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坐秦笑观楚汉争 >第八十八章 各有机心197(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八十八章 各有机心197(1 / 2)

虽然兵荒马乱,但张良一方面为人谨慎又多谋善断,另一方面本身也算一个剑客,有一定的勇力,再加上身边这个壮仆也是武力惊人,本身就是博浪沙丢大铁锥之人,是张家世代的家将出身,所以不以路途匪盗为意。

他先到陈郡,再转三川,复至魏地,然后入河东到太原,转了一大圈。沿途所见的这些称王的豪杰,似乎都不足称为“名主”。陈胜这类的自不必说,魏咎、周市也不过尔尔。李左车用英布伐秦虽败,但似乎也成功把秦人挡在了调鉴谷以南。可张良在太原郡时,怎么都感觉这个代王似乎没什么大志,伐秦失利后就对秦采取了守势,而把大部分兵力转移到北方草原方向,其他兵力则在雁门方向和太行一线,完全把自己封闭了起来。

这不禁让张良觉得,李左车怎么看都是只想守住已经获得的这两郡之地划地为王,并无更大的志向。

本想东出太行经赵地往留县探一探景驹那股势力,然后回趟下邳稍息,继续再向南走东海郡往会稽郡,去看看新兴起的故楚项家军,恰在此时章邯灭魏的消息就传到太原郡。

自秦锐灭周文,这支秦军劲旅就被张良关注上了。他从陈郡没有直接奔魏地,而是经三川兜了一圈,就是沿着周文进军雒阳的路线走的。从雒阳到函谷关看了看,又回到雒阳乘船到荥阳游历了一下田臧战败之地,才继续顺水前往魏地。沿途打听到的战斗过程使他觉得,秦锐一直沿袭着老秦人军队好用正兵的传统,但也好像有一些不同的谋略在里面。

田臧的败绩似乎是必然的,吴广、田臧都不算知兵之人。邓说之败则败在内部,用兵之法并无错漏。但从周文被出其不意的在函谷道遭到两面夹击上,张良却嗅出了不同的味道。潼关的建造速度之快是闻所未闻的,要不是在张良心中,探究张楚军兵败只排第二位、第一位还是踏勘地理加寻找名主,他就要入函谷关去看看那个传奇一般的潼关了。

这里面所谓不同的味道,就是潼关的建造速度快慢且不说,按秦律,新建这样一座关隘绝不可能是朝臣们所能决定的,包括释放十几万刑徒与老秦军混编为秦锐,这些必然要经过秦帝。

都传秦帝年幼贪玩不理政务,就算真的如此,秦帝身边的朝臣也必定有能人,能够说服秦帝实施这些重要的决策。周文之败败在了上天无路入地无门,可事先把一部秦军调出函谷关隐匿,放周文入函谷关后再两面挤压而全歼,也是一个谋划周全的战策。至于周文如何被全歼的过程,因为涉及胡亥对俘虏的安排,张良就完全打探不到了,不然以他的聪明才智,绝对会把胡亥的假昏庸一眼看穿。

胡亥或许真的不理政,与李斯、赵高在朝时的不理政似乎没什么不同。可这个秦帝半载前突然搞掉了这两位“托孤”大臣,玩了个大动作,然后……又不理政了。从结果看,搞掉这两位似乎是个正确的举动,也许冯去疾之流的大臣们因此而得以把握军政,会感激秦帝,也就更为用心理政了吧……

章邯以少击多,一阵而灭齐魏十数万联军,这个消息传来立即使张良对秦的实力再次感到惊讶。秦锐军不过是二十多万刑徒组成的杂牌军,怎么会有相当当年老秦军的战斗力?要知道,周市虽然算不得什么名主,可他的魏军也算身经百战了,齐人虽然没有什么战阵经验,可也有田横八百门客这样的强手。齐魏联手,还是背城而战没有后顾之忧,怎么就能被一鼓而破?

