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上吊之前,崇祯掀桌 >第175章 联手177(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175章 联手177(1 / 2)

正月十五,是华夏最为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

按理来说,元宵节的话,那定然是要闹元宵的,赏花灯、吃汤圆、吃元宵、猜灯谜、放烟花等等,更是增添喜庆气氛,为春节划上句号。

可崇祯十五年的这个元宵节,江西南昌府城里,却压根见不到一点热闹的场景,或者说,根本没有元宵节该有的气氛。

路上偶有行人,都是低头匆匆而行,就似乎大街上有吃人老虎一般。

还真别说,南昌城里的大街小巷,能迈着嚣张步伐,横行而走的,也确实是有,并且他们还都有一个相同的特征,那就是穿着军服,握着刀枪的军卒。

南昌原宁王府,如今已经改名为鲁王府。这里倒是热闹,多少算是有些元宵节的气氛。

大殿内,穿一身蟒袍的鲁王,即李自成所封,被崇祯皇帝宣告天下不赦的左良玉坐在诸位,笑看殿中热舞。

在他的下侧另有一案几,坐着一个年轻人,和左良玉有几分像,是为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当初左良玉所部兵变时候满门被杀,就这么一个儿子因为随军活了下来。

在下面,分为文武两侧,分别坐那饮宴。

文官这边,以原朝廷派在左良玉所部军中的监军黄澍为首,如今被左良玉封为鲁国宰相。

武将这边,以左良玉心腹将领马士秀、郝效忠为首,另外还有其他受他节制的将领等等。

只听左良玉坐在上首,手一摆,让歌舞退下,然后对大殿内的这些人说道:“孤刚收到大顺军那边的一个好消息,言明国皇帝已经到南京城,只带了五万人马,令孤集合全军精锐,和殿下一道,水陆并进,会猎南京城下。”

说到这里,他顿了顿,扫视底下,看到不少人微微惊愕时,便又开口说道:“殿下言明,经过去年的交战,已经掌握明国皇帝的命门所在,南京之战,能一战而下,无须孤之军在南京城下拼命!”

听到这话,大殿内所有人都震惊了。

对于他们来说,过去的一年,真的是变幻难测的一年。

他们在湖广和李自成一部争夺荆襄之地,感觉就很艰难,未来的前途如何,真的很迷茫。

听闻李自成大军克山西,要攻打京师之时,皇帝下旨勤王,军中就分化了。

有的认为,京师为重,当立刻勤王。

但是,更多的人认为,李自成主力就是去攻打京师的,如今连他的一个偏师都难打,还要跑去勤王,岂不是送死么?

但是,作为朝廷官军,收到旨意勤王,如果却不去勤王的话,那肯定是说不过去的。

于是,左良玉便想出了一招缓兵之计,当即郑重其事地拟定了一条如何赶往京师勤王的进军路线,跳过湖广总督何腾蛟,直接呈送御前,要皇帝批准他才领兵前去勤王。

这么一来,就能让世人知道,让皇帝知道,看,我确实是想勤王的,也非常尊重皇帝,连怎么进军都要皇帝同意才行!

实际上呢,就是不想勤王,迫不得已要勤王的话,也可以往后拖,看看风头再说。

如果勤王的军队多,李自成要吃败仗,那没说的,肯定会变成真勤王!如果没什么勤王军队,甚至说就算有勤王也被李自成打败了,那就拖到李自成攻下京师,皇帝都没了,那勤王个屁!

如意算盘,打得啪啪响!

结果,局势的发展,让他们全都惊掉了下巴。

先是投降李自成的白广恩所部南下助战白旺所部,让左良玉这边也知道了,皇帝竟然亲自领军跑去了宁武关救援周遇吉去了。

当时听说之后,一开始时左良玉所部的人都是不信的。

那皇帝从小在紫禁城长大,压根没有出过京师的,能领兵跑出京师打仗?躲在紫禁城里瑟瑟发抖,喊着快勤王才是正常的事情!

因此,谁也不信!

但是,到了后来,有一天黄澍拿着一份邸报,震惊地找到左良玉,说他因为滥杀无辜,劫掠百姓,败坏朝廷名声,被皇帝开除了,视为叛军要抓他以正国法。

听到这个消息,说真的,左良玉是懵的。

你个皇帝都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了,竟然还下这么一道旨意给他左良玉添乱?

说真的,他其实并不在意自己是不是属于朝廷官军了,因为朝廷能给他的,就只有一个名头而已,没有军饷发放,没有兵源补充,全靠他自己想办法的。到了地方上,地方官府大都紧闭城门,防贼一样防着他,不放他进城。是朝廷军队又如何,不是朝廷军队又如何,压根没什么两样!

在这乱世,左良玉看得很明白,手中有兵才有一切!

