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坐秦笑观楚汉争 >第一章 未雨绸缪(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一章 未雨绸缪(1 / 2)

咸阳宫。

重新亮相后的胡亥虽然重新成为了秦臣们的主心骨,但这个主心骨自己眼下却像没了骨头一般,一副“葛优瘫”的样子靠在御席里的软垫上:“诸卿不要对我说什么君王礼仪啊,朕很疲累。”

此刻的大殿内,只有李斯、冯去疾、冯劫、公子婴、章邯五人,董翳、顿弱和姚贾三人在侧殿待诏。

几位大臣对望一眼,带出了一丝苦笑。过去的小皇帝虽然被赵高操纵着(在大臣们看来),但在大臣面前还是极力保持着皇帝的威仪。这下可好,今天突然古怪的开始关心朝政了,也小露了一把杀伐决断的赢姓传承,但整个人也一下又变回登基前的惫懒无赖,也许,这是自信的表现?

“留几位在此,我是想要议议刑徒的问题。”胡亥懒洋洋的说,“章邯,四十多万刑徒,有多少关中刑徒和山东刑徒?山东刑徒如果按故六国地域分,各国多少?”

“回陛下”,章汉略一思忖,“大约有十五万关中刑徒,二十五万的山东刑徒。山东刑徒中,燕地三万,赵地五万,齐地五万,魏地四万,楚地七万,韩地刑徒一万。”

“太师、丞相、太尉,我没有理政经验,所以面对山东不稳加上军力不足,我这心里没底。太尉和少府都颇知兵事,即便山东乱起,相信你们也能横扫并镇制。只是,强力镇制只能解一时,而长久稳定……只要六国遗族不灭,就总会在暗中蠢动。”

冯去疾施礼奏道:“陛下,现在山东军力空虚是一困难,六国遗族暗中意欲作乱是一隐忧,但臣以为,还有两大隐忧,只是事涉先皇帝和……陛下,臣不敢言。”

胡亥笑了:“不敢言就别言了。别以为我会说恕你无罪尽管直言。”

他满脸的恶趣味:“我这儿也有两大隐患,我先说与你们吧。”

他竖起一根手指,“第一,自先皇帝收六国书,天下士子莫不寒惧,也莫不愤懑。如此离心,若六国遗族作乱,不乏本国甚至他国士子归附。太师,这是你向先皇父的谏言。”

李斯不服,回禀道:“陛下,当时六国乱言,先皇帝震怒,臣所谏言也是为先皇帝一统天下、万民同想而权衡。各国史书宫内都有官藏,先皇帝也仅是禁止民间私藏,以免不轨者篡史误民。至于陛下刚刚所言弊端,会有,但只要我大秦能够压制六国遗族,则时间一久便再无遗害。”

胡亥心道,我还以为六国书都被彻底毁灭了,原来宫中还有啊。看来破坏华夏文明延续的这个罪名,项羽同志必须分担一半,谁让他把咸阳一把大火,连同宫中的这些文化资料一起焚毁了呢。

“此一时彼一时,”胡亥看着李斯说:“刚才朝议时我也说过,先皇父威势和果决,非我可效仿。如果先皇父能再统御天下十载,什么六国遗族早都灰飞烟灭了。只是现今我非先皇父,而山东不稳又兵力空虚,恐怕只要有一乱起时,六国遗族将鼓噪而群动,星星之火必成燎原之势,那时候我们四处灭火恐怕也难制八方烽烟了。”

他指了指殿门:“就如殿外的大鼎,注满水在鼎下燃火,鼎内必然沸腾。先皇帝一统山东是一把火,强推严峻秦法是一把火,书同文、车同轨、统一钱币和度量衡是一把火,收六国书是一把火,因为建驰道、修阿房、筑骊山陵而大征徭役又是一把火。”

他叹了口气:“先皇父治国有方善于平衡,又内心酷烈掌控自如,就如在鼎上加上了一个巨盖,乱象被强力镇制。时至今日,一统山东、同文同轨同钱币度量衡这两把火已随时日慢慢自熄过程中,唯六国遗族仍在悄悄扇风。”

“今日定下停修阿房宫和骊山陵也算撤掉了一把火。秦法严苛主要是山东士民不惯严管以及律法告知不力,这尚可商榷。现在我要把焚六国书这把引发士子不满的火撤掉。如果不撤下这些燃鼎的柴薪,我不是先皇父,压制不住,山东必然作乱。所以,我准备重收山东士子之心。昭告天下,有藏六国书者无罪,愿抄献所藏书籍者,每十卷赏千钱。”胡亥坚定的说道。

秦钱称为“半两钱”,指含有半“秦两”的铜之类贵金属。通过秦朝与现代针对“粟”(小米)的价格换算,一枚半两钱大约合5元今国币对“粟”的购买力,后续汉代的五铢钱则大约相当于2元国币的购买力。

这里的换算是按现在小米(粟)价格2.5至3元1市斤计算,史料中秦时一石粟(现今约60市斤)30个半两钱,1钱可买现今的两市斤粟。

胡亥在几位大臣的脸上一一看过去,见无人作声,于是竖起第二根手指:“第二,蒙氏兄弟自裁,尤其大将军恬死,军中将士大概都颇为不满吧?”

他哼了一声,“但是诸卿可想过没有,公子扶苏在北疆与蒙恬共处多载,听说相处融洽几成一体。先皇帝令扶苏自裁,蒙恬竟敢指先皇帝遗诏为伪!”

胡亥厉声说,“我能留下如此隐忧吗?”

如果真的历数蒙恬的功绩,比较典型的就是攻齐、逐匈奴和筑长城,这要比起先秦白起、王翦等人,蒙恬的“军神”称号还并不是最闪亮的。只是秦始皇执政后期对蒙恬和蒙毅都非常倚重,所以造成了蒙恬在军中的神话地位。

帝王向来对武将有所防范,春秋战国时期的许多大将军都被君王猜忌,所以面前这些大臣们也很理解胡亥的说法。同时他们自身也有扶苏为帝则蒙氏把持朝政的猜忌之心,所以对蒙氏被杀,未必都那么同仇敌忾。

听到胡亥的话,李斯面无表情,冯去疾和冯劫都低下了头。

“不过,这确实对军心有所损害。赵高将上奏把此事归于自身妒谗,我也将为此拟发一诏,嗯,就称为罪己诏吧。”

冯家父子、李斯、章邯听到“罪己诏”三个字,心里一惊。皇帝认错?这事儿有记载的似乎只有秦穆公昔年曾因败绩而发诏罪己,可穆公是春秋时的霸主,是老秦人的骄傲。现在二世皇帝也要发罪己诏……几人看着皇帝的眼神中敬畏之意愈发浓厚起来。

“另外,我意为蒙恬蒙毅办一祭礼,朕亲主祭奠。”胡亥看着冯氏父子,“丞相和太尉以为,这样可挽回军心否?”

冯去疾、冯劫、章邯均大礼正拜:“陛下恩加军内,秦军必将为陛下赴汤蹈火。”

“都起来吧。冯去疾,你还有什么隐忧不敢言否?现在可大胆言之。”

冯去疾长吐一口气:“老臣,已无隐忧。”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