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重生战国之魏申 >第二十九章栎阳之行29(1 / 1)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二十九章栎阳之行29(1 / 1)

三个月后,卫鞅坐着丞相公叔痤送给他的马车前往关中栎阳,一路上,卫鞅经过河西郡进入了关中之地。看到路上的村庄,人口稀少,土地贫瘠,天色渐晚,两名随从劝道:“大人,天色快晚了,不如到附近村庄借宿。”卫鞅听后决定到附近的村庄里借宿。

来到一个村庄,村里的百姓看到卫鞅一行人纷纷躲进屋里,卫鞅下了马车,感到有些不理解,他走到一处房外,轻轻的敲门说道:“人家,我们是要到栎阳的商人,请您借我们一宿。”屋内,一名六十多岁老人将门打开了一个缝说道:“你们是去往栎阳的商人?”“正是,老丈,我们是商人。”卫鞅礼貌道。老人打开了门,让卫鞅他们进来了,卫鞅进来后,看到屋内家徒四壁,家中还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母和一位三十多岁的妇女以及三个小孩。卫鞅问到:“老丈,您的儿子不在家吗?”一家人听后,泪水不禁的流下,老丈擦干眼泪后说道:“公子,我的儿子已经在少梁之战中战死了,现在我们这里归魏国管了,不知道要交多少赋税,以前秦公对我们时,我们缴纳的赋税是十抽七,不知道,到了魏国管后要交多少税,希望不要太多,我的两个儿子都战死了,家中的粮食也不多了,并且当时魏军攻入关中时,魏军担心我们提供粮草给秦军,就把我们田里的庄稼全部给割了,趁现在种下的庄稼是不会长多少的。如果还收如此高的税收的话,我们一家人就不活了。”卫鞅听后,心道:一场战争可谓是家破人亡,卫鞅问道:“老丈,魏国只赋税只收十抽二,并且不收人头税。”老丈一脸不信:“公子,你就不要再打趣我们了,像你这样富贵人家,是不会体会我们这些穷苦百姓的,十抽二的税,说谁都不信。”卫鞅笑着说:“老丈,我说的都是真的,魏国新发布了法令,由太子殿下亲自发布。”老丈苦笑道:“公子,当时秦公也曾说,战死沙场的士兵的家人可获得抚恤金,结果战争结束,抚恤金都还没有下来,结果就听说我们这里归魏国管了。”卫鞅本还想说,但话到口止,看来秦人不相信魏国的官府,要想让秦人相信官府,还得要很多时间啊,当老妇将饭菜端上来后,老妇道:“公子,请用膳。”卫鞅谢到。

卫鞅看到一旁的孩子一直盯着碗里的粟饭,卫鞅拿起粟饭走向孩子那,三个孩子看到卫鞅过来,退了一步,一个孩子鼓起勇气说道:“先生,我……。”这个孩子刚要说完,卫鞅将粟饭递给他们说:“孩子,你们吃吧,不要饿着了。”三个孩子看到粟饭,二话不说就抢过,用手抓着饭,大口大口的吃着。老妇从厨房出来后看到,骂道:“这是给客人吃的,你们吃了,客人吃什么?”卫鞅连忙护住孩子道:“婆婆,是我给孩子们吃的,如果家中无粟,吃豆也行。”老妇听后说:“先生,我们的粟米就这么一点,你是尊贵的人,怎么能吃我们这些穷人的豆饭?”卫鞅说:“婆婆,不要紧,只要有吃的就行。”卫鞅看孩子们把粟吃完后。

问道:“粟饭好吃吗?”一个孩子答道:“好吃,粟饭我们只能过节和父亲回来才吃呢,其余时间都吃豆饭,官府把大部分的粟米征去,只留下这些豆子给我们。”卫鞅听后,心中有点复杂,在魏国,由于李悝变法,魏国逐渐富裕起来,人人都能吃粟米,现在又进行新法,百姓就更富裕了。一个孩子问:“先生,魏国那边的百姓吃什么,是不是跟我们一样吃豆饭”卫鞅抚摸着孩子的头说:“魏国的百姓天天吃粟饭,这豆子主要是用来喂猪榨油或做行军的干粮。”三个孩子感到很惊奇,一齐说道:“先生,魏国百姓真的天天吃粟饭,他们怎么有那么多的粟米?”卫鞅觉得这关中的秦人,过的实在太差了,说道:“是真的,在魏国每一户人家都可以分到一百亩的土地,并且粮食产量每亩一年可达五百余斤。有些时候也会吃肉喝酒。”三个孩子听完后,很不可思议,三人跑到妇人怀里道:“母亲,魏国可真是太好了,他们不仅天天吃粟饭,还有肉吃,如果我们是魏国人该多好啊!”妇人抚摸着孩子道:“现在我们这里也归魏国管了,不知道魏国该会如何对待我们这些秦人?”

老丈从屋外进来,手上拿着一条活鱼,对着卫鞅说:“公子,这是我刚从河里抓到的鱼,待会就把鱼烤了,给公子吃。”三个孩子看到鱼后,扑过去说道:“爷爷,我可以吃吗?”“不可以,你们都把公子的粟饭给吃,这鱼就不能吃了。”老丈说完便入厨房烤鱼。卫鞅问着一旁的老妇:“婆婆,你们家中有几亩地?”老妇叹了一口气说:“家中只有薄田十亩,不像魏国一户人足足有百亩。”卫鞅说道:“婆婆放心,魏国很快会给你们100亩土地的,魏侯都亲自下令了,关中的百姓,也是每户一百亩。”“真的,公子,魏国真会给地?”老妇疑惑道。“会给。”卫鞅答道。……

清晨

卫鞅带着随从离开了这里,驾着马车前往栎阳,不知过了多久,终于到了栎阳地界。卫鞅在车上,一直在回想昨天的事,秦人不相信官府的话,就说明在秦国时,秦人就不相信官府的话了,该如何让百姓相信官府的呢,在想着时,随从就说道:“大人,再走半个时辰,就到栎阳了。”卫鞅听后说:“马车快点。”—是。到了栎阳城,卫鞅看到高大的城墙心道:不愧是秦国的都城。入城后,大街上人很少,许多秦人都不敢出来,卫鞅看到此情后,该如何让秦人从大战后摆脱呢,如何才能让秦人相信官府呢。到了县府,卫鞅下车走了进去,就对随从说:“把栎阳县内的历史,人文,地方的竹简全部拿来。”——是。

深夜,卫鞅在挑灯夜读,竹简上写着栎阳内的各乡,以及全县的土地等,看完后,一旁随从说道:“大人,看书上的,还不如亲自去查看,这样就更好的了解栎阳内的问题。”卫鞅一听,的确很好说道:“那好,明日你随我前往各乡查看问题。”——遵命。一名侍从进来说:“大人,这是郡守下达的命令。”卫鞅拿过,看完后说道:“看来,不仅我急,郡守也急啊。”毕竟魏国虽然占领了秦国的半个关中之地,但是这些地盘可比魏国难管的多,要想管好关中郡,看来要有些计划才行!卫鞅将法令拿出,仔细的看了一遍说:“明早,将告令贴上,让新法在栎阳秦人全部知晓!”——是。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