这皇帝的脑袋被门夹了,竟然下了这么一道旨意,那他还和李自成的军队打个屁。

于是,他开始忽悠他的手下,说皇帝不赦免他,要追究他的责任,那你们作为他左良玉的手下,肯定也跑不掉。跟着他,说不定有一天皇帝脑子清醒了,又会求到他头上,重新招安,就还是朝廷军队了。

这年头,也真的难说,有可能今天是贼,明天就是兵了!也有可能今天是兵,明天就是贼了!

连张献忠那个八大王趴了皇帝在凤阳的皇陵,都能被招安过,又有什么事情不可能发生呢!

忽悠完了手下之后,左良玉去和李自成的军队谈判。本来按照他的意思,两边都是贼了,就不要再继续打下去了,结盟起来和朝廷干就是。

结果没想到,李自成手下的那个袁宗第,竟然不答应,继续要打他。还说这天下会是他们大顺国的了,左良玉要么投降,要么被消灭,没其他路可走。

左良玉以前都是打着李自成跑的,都这么多年过去了,他对李自成是有心理优势的,要他投降,那他是不乐意的,于是,两家继续打。

但是,袁宗第的答复,显然是有底气的,比左良玉的实力更强,以至于左良玉节节败退,都把他的老巢武昌城给弄丢了。

朝廷不认他,老巢又守不住,眼看着左良玉自己要成为当年的流贼,四处逃窜,关键的是,李自成还领军南下了。

左良玉无奈之下考虑要放下他那不值钱的自尊,向李自成投降时,竟然又有好消息传来了。

李自成给他传信,说同意了他的结盟要求,两家罢兵,共同讨伐明国。

这让左良玉欣喜之余,连忙派人去打探消息,结果让他震惊了老半天。

李自成南下,不是因为攻克了京师后挥师南下,而是被当今皇帝领兵打回南边的。

真的是没想到,当今皇帝真的是领兵打仗了,而且竟然还打胜仗,把李自成亲领的主力都打回南方了。

这到底是怎么做到的?

左良玉非常难以置信,当今皇帝要是有这能耐,还用乱这么多年,连祖坟都被人刨了?

于是,他也不急了,敷衍着李自成那边,一边派人多打听有关皇帝的消息,结果很自然,除了震惊,就只有震惊了。

当今皇帝几次打得李自成大军大败,后来李自成大军更是和建虏大军联合,结果又被当今皇帝给打败了。李自成仓惶跑回南方,建虏跑出关。

左良玉是确认了好几回,最终确定,这消息是真的。

于是,他没有任何犹豫,当即和李自成结盟,不过也提出了自己的条件,他料定李自成会答应。

结果没有出他所料,他就成了鲁王,有听调不听宣的权力。

两家变成一家,共同对付明国,左良玉就迅速发展起来了,论在这乱世这么发展拉队伍,没人比他更熟悉了。

于是,他在长江以南地区占地盘,李自成在长江以北占地盘,一路攻向应天府,试图夺取明国的半边天。

在左良玉看来,就算明国皇帝御驾亲征,必然也是和在江北的李自成先打,他可以墨迹一些,等他们打出胜负再说。

结果没想到,明国皇帝竟然已经到南京了,并且李自成邀请他一起攻打南京城,有办法灭掉明国皇帝。

此时,听到左良玉的话,他的心腹大将马士秀便站起来问道:“殿下,这其中会不会有诈?”

就连左良玉的儿子左梦庚,也是转头看向他爹,说道:“如果李自成真能知道当今皇帝的命门所在,能战而胜之,为何他还要逃回来呢?”

确实,这个疑惑很有道理。

他们能想到,李自成那边自然也想到了。因此,他在给左良玉的信中就有明确说明。

左良玉听了,当即解释道:“殿下之策也很简单,就是兵围南京之时,只要摆出架势挖皇陵,明国皇帝必定出城来攻。因此事先挖好陷阱,做好准备,则明国皇帝必死无疑!”

左梦庚一听,立刻质疑道:“这不可能,明国皇帝又不是傻子,明明知道城外我们的大军远多于他,他怎么可能会出城,最多是做个样子罢了!”

马士秀也是附和道:“又不是没被挖过皇陵,明国皇帝就算再傻也不至于出城!”

其他人听着他们的质疑,大都点头,认可他们的这个质疑。

可谁知,左良玉拍了拍他手中的那份消息,然后笑着说道:“此事,已经发生过一次了。”

看到底下人全都是诧异之色,他便详细说道:“大顺军和大清兵联合那次,就是大清那边提出挖皇陵之事,然后以大顺军七万,大清兵五万前去挖皇陵,而明国皇帝搜集所有兵力也才只有七八万而已。但是,明国皇帝却还是主动出京师进攻了……”

听到这话,顿时,大殿内都响起了一片惊呼声。

李自成所部兵力的战力如何,他们是知道的。而大清兵的实力,又强过李自成所部兵力,这也是毋庸置疑的。双方人马合计十二万摆在那里,而明国皇帝只有七八万人马,他竟然敢出城野战?

