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天启的天启 >遇到问题134(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遇到问题134(1 / 2)

姜国、姜护川但是老革命了,这些问题他们没的说“教主保证完成任务”

“好了,今天的会议就到这里大家去忙吧!”

会议结束众人散去,李木和毕现孝在府衙静候各路人员的情况汇报,李木趁有空也用手机看了看海南盐业相关的资料:海南岛盐,海南省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海南岛优越的自然环境,造就了独特的海南岛盐。海南岛盐不但色白、品质优、口感好,而且富含68种对人体健康十分有益的微量元素,是绝佳的调味品,它味道清纯鲜咸,食后还会感觉到淡淡的甜味。神奇不神奇?

海南在明初划归了广东行政,但盐业实行大明朝廷专卖经营体制,故海南盐业仍隶属海北盐课提举司,治所在廉州府城内。海北盐课提举司共管辖15盐场,盐场设有盐课司,海南置有6场6司,即:大小英感恩场(琼山)、三村马袅场(临高)、博顿兰馨场(儋州)、临川场(崖州)、新安场(万州)、陈村乐会场(文昌)。盐课司有正、副大使一员,攒典一员,管理灶户产盐和征收盐课。明代,海南盐业在生产规模、内销外运、经营管理以及盐政实施等方面,比之前代都有诸多改进和发展。不过现在是明末百业凋零盐业也是如此,

据记载:海南儋州保存着的1200多年前老百姓凿石为槽盛海水晒盐的千年古盐田遗址,印记着海南岛人民最早利用太阳光和海水晒盐的聪明才智。

李木相信海南盐业将来应该非常有前途,不过一天后问题先后传来,不是好的消息,崔得意最先到的大小英感恩场,就在琼州府东南不远的(琼山),张龙晚些时候到的三村马袅场在(临高)、据他们二人反应,如果按照史籍上的记载,这两座盐场各有盐丁一千多人,加上家属,盐场周围少说有五六千人口,应该有许多盐村才对。但是他们带人走来,一路上人烟稀少除了废墟就是废墟。

上午崔得意他们发现了一条半荒废的石板路,沿着石板路前行,终于找到了一个还有炊烟的村落,这里的屋子都是火山石堆砌而成的,巷子幽深,但是许多屋子都是房门紧闭,有的门前杂草老高,一看就是多年没人了。村里也散落许多坍塌的房子,上面已经长出了草。

村里只有一些老幼妇孺,衣不蔽体,看起来极其穷困。看到他们这群怪人进村也不躲避,神情木讷,一脸漠不关心的模样,崔得意在村里问了许久,才找到了村长家。

村长是这里的世袭盐丁,出自海南有名的晒盐世家。面对来人村长唯唯诺诺,在他的引领下众人来到盐仓,里面大概还有五六百斤的食盐。这么大的盐场这么少的盐,崔得意一伙肯定不太满意,一问之下才知道,从万历年间到现在官方只知道收银子收盐从来没有过投入,这里的人员不断逃亡,所以生产食盐的能力一落千丈,再也没有恢复到最初的水平,但是官府规定的折色银钱一点都不能少,更加加剧了盐丁和居民们的逃亡。

更为重要的是从万历末年开始海寇经常来盐场抢劫盐引,盐丁们被杀的被杀,逃走的逃走,现在村里只剩下二百多个盐丁了。古法的晒盐完全是劳动密集型的产业,人力少了之后生产更加难以维系。每年的折色总是缴不齐,官府催课又急,村里的丁壮们平时都躲起来。盐丁在晒盐之余,另外垦田种些粮食,还能果腹如果不是这样恐怕这些老实巴交的盐丁一个也剩不下。

而张龙这边反应,临高县那边问题更严重,这边遇到了地震海水倒灌冲毁了盐田官府无力投入,盐丁差不多都变成农户了改行种田了,

李木心想怪不得海南黎人缺盐,产盐地都是如此光景,山里面肯定吃不到食盐,还能怎么样?除了加大投入就是建立俘虏营地重新建设盐场了,在李木的协调下第一批俘虏优先送往两个盐场,恢复生产。

李木在琼州待了二十几天,食盐的问题差不多解决了,之后李木得到慰问演出结束的消息,于是李木也动身和慰问团汇合回嘉义

李木回到嘉义,张大全司令就来找李木“教主!我们对吕宋的前期工作基本完成了,随时可以出发,只等船队到来就可以出发了,另外我们得到一个消息,王家岛的姜邦反应,东江镇出现了粮荒有士兵成建制的投靠过来,这次船队就会运输一部分原东江镇的士兵过来,以我之见这些人不能留在那里容易搞事情,所以我命令他们全部转移过来”

“看来东林党要对毛文龙下手了,这是第一次试探,也是开始,这些人也不能留在台湾,等吕宋登陆后直接送往吕宋,让这些逃兵想跑路都跑不了”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