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日月燃明 >第一百九十八章 武臣之责199(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一百九十八章 武臣之责199(1 / 2)

“启奏圣上,微臣不才,微臣愿为圣上收回汉唐故土,为我华夏打出大大的太平。”

中军大堂之中,卢象昇神情坚毅地站起身施以军礼。

“愿为圣上收回汉唐故土,为我华夏打出大大的太平......”诸将呼隆一声齐齐站起,洪亮的声音回响在大堂。

“诸君有此志气,朕心甚慰。”王战向诸将微微点头,“诸君要记住,今后,可以怪任何事,唯独不能怪敌人太强大。要怪,就怪自己太软弱。败了不要紧,连败了十年也不要紧,只要志气不衰、卧薪尝胆,我大曌一定会把一切都赢回来。”

“汉家青史上,计拙是和亲。我大曌皇帝带领汉家百姓驱逐鞑虏、恢复中华,光复华夏天下,建立了大曌,不和亲,不割地,不赔款。难道到了朕这反倒要讨好他们了?朕前段时间已经说过,一味地招抚,就是以肉饲狼,肉尽而狼必食人。我大曌决不能拿百姓的血汗养着这些贪得无厌的白眼狼。娇惯,只会让这些畏威而不怀德的狗东西胃口越来越大,行事越来越跋扈。你们身为朕的门生,身为华夏干城,对于所有的外敌,一定要牢记:可以胜,可以败,就是不能和;一息尚存,战斗到底,这是你们唯一的责任。要相信,坚持下去就是胜利。”王战话语中透出逼人的战意。

“朕的话,你们要牢记,你们要把这些话传达给你们的部下、传达给将来更多的部下、传达给你们的子侄后辈。”王战的拳头重重地捶在会议长桌上。

“在此,朕要特别强调一点,你们一定要记住。华夏最惨痛的时候,并不是遇到了强大外敌的时候,而是汉、晋之时以泱泱大度令诸胡内迁进入华夏腹心之地的时候。汉、晋强盛之时还好,他们个个笑脸友善;而后来当华夏内乱、衰弱的时候,诸胡立刻露出狰狞面目,自我华夏腹心中作乱,鸠占鹊巢,以鹊为食。神州陆沉,百年丘墟,惨不忍言。”

“所以,你们切记,对敌人的仁义,就是对自己人的残忍。能教化令其华夏之,则华夏之。若未能令其与我等一同尊崇华夏道统,却令其内迁,那便犹如体内植入癗疠痈瘤——本无病痛,却取癗疠痈瘤植入自家腹心,实乃自取灭亡,愚蠢之极。你们记住,我华夏永远不能把不尊崇华夏道统的异族迁入华夏版图,那不是仁义,是愚蠢,是自取灭亡。若他们愿意和平相处,我华夏可以与其互通有无、一起富裕,让他们在他们自己家里把日子越过越好,但绝不能把我们自己的家园让给他们,绝不能主动请鸠来占鹊巢,这等自取灭亡的蠢事永远不能干。”王战一遍遍的沉声重复强调着最重要的东西,继而高声问道,“你们记住了吗?”

“回秉陛下,永志不忘。华夏家园,绝不容鸠占鹊巢,绝不拱手请人入主......”诸将齐齐回应。

“永志不忘,很好。今后,有无穷的征战等着你们,有人会流血,有人会埋骨他乡,但是最终胜利的一定是我们。我们会给后辈子孙打出一个大大的太平。”王战的声音如沉雷一般回荡在大堂,“朕借用前辈的两句诗,改上一字,送与诸君——征蓬出汉塞,从此无胡天。”

......

“斗争中求太平则太平存,退让中求太平则太平亡。”

“可以胜,可以败,就是不能和。”

“一息尚存,战斗到底。”

“坚持下去就是胜利。”

“征蓬出汉塞,从此无胡天。”

......

皇帝说过的许多话语回响在脑海中,万岁山大堂中呼吸声渐渐粗重,诸将心中热血翻涌,升腾起从未有过的豪情。

大曌的武人,差不多近二百年没有这样的豪情了。

徐达、常遇春、蓝玉,哪个大曌的武将会不向往这些前辈呢?

可是大曌武人的地位愈发低下,土木堡之变后,在朝堂中久已失去了武臣的声音。近十年,在萨尔浒之战后,武臣更是抬不起头来。文官贪墨、武将克扣、缺粮少饷、甲械低劣、士气全无。如今守城不失就算是大捷,前辈们何曾这么窝囊?

现在好了,天子如此善于练兵,更是精通格物实学,造出坚固的铠甲、精良的铳炮,更有宁为玉碎的战意、用意深远的伟略雄图,大曌、大曌的武人定要扬眉吐气。

由文转武的卢象昇同样是呼吸加重,心潮汹涌。他知道自己选对了,这样的时世,有这样的皇帝,自己选择成为武臣,定会青史留名。看着寰宇图上皇帝亲手涂红的大曌疆域,他抑制不住的激动。他知道,封狼居胥、勒石燕然绝不是自己的终点;他相信,自己一定会超过卫、霍之功业,彪炳千秋。

“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向着圣人所描绘的大同之世前进,此为人族应该追求的长远之道、理想之道。但大同之世眼前并未实现,几千年来也未曾实现过,将来什么时候能实现朕也不知道。但是朕知道,只要这世上的人还有私心杂念、只要这世界还没有大同,那天下百国万族就只能是互相竞争的淘汰赛,天下虽大,胜利者却只能有一个,最多是几个。小富即安、不思进取的结果就是给敌人发展壮大的机会,给敌人超过自己、毁灭自己的机会,下场就是张士诚那样。”

稍停了一下,王战继续教育自己的将军们。

“虽然事涉太祖,但也不必讳言,虽然最后赢的是太祖,但张士诚在某一段时间里就是比太祖他们更强大。张士诚败就败在小富即安、不思进取。太祖、成祖胜利就胜利在坚韧不拔、一往无前、永不停步,直到把敌人彻底消灭,或者变夷为夏——就像最早来投的恭顺侯一部,认同华夏,认同华夏道统,放弃了杀戮抢掠的习惯。恭顺侯虽不是汉人,却完全可以称为华夏人,完全是我等的自家人、自家兄弟。”

“对于我华夏来说,向来讲究仁、义、礼、智、信,但你们身为武将,一定还要记得,我华夏还有为将五德:智、信、仁、勇、严。只有仁义,没有勇和严,国家必亡。”

“对于那些寇掠我们的部落,诸位大臣仍然不喜大肆杀戮,其实朕也不喜,所以对于他们,我们也不能忘记仁义二字,但同时,也决不能忘记勇、严二字。”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