谁不知道,野战之下,大清兵无敌的啊!

虽然此时大殿内的人,都知道明国皇帝在南京城内,该是没事。可他们每个人都难以想象,明国皇帝是怎么逃出生天的?

当然,知道更多消息的人,比如左良玉的儿子,就知道明国皇帝其实是赢了的,只是不知道是怎么赢的。

于是,大殿内的人在惊呼之后便纷纷看着左良玉,静等下文分解。

只听左良玉给他们说道:“岂料在这关键时刻,不知道为何,大清兵突然抛弃盟友出关,以至于原本还一战定天下的大好局面,反而被明国皇帝翻盘了。”

“啊……”

大殿内,谁也想不到是这样一个结果,顿时都是非常意外。

这是什么情况?明明可以一举歼灭明国皇帝所部了,为何突然出关?

没人能想得明白,不过李自成却有解释,由左良玉说出道:“根据殿下事后的猜测,可能和大清国皇帝年幼,摄政王当权的局势有关。大清国的内乱,导致大好局面功亏一篑。也是因为有这一次,殿下断定,南京这边,只要再挖皇陵,还是明国太祖的皇陵,必然能引明国皇帝出城,而后便能歼灭之!”

李自成说话,自然是有保留的,比如说,建虏的两次败仗,他就丝毫不提;还有他的七万大军,到底是怎么个败法,也是丝毫不提。

不过,就算提了,估计也没人会信!这涉及到了皇帝个人武勇,更会颠覆左良玉等人的认知。

左良玉在说完之后,笑呵呵地发表自己的看法道:“殿下之策,几乎是阳谋,就算明国皇帝知道也没用。如果不想做个不孝子孙,敢在眼皮底下让人挖他开国太祖的皇陵?”

听到这话,大殿内的这些人,顿时都附和了起来。

黄澍,崇祯十年的进士,性贪财,无底线。

他在当河南巡按的时候,崇祯皇帝赐周王朱恭枵三万金,黄澍就敢吞没两万七千金,寄存卫辉库。在原本的历史上,他投降了满清,又去徽州做内应,接应满清军队攻占了徽州。而后垂涎郑成功的积储,又领满清兵攻陷中左所,也就是后世的厦门,抢得郑成功的财物。他的贪财,最后连他的满清主子也不满了,把他给罢官了。

此时,听到左良玉的话之后,他立刻提醒道:“殿下,太祖皇陵,那财富绝对无可比拟,可有约定,到时如何分成?”

左良玉听了一愣,通篇下来,要挖皇陵,其实只是要引当今皇帝出南京城而已,并没有说真的挖啊?

黄澍一见左良玉的表情,就知道没提这事,连忙奏道:“殿下,如今世道,钱财不嫌多,什么事情都需要钱。既然决定挖皇陵,那就干脆假戏真做,也能为殿下以后的大事储备多一些本钱!”

左良玉一听,当即觉得有道理。

用脚趾头想想都知道,他肯定不满足只是当个鲁王而已,并且他也有脑子,不觉得李自成真要夺了天下,会让他当个听调不听宣的一字并肩王。因此,钱粮之重,他也是非常看重的。而皇陵中肯定有非常多的财物……

他正在想着呢,就有坐得比较远的几个麾下将领站了起来说道:“殿下,万万不可,这是挖人祖坟结死仇的事!”

“是啊,殿下,这缺德的事情不能做!”

“……”

左良玉闻声,转头看去,发现是原本李自成的手下,被招安成了官军,然后受他节制的两个人。一个是“混十万”马进忠,另外一个是“混天星”惠登相。

他看清是这两人之后,就知道这两人是什么心思。无非是想着将来有一天,他们还能成为朝廷官军,做那封妻荫子的梦而已!

于是,他便提醒道:“接下来南京一战,皇帝被杀,殿下估计就会在南京登基称帝。留在北方的明国太子,只是一个毛头小子而已,如何能是殿下对手?结仇不结仇的,还重要么?”

马进忠和惠登相一听,不由得哑口无言。

他们两人中,惠登相以前还是和李自成并列的,属于最早造反的一批人,原本被朝廷招安过,不过罗汝才重新造反之后,他又跟着造反。后来打不过左良玉,他就被迫又一次投降,成为了朝廷官军。

如果是原本的历史上,他会在去年就病死了。不过穿越者的蝴蝶效应下,他没得病。

而马进忠在原本的历史上要活得久,投降左良玉之后一直在左良玉麾下作战。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