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坐秦笑观楚汉争 >第五十二章 池畔遇娇娥65(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五十二章 池畔遇娇娥65(1 / 2)

章台街上还有一些装扮的很精致的院落,青砖为墙,漆木为扉,从门外向内望去,院中青石曲径、繁茂花草、亭廊深幽,并不时传出一阵悠悠乐音,这些院落就是章台街的主角-女闾了。

女闾并不是一般想象中楼上站着一排涂脂抹粉、挥舞手帕喊大爷帅哥的妖娆女子之所在,那样的地方反而是落于下乘的场所。高档的地方白日以歌舞表演为主,客人们饮酒观舞,也有一些人在此找一个清幽偏院谈事。

与酒肆不同的是,在此饮酒观舞有女闾中的奚姬陪酒,谈事也可叫上一二陪同,还可以在出现僵局时起到润滑的作用。当然女闾中的消费自然也就数倍于酒肆。

胡亥记起乐府令曾说是在女闾中找的胡姬去传授乐女的肚皮舞,但乐府令并没有说是哪家女闾,于是把车停在一家女闾门侧,让公孙桑去问一下。

女闾的管事看到有贵公子的车驾停在自家门口,就热情的迎了出来。但听到家老来问胡姬的事情,心中不免略有失望,不过职业的热情丝毫未减,笑容满面的仔细和公孙桑说了起来。

秦始皇迁天下富户于咸阳,因而各家女闾也就都有了自身的地域特色,以分别吸引不同的客户群。这种区别化的竞争策略,可以让同行之间既有竞争也有合作,不会成为冤家还能相互扶持,与当今的电子器件一条街、餐饮一条街、轮胎一条街、小龙虾一条街……等等等等是相同的思路,籍由规模经济吸引人群,并且互通有无,有钱一起赚。

眼下的这家女闾是以燕国特色为主的,院落的布局也有北方大门敞厅的豪放,女闾的管事也带有北方的豪爽性格,所以也就很热心的告诉了公孙桑有胡姬女闾的位置。

公孙桑谢过管事,随手塞过去一两金,转回来登车,指挥驾车的智秦继续前行,不多时来到一个爬满花植的墙外,一座精巧的院门上挂着一块门匾,上书“芳椒堂”。

胡亥下了车,背着手瞧了一眼门匾,这个女闾的名称显然出自《楚辞·九歌》中的“湘夫人”,看来这家奚馆应该是楚国风格的,那“芳椒堂”三个字虽然不敢违背书同文的秦律,但在小篆的形制下多少还做了一点偏楚字的小变形。

楚国风格的女闾中居然有西域胡姬,这反差着实有点大,胡亥心中暗暗笑了起来。

有客临门,门内隐蔽站立的侍者马上迎了出来。“这位小郎,”他打了个躬,“不知是想要待客还是观舞?”

公孙桑说话了:“我家小郎听闻你家有西域胡舞,慕名前来观瞧。”

侍者一听,露出了为难的神色:“小郎来的不巧,今日胡姬巳时就被乐府召去了,估计要申时才可回返。”

胡亥一楞,有了襄姬做教习,乐府还要叫这里的胡姬去干啥?再一想就理解了,襄姬昨日刚到,恐怕今日一早乐府还不知道有这回事呢,燕媪带襄姬去乐府怎么也要朝食以后。乐府令办事还挺勤勉嘛。

公孙桑看胡亥面无表情不说话,就拿出贵人家老的架势叫了起来:“怎么这么巧呢,我家小郎要看,你就拿乐府吓人。不会是被什么大富大贵大豪包堂,欺负我等不够份量?”