张良有些犹疑,是再次奔往魏地去详细了解一下当时的战斗情况并见识一下这支秦锐的风采,还是转向进入关中,去看看秦地现在的状况?思来想去,最后张良觉得,一支军队的战斗力来源,通过看看这支军队的后方民心向背也一样能够得知。于是,他决定进关中。

张良决定进关中也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他认为可以有几方面的收获。

首先,关中的防御。周文破函谷关本身实际是秦人的诱敌深入,用新建的潼关挡住周文的步伐,然后前后夹击之。那么,张良想看看这个潼关是不是牢不可破。如果函谷关加潼关坚不可摧,山东义军想要彻底推倒暴秦,函谷关这个方向就不要再费力了。张良已经决定,从函谷关入,从武关出,看看武关有没有这么难以撼动。

第二,关中的民心。关中的民心可以从生活状况和徭役、征兵几个方面来观察,行走在市井中也可听到百姓是否对秦帝有所抱怨。

第三,朝中主事的大臣。张良非常有兴趣想知道,到底现在是谁在给秦帝出谋划策。或者说,如果秦帝不理政,那么是谁能得到秦帝的充分信任而代秦帝主政,且在组军、筑关这种大事上能得秦帝的首肯。

潼关确实让张良望而兴叹。潼关的卡位很准确,既可挡住从函谷关方向而来之敌,也能对从太原或河东方向的敌人形成侧翼的巨大威胁,尤其张良经过时发现,围绕潼关,秦人在其东西两侧正在增建相互呼应的连城,大致看去似乎要修十几个。这种拱卫的小城实际就如同欧洲城堡,每个容兵在五百到千人左右,相互联系,相互呼应。这样一来,其战略位置已经高过函谷关。历史上潼关是东汉末年所建,建成后函谷关基本就被废弃了,以潼关替代了关中锁钥之位。

张良和周文一样,对潼关以传奇般的速度矗立而起百思不得其解,不过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函谷关本就难破,再加上潼关以及周边连城,完全堵死了从三川郡、河东郡、太原郡这几个方向上入关中的通道。除非关中民心不稳,军心涣散,否则想要连破两关而占秦地,无异于痴人说梦。

关中的民心状况也让张良感到失望,所到之处都是稳稳当当的,官吏照常,百姓安定。这也难怪,真正的秦二世在位时关中也没闹什么民间风波,二世征发徭役修宫殿用的大多是山东庶民和刑徒,对关中百姓并没有多少压榨。到了二世末年,因为二世不理政而赵高无能,只知排斥诛除异己,导致大臣、贵族、军将都离心了才使关中力量虚弱下来,让刘邦和项羽得手。

现在这位冒牌胡亥,虽然民间风传还是不理政,但真正主政的重臣可都感觉这个小爷不好惹,有头脑有想法,还有皇位大权,身边武力环绕,甲卫、盾卫、锐卫、还有锦卫和三千山地曲,这些大头兵是不操心什么政治民心的,皇帝对得起他们,他们就誓死效忠皇帝。再加上军队忠心、特务组织(捕影阁耳目+风影阁锐士)遍布,别说这些朝臣同样忠诚大秦,就算其中有人想要作反也拿不出可以抗衡的力量。

所以,张良同学想要看到关中与山东一般的民不聊生而也会揭竿造反,那就只有失望一条道。

现在剩下唯一想了解的,就是朝中到底何人在主持大局,最后实在没辙的时候,只能行刺杀之事了。

“某记得当年韩非入秦,曾经携有一些韩人随从,后来这些人大多留在了咸阳,咱们就从这点着手。”张良边走边对壮仆说道。

功夫不负有心人,两人又在咸阳以做珠宝生意为名,小心谨慎的打听了几天,终于把被胡亥抢了婢女的那位高虔,给打听出来了。凡事无巧不成书,虽然高虔不算正宗韩人,但他的韩国夫人听说张良是韩人,就盛情邀请张良主仆落脚自家中。

