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玄幻奇幻 > 遗种1 >第一百四十一节 调制符墨141(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一百四十一节 调制符墨141(1 / 2)

“如果连剑鞘一起呢?”

听到赵言的这个要求,青年一脸的古怪。

“客人,这是一把日本上古刀,本身就有着一定的斜度。如果只是剑体,还能在棍剑上想想办法,比如削薄一些棍体,再比如涂装上迷彩,以求引起光线折射,使它看上去没那么明显,但再加上剑鞘那便不成了……

您什么时候见过有鹅蛋粗的登山杖……再说了,您随身带一条这么粗的棍子跟带一把剑还有什么区别……”

青年诚恳的说道:“如果您是僧侣我还可以将它改成方便铲或是哨棒的形制,但您又明显不是……与其不伦不类,那还不如光明正大的带着它。”

见赵言迟疑不决,青年左右看了看,似是下定了某个决心。

“我是意见是,您可以弄一份文化部门出具的文物鉴定证书在身上。这样就可以证明它只是一件古董而不是凶器,也就意味着你可以大大方方的带它上任何交通工具……

如果想携带出国,那么一份某个著名工艺大师署名的工艺品证书或许更加方便一些,当然,它的收费也会更加亲民些……”

赵言皱了皱眉头,造假没有任何问题,那个工艺品证书的设想也是极合他的意。但他的麻烦并不在长剑是古董还是凶器上,而是带着这么一件东西,将大大的增加他的曝光度。

但赵言没有说话,此时他的注意力已经被柜台一角的几件物品给吸引住了。

半本佛经、一套类似文房四宝的组合式圆盘、还有一些包括丹砂在内的颗粒状色彩各异的矿物材料。

看上去就像是一整套制符的原材料。

赵言指了指那本敞开的半成品佛经:“你这里还提供代抄经书的服务?”

这段时间以来,除了更深入的熟悉自己的身体,赵言一直在思考的就是有关符箓成品的问题。

他手头现有的三枚符箓,除了那枚穿墙符似乎因为是个组合符,他暂时还有些吃不透外,其它的两枚已经被他成功的具现了出来,那枚纳物符更是已经进入了实用的阶段。

但问题是经他五层叠加的符箓,所具现出来的功效似乎还不及“符箓初解”上所形容的一层的功效。

赵言一直想不出问题究竟出在哪里。

是“叠加法”出了问题?还是符纸或是材料、手法上的关系?

但那叠加法已经沉雷谷一脉千年时间的验证,早已被证明是及其有效的。否则沉雷谷一脉也不可能据符箓一脉的牛耳了。

符纸的问题更是无从说起。

纸寿千年。更不用说是经过特殊调制的符纸了,那是绝对没有问题的,问题应该是出在符墨的成分或是调制的手法上了。

而以赵言的看法,手法应该也是没有问题的,毕竟是直接剥离自李长生的记忆。

刨除以上三个选项,唯一的可能就是出在符墨上了。

毕竟某些矿物材料比较容易受到环境的影响。或许漫长光阴的冲刷之下,有些物质的成分大量流失了也说不定。

“客人你要这么理解也不是不可以。”

看到赵言似乎对面前的这些东西感兴趣,青年眉毛一跳,瞬间精神起来。开始滔滔不绝的向赵言做起了介绍。

“客人如果有兴趣,可以指定经文,我这里可以请到一些高僧、智者代为执笔……

放心,保证是他们亲笔手书,您可以随时关注进程的。而且那些高僧大德的手书可是有着镇邪、驱恶的功效的……我这里有一份名单,您可以看一看,每一位的手书根据所用材料的不同,字数的多寡,都有着明码标价,绝对不敢欺瞒……

至于您现在看的这些东西,则是前段时间根据一些修行者们的要求搜集而来,听说也是用来作为抄写经书的材料的。

但究竟如何运用、调制,那就属于各人的秘密了,小店也就是靠着几十年的信誉从中赚些辛苦钱……”

“放心,我没有想要窥探的意思。”赵言摆了摆手。

“我的意思是,既然你这里提供代抄的服务,那么想必一应设施、笔墨等材料应该是齐全的,我只是想要借你这处地方验证一些想法,当然,还需要为我准备一些材料。放心,我会按照你的要求付钱的……”

这是一处斗室,不过十平方大小,其中一张硕大的橡木书桌就占了将近一半的地方,再加上一张供休息用的单人矮床,剩下的地方就连转个身都难。

但赵言不得不承认,三万卢布的价格是物有所值的。

不论是斗室内小中见大的摆设,还是从通风口处传来的隐隐的带有青草气息的新鲜空气,都为他营造了一个静谧、安闲的环境。更不用说还有书桌上那一整套的制取、提炼设备了。

研磨机、过滤器、坩埚、酒精炉、天平、烧杯……所有设备一应俱全,看上去就像一间古代炼金术士的房间。

除此之外,青年还体贴的为他准备了一只健壮的猕猴。

赵言知道那是用来取心头血的。

古今中外,不论任何秘术、仪式,人类的血液毫无疑问都是用来沟通神灵或是天地的最佳媒介。

在不了解赵言来历、性情的前提下,能为他搞来这种最接近人类的灵长类动物,这已是店主所能做到的极至了。

粉碎、过滤、称重……在赵言极富耐心之下,一份份矿物材料按照不同的份量被逐一投入坩埚中进行加热。

在这个过程中,赵言最感慨的就是准确计量的重要性。

在中国传统的文化源流中,不论是中医的合药还是道士的炼丹,流传在世的绝大多数古老配方中,对药材的比例从来没有一个准确的计量单位。都是一些少许、适量、酌情添加等模棱两可的用语。

如此一来,成功率也就可想而知了。若是完全按古方操作,成药多少,结果如何就全凭各人经验的把握。

都是靠着后人一次次的试错,才无比艰难的保留下了现在的一点点的皮毛。

符墨的调配也是如此。就像做试验一样,赵言按照符解上给出的分量估算了一下公制单位的重量,然后将一份雄黄小心翼翼的投入到了坩埚之中。

“呲”随着一股黄烟冒起,原本色呈丹红的液体立刻变得混浊了起来,赵言再三搅拌、加热也已变不回原先的色泽了。

雄黄的分量明显多了。

将锅中的半成品倒入下水道,借着清洗器皿的过程,赵言深吸了几口气,借此洗去心中淡淡的焦躁感,已经是第五份了。

在将每一份材料的重量在心中又盘算片刻后,赵言再一次开始了他的调配大计。

三个小时后,一盏色如胭脂,半凝固的膏状体出现在了赵言的面前。

他用笔尖蘸了一丝液体在舌尖上轻轻一触,顿时一股麻酥酥的感觉在口腔中四处窜动。赵言终于松了口气,与符箓初解中描述的完全一致。

这就证明他先前的判断是正确的,那么现在,就剩下最后一步了。

一丝丝鲜红的血液如闷热时节沁润础柱的水汽般,从赵言左手中指尖渗透了出来,转眼汇聚成一滴黄豆大小的血滴。

“呯咚!”一声,带着一股金属般沉坠的质感滴落到了那块琥珀状的膏体上。

随着这一滴鲜血的滴下,赵言的脸色迅速变得苍白。像是有什么东西瞬间从他的体内分离了出去。

这是一滴心头血。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