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坐秦笑观楚汉争 >第六十九章 曹参调职178(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六十九章 曹参调职178(1 / 2)

“主上是说,秦廷已经知道我等乃是……”景硕也不敢再说下去了。

“我们凡是要出关的人都被堵了回来,你说呢?现在明显有人在警告我们,不要做细作,好好当商贾。”

“那个,嗯,主上,那个不知何人送来的豆油,已经用得差不多了。如果用罄,新菜品就难以为继了。”景硕听了景曲这么说,也知道当下只能乖乖做商贾,于是转了话题。

“这个无妨,没有豆油,先用豕膏(猪油)替代,某思,送油瓮者,不会就这么罢手的。”景曲说到这儿,脸上竟然带出了一丝笑意。

“尚食令,这几日已经整理出多少炒菜的食谱了?”胡亥看着食案上的七碟八碗,口角流涎的闻着,问着。

“臣让尚食府的御庖都来琢磨,应该已有四十多种菜品了。”尚食令站在丹陛下,身后跟着十来个庖人(厨师),每人都端着一个盘子,上面或碟或碗的盛着菜,“臣选了二十六种特奉陛下与皇后御品。”

胡亥身边坐着景娥,姚展站在案旁,一样一样的把各色菜品分到两人面前的碟中。

胡亥一边吃着,一边对景娥说:“我听说给你族父的菜式做法,已经让他很发财了,这些新制菜品,我看可以再给他一批制法了。”

景娥笑着说:“郎君只为薜荔族父提供新品,其他商贾的生计会大受影响的。虽然臣妾看不到,但一定会想的到。”

“嗯嗯,让景曲做,一方面照顾一下小薜荔的亲族,另一方面他也是做了一个示范。这也有几日了,我看已经可以扩大一下试用范围了。姚展,着人传诏,未初公卿朝议,让曹参和顺王来谈谈贾律的进展。”

未时,咸阳宫正殿。

三公九卿已经到齐,曹参和公子高也已在丹陛前落座。

“诸卿,”胡亥先来了个开场白,“廷尉史与顺王不辞劳苦往返北地,与九原郡试行的商事情况进行了解和磋商,现已回咸阳,诸卿也都看过了贾律的草制,现在就让廷尉史对其做一个概要介绍,诸卿有什么疑问都可随时提出。”

曹参看着济济一堂的公卿,略微有点儿紧张。他先向皇帝施礼,然后开始对贾律进行说明:“各位阁尊,秉承陛下圣意,下臣与顺王和商贾们先做磋商,然后又与先行试行商事变法的九原郡守和郡尉商讨,拟出这份草制。陛下之意是,以租赋调节商事行为,并且按照商不可伤农的准则,对相应的从商租赋进行调整,这样一来,对涉商的租赋就全面会被牵动。过去大秦所行为田租、户赋、市租、关津税和山海泽池税等都有相应律法,现在各位阁尊所审阅的这个草制名为贾律,实则是偏商贾的租赋律。”

他停顿了一下,看了看重臣们:“对农人而言,将田税与户赋合并,以田取租,把户赋折入田亩,取租赋一成七。这在常规年景的收成下,按顷田获百五十石估,所取额不高于田租户赋之和,若遇大丰年,所得租赋自会增加,而遇歉收,租赋自降,这样就避免了农人田亩无收还需担户赋之累的压力。”

“本当如此,遇了灾年朝堂上应该讨论的是如何救济灾民,如何还要考虑再向灾民取赋?”廷尉李由说话了:“实际上真遇到歉收,先王和先始皇帝也是下诏免赋的,似现今新制为律,更体现陛下从律法上就有的爱民之意。”

“陛下,”冯去疾发言了:“户赋所立之初为口赋,先归于王室和皇室所有,后常以此赋为军费,陛下不征丁口赋,宫中用度及兵事支费如何计付?”

“陛下,”宗正赢腾也耐不住了:“按田亩计租赋,将户赋计入田租,各封邑收入如何获取?”

“一样啊。”胡亥从容答道:“封邑收入是田租不含户赋,现在既然统一按田租一成七向农人取租赋,封邑收入中提出原属朝堂的比例不就完了?且一样随丰年歉年浮动。宗正觉得这样不公平?”