张良在高虔家住了几日,白天带着壮仆假装卖货,在咸阳大街上行走观察,晚上就拉着高虔一起喝酒聊天,高夫人有时也会作陪。这时代女人并没有资格和男人同席,尤其还有外客的情况下。可高夫人不同,一方面张良是韩人被她邀请入住,另一方面她有经济地位,高虔心中敬畏,所以私宅相会也就不讲究那么多礼仪了。

闲聊中张良得知了他家婢女被抢之事。高夫人对此事倒是没太往心里去,反而是高兴的。咸阳县解释说,抢人的小童子是辅王婴的亲族,不忿其家仆对待婢女的恶劣态度而“英雄救美”,已经抢了自然不会再很丢脸的把人送回来,于是给了一镒金做补偿。

一镒金,至少值六、七千的半两钱或者二百多石粟米,要知道四、五千钱就可以买一匹上好的驾车之马,一个小婢女还不到半匹马的价钱,所以高夫人可以用赔偿金再买进两个婢女,并没什么不痛快的。反而是高虔,觉得被人光天化日抢了人有损颜面,有点儿悻悻然。

从话里话外,张良听到的信息是,至少在咸阳,社会治安良好,百姓心态稳定,基本无机可乘。

关于秦帝,高虔这个待诏博士所知的也不过是一些朝堂能够公开发文的消息,看到的也是在大朝会上一谈政事就惜字如金、昏昏欲睡的小皇帝。当然他也把秦帝组织的那个肚皮舞会的情况当作奇闻说了出来,对那些魅惑无穷的乐女,尤其是秦帝妃子的领舞者,憧憬加回味的啧啧有声,弄得夫人颇有点怒目而视。

张良很有些失望,高虔两口子所能提供的信息,基本上他在市井中也都得到了。不过,随着聊天,他也发现高虔对山东的情况,尤其是义军的情况很感兴趣。再聊下去,他发现高虔感兴趣的,实际是六国遗族在起义中的作用,更准确的说,是六国遗族的钱财在起义中的作用。有几次高虔都用玩笑的口吻问他是不是拿了遗族的钱来关中做义军的斥侯,因为他贩卖的珠宝都是高档货,也只有贵族才会拥有。

开始时,高虔的这种试探让张良颇为警惕,毕竟这些天咸阳市井传言已经抓了三批陈王的派来的刺客,基本都是百姓或闲民感到不对而向官府告密。这位待诏博士之前因为韩非子在始皇帝面前失势而立即改投李斯的行为让张良对他不得不防。可慢慢的,张良感觉这个高虔,似乎内心中还是有一种恐惧,生怕山东义军真的攻入关中,会把他当年韩非子死后不返韩国而转投李斯门下当作一个罪过。

张良先是为自己得出的这种判断哑然失笑,这种小角色谁会当回事儿?真要为韩国出头来揪他的也就是自己这个韩国相的后人了,可自己根本都不知道他,就算知道也没什么所谓,二十多年前的事情了。但转念一想,这家伙不会是又在发扬两头倒的墙头草精神吧?这个判断一出,张良精神反而为之一振。

这是张良与高虔夫妇闲谈的最后一夕了,第二天一早张良就准备离去。该有的谢意,该有的礼仪,该有的馈赠,都已给过,聊天中,张良有意无意的又扯到了时政上。

“某前数月曾在下邳得遇一人,也是韩人,博士可愿猜猜是何人?”张良自然不会蠢到把自己的真名实姓告诉这对夫妇。

“呃,某猜不到。”高虔倒是很老实,不知就是不知。

“就是当年刺秦误中副车的韩相平之子,张良。”张良稍稍放低了声音。

高虔眼中闪过一丝意味不明的光芒:“某闻,当年此子刺秦未中就销声匿迹了,始皇帝天下大索也未得。尔所遇,不会是冒名招摇之人吧?”

“非也。”张良从容的一笑,“而今山东义军四起,张良自无需再隐匿,而且他也拉起了一支义军,还说……”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