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托孤名混 >第63章 惦记63(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63章 惦记63(1 / 2)

王险城中,经过卫氏三代人的努力,王宫的建设已经颇具规模,按半岛的条件,称之为富丽堂皇也不为过。

作为拥有这一切的主人,朝鲜王卫右渠是个有野心的,此时的卫氏朝鲜国力日强,已经不再是卫满时期好容易攒起来的三瓜两枣,底下百姓更迭数辈也彻底接受了卫氏代国的现状,较之以前显得更为顺服。

卫氏朝鲜的组成清晰,除了跟随箕子落地已久的土著外,因为中原战乱而从燕国陆路和齐国海路逃亡而来遗民们,慢慢成了国内不可缺少的力量。

作为现今的卫氏上层亦受汉室影响颇重,高祖平燕叛,燕王卢绾战败,北逃匈奴时麾下既不愿意跟随其去草原,又怕朝廷责罚的将领们携部东逃,跟随燕人卫满在半岛开创了这份基业。

不似周边各族尚处在部落联盟的状态,卫满这帮人虽然在燕地败了,但从中原带来的见识还是有的,所以仅仅三代人的功夫,就已经将国内治理的威压四夷。

年前若不是南闾手快,附汉成势,卫右渠便已经准备兵过马訾水,强吞南闾的麾下诸部了。

大殿内,手拿竹简的丞相卫如虎难掩喜色,笑道:“大王,卫硕那小子这次干的不错,又从辽东郡内引了一批流民过来。

秋收将近,朝廷因此便能少发徭役,百姓们必将感念大王的恩德,喜事啊。”

王座上的卫右渠闻言并不添喜,他早就不满偷渡流人的这种小打小闹了。

随着辽东汉匈互伐战火不断,大汉的东北各郡流民日增,几乎年年都有数万人逃来避难。

借着这股人力东风,王都王险城周遭的土地处处皆是稻田飘香,连续的大熟令卫氏各地粮仓爆满,日日丰年。

能成功逃过来的流人无疑不是自然挑选出来的青壮,都是正当季的兵源。

要人有人,要粮有粮的卫右渠又如何能不想着动一动。

卫右渠起身西望,哼道:“三叔,千余人而已,对如今的我家业来说,只不过是杯水车薪,按这针头线脑的积攒下去,咱们几时才能成气候。”

卫如虎长卫右渠一辈,人老成精,哪里会听不出来卫右渠话里对现状的不满,相较于老一辈的谨小慎微,自幼长在家族成长阶段的卫右渠显然不愿意再安于现状。

卫如虎扶须叹道:“大王志存高远,老叔是老喽。”

面对卫如虎的叹息,卫右渠并不接话抚慰,他早就不满老一辈们的苟且偷安了。

在他看来汉帝有意跟匈奴死磕,必然要将汉军主力调集到双方的紧要处相争,对辽东这样的边角,自然不会过多留意,这是汉廷无力插手辽东的好时机,若是能趁机吃肥,何乐而不为?

不过要对外用兵,团结内部便是首要,卫右渠转身坐回王位,问道:“三叔,前日子辽东郡换了太守和都尉的事,你可知晓?”

卫如虎不咸不淡的回道:“知道,汲黯是皇帝幼时的老师。

至于公孙敖,此人跟着卫青这两年倒是打过几仗。”

卫右渠话音一低,道:“本王倒是得到密信,汉廷准备从辽东抽手,专心对付匈奴了。”

卫如虎眼皮一跳,汉廷若是真能从辽东抽手,必然要让地出来,这是良机啊。

泛起心思的卫如虎追问道:“大王,消息中可有说汉廷要如何施为?”

卫右渠摆摆手,道:“具体的尚不清楚,南闾的麾下也不都是酒囊饭袋,露出点风来已是不易。

倒是南闾内附,拖着不去长安朝见汉帝,反倒是显得犹疑不决,以刘彻的脾性,南闾必然捞不到好,一旦他失了汉廷的势,便是我卫氏鲸吞其部的时候了。”

卫如虎先是不语,随后试探着问道:“大王是要在西北边境集兵以待?”

卫右渠摇摇头,否决道:“马上就是秋收,倒是不忙在西北集结重兵,朝廷近几年虽攒了些粮秣,但依旧要以保秋收为第一要务。

本王听闻襄平已经派使节前往南闾大寨,汉廷这是在做最后的争取,此时就看双方如何决断了。

至于我们跟南闾的西北边界,这样吧,今年从辽东东来的流民有万三千人,先不忙将他们迁到东面的山地去。

安排他们到王城至浿江间,助力当地郡县秋收,进而替换出来本地人服役。

令卫硕从当地尽快抽一两万兵北调待命,一旦汉廷放弃插手,我军要第一时间攻入南闾境内。”

卫如虎嗫嚅嘴唇,随后沉声说道:“大王对南闾用兵是否太过操之过急?”

卫右渠面色不善道:“丞相以为如何?”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