和昌平皇陵,漕运的北段终点通州也在蓟镇的防区内,因此在各镇之中地位向来最重,只是辽东战事兴起之后才有所减弱,朝廷敲骨吸髓式的将财力都投向了辽镇,相当一部分蓟镇兵力也抽调向了辽镇。

隆庆之时,平定了东南倭乱的戚继光被调至蓟镇对抗塞外北虏。戚继光踏遍蓟镇山岭,足迹遍及燕山各处,因形因势,修整长城,建空心敌台近一千二百余座;严明军法、规范条令、整饬旧伍、大练精兵,面对与倭寇完全不同的北虏,应时而变,建立蓟镇车营,创建依托车营的炮、步、骑战法,终以三万车营击退十万虏骑,威震塞北,令边塞得三十年安宁。

空心敌台是戚继光创造性的杰作,外在高大巍峨,内在坚固实用。

敌台底部为就地取材的大石砌成的墩台,与长城城墙等高,坚固无比。其上是砖石砌筑而成的券室,内部砖石结构的墙体纵横交错,来往交通之处的门洞皆砌成利于承重的拱形,券室的屋顶也是砖石拱券,建筑整体十分坚固。内部可以驻兵、存放物资。再上面是在券室屋顶上填平拱券之间的凹陷而形成的平台,四周设置垛墙,平台的一部分预备着柴草、狼粪、号炮,平台的中央建成供士兵值守瞭望的带屋顶的楼阁,不惧风雨。平时一座敌台驻兵百人,物资充足,并且配备小型火炮,住宿、饮食、值守、作战一体,可谓是能攻善守,实在是戚继光在军事工程上的一大创举。

即使在戚继光故去之后,此一创举仍然在默默守护着大曌。

然而此时如果凑近了看,又是另一番景象:一些长城墙段已经坍塌,砖石散落于山坡山谷;本来能够住宿藏兵、值守瞭望、能够作为防御支点的空心敌台,许多都檐顶倾斜,眼见着年久失修,有的甚至砖石所筑的墙角都已经坍塌,防御功能大失。

城墙上的旗帜稀少,兵丁更稀少,偶尔可见的兵丁也是盔歪甲斜、衣衫破旧。

农历丁卯年,大曌天启七年十月二十六,戚继光几十年前曾经历时十年整修过的蓟镇长城、整顿过的军伍,就是如今这般光景。

此时长城脚下的林木早已经过了红黄相间、被文人墨客吟赏的季节,北侧背阴坡上的草树更是如此,树上所剩的黄叶已经极为稀疏,绝大部分都已经被北风吹落,在林间积了厚厚的一层。

龙井关附近的一座敌台之内,铠甲陈旧、衣衫破烂的值守士卒都围在火盆前,掷骰子赌钱,钱也不过是铜钱,连散碎银子也不见一角。屋角散乱的兵刃与堆放的几袋子糙米靠在一起。

“丁头,这天也冷了,眼看着就要过年了,您说,今年能不能发点粮饷啊?”似乎连脸都没有洗的一个老军扔出了一文铜钱,看着自己的队头。

“嘁,你问我我问谁去?欠老子的那些军饷老子朝谁要去?过一天算一天吧,下注、下注。”同样蓬头垢面的丁头只瞥了老军一眼就转回头去,嘴里吆喝着,扔出了三文铜钱。

“来来来,下注、下注。”对面的试百户一个劲的张罗着下注,眼里只有叮叮作响的铜钱。

“洪老头,别想那么多了,有吃就吃吧,那些达官贵人们哪里还能想起咱们。下注吧——”旁边一个表情懒散、一身鸳鸯战袄都快看不出颜色的军卒懒洋洋地说着,拖着长长的尾音。

听他那懒洋洋的声音,似乎整个人都是没有骨头的,若不是怀中抱着一杆枪头都上了锈的长枪,长枪又拄在地上,整个人都会平摊在地上。

“唉!家里的老婆子也不知道还吃得上饭不?”洪姓老军一声长叹。

黧黑的面色,满脸的沟壑,叹息声中似乎每一条沟壑里都藏着深深的苦楚。

“行啦,别想那没用的,你去把北边的窗户挡一挡,再去拣点干柴,今天这风挺硬。”丁头挪动着有些麻了的腿脚,伸伸腰,撇嘴吩咐洪姓老军。

洪姓老军没再说什么,站起身捡起一块木板,走向北侧的窗口。

过了一会,丁头发现身后的风还是那么硬,老军迟迟没有动静,回头看去,却发现老军拿着木板并没有堵窗口,只是站在那里向外张望,不禁张嘴骂道:“老洪,你傻了不成,让你......”

“丁头,你快过来看、看......”猛然间老军洪老头发出凄厉的喊叫,喉中已经破了音,结结巴巴的声音中充满着惊惶。

众军卒一时都被惊到。

“有特娘的什么好、看——”手气正旺的丁头骂骂咧咧的起身走到北侧窗口,有些嘶哑的声音戛然而止,就好像突然被割断了咽喉气嗓的鸡,原地打起了摆子。

其他人见状也纷纷站了起来。

“点火、点烽火,五烽二炮,有鞑子——”丁头猛然发出尖利的喊叫,转身向墩台顶上备好的狼烟跑去。

......

天启七年,十月二十六,喜峰口段长城龙井关,五烽燃起,二炮鸣响,二旗摇动,一座座墩台连绵不绝的重复着,一簇簇高耸天际的黑硬烟柱伴随着号炮的鸣响自东北方向直下西南,狼烟直逼大曌京师。

“圣上,五股烽烟,入寇者过万,二炮二旗,警自喜峰口方向,当是塞外鞑虏,虽则这些北虏战力不强,历来是寇掠为主,然,臣以为还是需调集大军拱卫京城,以防事有万一。”皇极殿偏殿内,重臣毕至,霍维华出班启奏,诸多大臣出言附和。

虽然王战励精图治,六月以后动作频频,但是一众官员的习惯思维是没那么快改变的。除了孙承宗、毕懋康等几人心中对皇帝有十足的信心,其他的大臣,包括几位阁老尚书在内,即使他们见过了王战的五千新军,前几个月宁锦守城大捷,塔山野战对冲也基本打了个平手,但是十年来面对东金屡战屡败的结果所形成的思维定势还是自然而然的占了上风,所以第一反应仍然是调集重兵、拱卫京师,虽然传来警讯的方向明显不是东金,而是北虏。

王战当然并不惊慌,虽然在大臣们来之前他还对大敌入侵的具体消息一无所知。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