见赢腾暂且哑火,胡亥一笑,继续说:“对于宫中收入,朕曾言与丞相,连同山海泽池税等所有租赋在内,计五年内宫中取费所占总租赋的份额均值,以后所有租赋皆由丞相府计收,以相应份额馈宫中。对朕,乃至朕之后三世、四世到万世后人,宫中拟建新宫室,不得使徭役,而招土木筑建之商贾计费构建。宫内金资不足,就不得建。此事也要制律,为秦之祖制,世代不得违。”

皇帝先拿自己开刀这种事儿,大臣们已经见过多次,比如不再修筑新宫,减少宫用遣散宫人等。但现在胡亥所说的就上升到了律法的范畴,更加表明胡亥坚决不用自己的享乐来耗费更多民脂民膏的决心。皇帝这种表态,臣子们自是要顶礼膜拜赞颂一番的。

赞颂完毕,诸卿平身,胡亥又说:“至于兵事所费,除非有亡国之虞,否则依旧是量入为出,没有足够的钱粮,就不去发动战事。当然了,我也说过多种促农耕之法,增加朝堂收入。好啦,有点扯远,廷尉史继续吧。”

“陛下兴商贾,”赢腾又说话了:“宗室贵胄和朝臣,是否可允行商贾事?”

胡亥又笑了:“当然可行,不过呢,宗室贵胄和朝臣欲行商,则必须在御史府留备,不得因知晓朝堂内情而以权谋私,否则严惩。这个朕在廷尉史的草制中也看到了。还有,拥有大量田亩者行商,还有后面的律条。曹参,接着说吧。”

“嗨。”曹参看了看竹简:“因田租户赋合一,所以田亩撂荒之事在兴商贾后可能会有出现,所以制律,田亩一年不耕可以算养田,第二年仍不欲耕则必须转售,收买者当季必耕。两年不耕之田,新买之田不耕,若无户内耕夫暴病、征发为卒等故,都直接官府收回,这也是陛下担心田亩荒芜民众皆商之举措。”

“姚展,给廷尉史和诸卿上茶,润润喉。”胡亥指示。

曹参感激的向胡亥拱了拱手:“谢陛下。”

端起内侍端来的陶碗喝了一口,然后就是一愣,又喝了一口,才放下碗看了看,继续说:“无论是否有田亩,商贾需要交纳税赋包括所得税、关津税和市租,所得税包含商贾获利所得、被雇佣人夫的佣钱所得,其中佣人的佣钱所得由商贾代付,这一点商贾在佣人时必须说明所付佣钱为税后所得,否则所雇之人允可官府告发,对商贾将重罚。”

他再端碗喝了口茶,抽抽鼻子:“另外,陛下看过草制后提出了一点,就是商贾所得税和市租以粟缴纳,市面粮价低于三十钱一石粟时按市价缴粮,高于三十钱时就按三十钱一石计缴,这样粮价低时不伤农,粮价高时引夫回田,朝堂所获粮粟也会更多。关津税则以钱支付,因携粮缴赋彼时就过于不便了。”

胡亥插嘴:“市租,不是租多大地方纳多少租,而是按销出的货品价值计征,在何处销就在何处征缴。这样一来,可以通过关津税和市租,调节当地所缺之物的走向。”

“不明白?”他看看大眼瞪小眼的大部分公卿,始皇帝抑商,所以这些人基本不懂商事,“比如九原缺粮,销往九原的粮粟不征关津税和市租。九原引入游牧部落后,牛马羊皆需销出,出自九原的牛马羊关津税适度减免,游牧部落的市租,视我们的需要,如现在我等需马牛,则售整只马牛皆免市租,羊皮羊毛免市租,羊肉则不免,牛肉也不免,牛皮牛筋则免,诸如此类,鼓励其多产朝堂所需之物。”

曹参看皇帝似乎不接着说了,就自己接着说:“陛下要求鼓励匠作,非官匠作场有合用的新巧之物,则免市租,对农耕、兵事有大用之新巧之物,可由匠人申请减免所得税。另外……”

这一通贾律草制的解说、问答、争论等,整整进行了一个下午,天都黑了才只能算勉强说完。

皇帝设宴,把尚食府新研发的炒菜品种都拿出来宴客。公卿中有去过百草庭的人这才知道,原来百草庭轰动咸阳的新食是宫中所创。胡亥不失时机的问在座诸臣,有没有家中开有食府的,可以提供菜谱,嗯,免费。

这一来好几个大臣都扭扭捏捏的说想要,宗正赢腾则站在宗室的位置上为那些无官身的宗室子弟争取权益。

有个大臣想到一个问题,就是这些菜品似乎都是皇帝弄出来烧人的豆油炒制,于是问皇帝哪儿去获得这种豆油。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