侍者又是打躬又是作揖,使劲陪着笑脸:“岂敢岂敢!仆观小郎锦衣玉面,必大贵之人,仆岂敢对如此小郎怠慢?确确是乐府相召,仆万万不敢欺瞒。”

门口声音一大,女闾的管事听到了,连忙走出来把侍者拉到一边,然后恭敬地向胡亥搭手一揖:“小郎君驾临本堂,陋堂光彩兮。贱役所言非差,本堂胡姬确实被乐府召去,之前已被召多次。所以实在不巧。陋堂本以荆楚风韵为主,小郎面生,想必未曾来过陋堂。在咸阳,要说荆楚风韵,本堂可称翘楚。不若这样,可请小郎先观赏楚音楚韵,现已未正,再有一个多时辰胡姬即可回返,但请小郎稍待即可。”

一个多时辰,那就酉时了,这还约了顿弱进行友好会谈呢,算了吧。

胡亥看了一眼公孙桑摇摇头:“那就以后再说吧”

离开女闾准备登车时,胡亥对公孙桑说:“找一家好点儿的酒肆,大家都辛苦了,吃顿饭喝点酒去。”

公孙桑一愣:“公子,那何不就在刚才的奚馆……”

胡亥一瞪眼:“欺负我不知道?奚馆同样酒食要比酒肆贵几倍,你以为本公子很有钱吗?”

公孙桑暗暗腹诽,你要没钱,这天下就没人有钱了,不过这话可不敢说出来找死。

“公子,那就不用乘车了,就在前面二十步就有一个酒肆,应该和这家奚馆是同一主人的产业,环境甚好,是单独院落形式的。”

“我反正不知道,你带路就是。”胡亥无所谓的说。

一行十几个人走到酒肆门前一看,门前果然和奚馆的布置有相似之处,门上也有一匾,上书:“百草庭”,依旧出自《楚辞·九歌》“湘夫人”。

尚未进门,酒肆的伙计就迎了出来,公孙桑一句:“要最好的地方”,伙计于是直接把他们让到了最上等的院落中。

这间酒肆正如公孙桑所说,是庭院式的结构,一入其中,章台街上的喧哗就被隔绝了,是一个闹中取静的场所。

沿着弯弯曲曲的石子路向内走,可见一个一个大小不一的小院落杂在绿树掩映中,只需把院门一关,谁也不知道里面都有什么人,而开着门的院落则显然是没有客人的。

店家给胡亥他们选的最上等院落位于整个酒肆的一角,带有一个占地半亩大的水池,池边遍植花木,绕池有一道小径,而吃饭的地方就是一个水榭,可以看出水榭下方有上板的沟槽,可以在冬日时封闭水榭而成为一间大屋。

水榭临水的对面有一个小亭,一道曲折小石桥通到亭边,小桥接岸的小径旁有一道柴扉,能透过柴扉看到小院外的林荫。

胡亥注意到这个院落相邻的两个院落都是开着门的,于是就让公孙桑去把外面的甲卫也都唤进来,在两边的院落就食,当然三个院落的人要假作并不相识。

胡亥居于上座,让跟随的十几名甲卫也都坐下。水榭四望通透,不虞有人突然跳出来行刺,于是大家都坐下,只是在饮食之时,仍目光炯炯的四处观望。

公孙桑显然是来过此处的,所以熟练的点选楚国风味的饭食。

楚人好蒸菜,有蒸肉、蒸鱼、蒸藕等,公孙桑没要蒸鱼,而是选了一味蒸炖甲鱼,蒸肉则选了狗肉鼎。口味上,藕甜、鳖酸、狗肉麻,尽显楚地饮食特色。

甲卫们有出身宗室望族的还不觉如何,但多数甲卫都是庶民出身,吃的那叫一个畅快淋漓。胡亥又不禁他们饮酒,于是吃着喝着,一个甲卫情不自禁的开始吆五喝六,声音一出自己也吓了一跳,赶紧捂嘴看了一眼胡亥,胡亥笑眯眯的冲他点点头,毫无愠怒之意,这帮甲卫的胆子就放开了。

胡亥也吃得很高兴。宫里的饮食多是秦食,虽然做的很好,但吃多了也平淡了。吃着楚地菜食,胡亥还在想,以后要让尚食府把六国菜式都选一选,轮着番的做给自己吃。

胡亥毕竟是个小孩子的身子骨,虽然青春期变声意味着身体开始快速成长阶段的到来,但这才变声一天,饭量可不会立即暴增,所以每样吃了几口也就饱了。看这帮东西正吃喝的高兴,于是起身让他们尽兴,自己则绕着池边向对面小亭走去。

公孙桑看皇帝起身,连忙拉了一下智秦,两人跟随而出。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