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坐秦笑观楚汉争 >第五十章 拼死攻关159(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五十章 拼死攻关159(1 / 2)

不过离开时章邯给皇帝口述了一个戏单,明日会有真正攻城的战斗,只是危险会比较大,皇帝可来给士卒们打打气,看两眼就回吧。而到后日则会上演真正的大戏,届时皇帝一定要赏光哦。

第二日一早,周文红着眼睛带着十几万人气势汹汹的又来了。这回周文是真的急眼了,因为头天晚上函谷关失守的消息终于报到了他跟前。

他一方面命令伍颓亲自去函谷关方向,带着后军三万人务必要将关城夺回来,并打通到陕县和渑池的退路。另一方面憋足了气力,今日一定要破关!他把一部分营帐拆成被单大的布块,如果秦人再使出火墙阻隔战术,就让士卒披着湿透水的布单冲过去!

张楚军在距城四百步列阵。第一阵是火力掩护阵,头几排是盾卒,手举大盾作掩护;跟着是弩卒,走一段就向城头抛射一批箭矢;再后面是床弩,每架床弩有五人持盾保护,“就算秦军抛来火罐,也要先砸翻你等再说。”这是周文恶狠狠下的将令。

第二阵及其后各阵就是攻城卒了。

今日秦军没有再使出火墙术,大约是秦人的柴草用光了,这对周文是个好现象。第一阵前进中,秦人只是用传统的床弩大箭射击,虽然杀伤了一些张楚军卒,但因为周文发了狠,第一阵足足有上万人,所以随着张楚军的弩兵如雨的箭射向城头,秦军床弩很快就哑了火,这更鼓舞了周文。

当第一阵进到距城二百步,方阵停下并散开,露出床弩向城墙发射踏蹶箭。新关城本就不高,周文的踏蹶箭密度又大,攻城的士卒几乎都不需要再架云梯了。只是一轮踏蹶箭刚射过,城头就冒出一批秦卒滚下擂石给砸断了多半。

周文命令弩兵压制城头,床弩再射,又一批大箭狠狠地扎进了城墙。这回城头秦卒为了躲箭都消失了,没人再往下滚擂石,可这形状怪异的城墙上靠近城顶有高低两排箭窗,箭窗中又有人向外泼油丢火把,把踏蹶箭烧得像横插在城墙上的火炬一样。周文命令床弩这回先射箭窗,弩卒也同时向箭窗覆盖压制,总算箭窗里也没动静了。

待城墙上的踏蹶箭烧的差不多了,又一轮床弩击发,在城墙上重建起了踏蹶箭的梯道,不过这批踏蹶箭的密度显然已经稀疏了很多。

张楚军吼叫着开始爬城了,一架架云梯在没有踏蹶箭的位置立起,蚂蚁一样的士卒奋勇向上登着云梯、踩着踏蹶箭向上攀爬。问题是这个城墙是曲折的,所有向上爬的士卒都遭遇了来自背后箭窗中的射击,还由于城头没有女墙城垛,云梯上端的挂钩钩不住城墙,所以当每一段城头所设立长长的撞杆平推过来,一下就撞翻好几架云梯……

蚂蚁般士卒向上爬,又蚂蚁般的飞散掉落,一地的死伤翻滚,一墙的箭血横飞,城墙上变成了垂直的地狱,呐喊声,惨叫声混杂成一团。

由于张楚军卒在爬城,城下的掩护箭阵就失去了作用,没有女墙的城头也没有秦卒冒头,滚木从城下看不到的城顶远端用撞杆推下来,擂石则是乘着木制的小平车被推过来然后翻下城头,所以弩卒们失去了射击的目标。向城墙上的箭窗射击又怕射不准误伤已经爬的比较高的自己人,所以射向城上的箭矢倒有大半飞过了城头射空。

“让第一批攻城者退回来休整,命令箭阵以号角为号,封锁墙上箭窗,不管登城士卒,闻鼓则停。传令第二批级之后的所有攻城卒,听到号角声时要伏于箭窗之下一丈,听到鼓声要快速登城。谁要在号角中处于箭窗高度,死伤无论。”周文嘶哑着嗓音下这命令,两眼死死的盯着前方的关城。

金钲响起,第一批攻城士卒退了回来,箭阵向城上和箭窗倾泻着“箭力”,以免秦军从背后射击后退的士卒。

第一批攻击者刚刚退到弩阵之后,鼓声隆隆响起,第二批攻城士卒呐喊着冲了上去。

第一批攻城的万人有近一成都交待在城下,回来的人当中又多有带伤。周文视而不见,只管向亲卫发号施令,继续攻城。

第二批攻城者所遭遇的与第一批基本相同,虽然在箭阵封锁箭窗时他们似乎可以只距城头不到两丈,箭阵一停上城的速度能快一倍,但箭窗不射箭相阻,城头的滚木擂石可不受箭阵的影响,所以依旧很难上城。

实际上,周文的箭阵对箭窗内的秦卒伤害极微。每个箭窗内有一伍士卒,两人在箭窗边射击,另外三人上弩,按胡亥所说的,箭窗内的弩都是臂张小弩,五十步可贯一层皮甲,所以上弩的速度极快,也便于狭小空间传递,几乎可以保证窗边两人的连续射击。

箭窗边的两人都挂着很奇特的甲胄,头部防护从正面看极为类似欧洲的全包头盔,以铜板制成,只在眼部留一个狭长的缝隙,但这个头盔只有一半,就是个铜面具,目的是减轻重量,胸前则带着一个木制的“兜肚”,与木盾的厚度差不多。箭窗内小外大,从张楚军箭阵方向看是斜的,大部分箭矢根本射不进窗内,射进去的箭只要不是正好射在面具的眼部狭缝上,也不会造成什么伤害。

“让第二阵退回,第三阵用三曲士卒同时攻城,某要让秦人射箭都射不过来。”周文下了新命令。

这次秦军没给他连续攻击的机会了,顺着城头丢下一只只火罐,在城下的尸体和伤卒身上燃起了熊熊大火。城内的投石机同时发威,一只只火罐飞向张楚军的箭阵,很快就将那些弩盾卒驱赶到了三百步之外。

城前遍地的火光,城下火中翻滚呼嚎的伤卒……这一切,让第三批已经列阵的士卒心惊胆战,提着云梯的手很多都在发抖,甚至有人拿不稳另一只手中的兵刃。

“士卒们、豪侠们,”周文看到士卒的心境被战场的残酷所动摇,立即登上战车来到攻击阵的前方,一面缓缓地来回行驶一面喊着:“暴秦的皇帝就在此关之后,暴秦的八百里沃土也就在此关之后。打破此关,前方就是坦途,就是粮粟、良田、金与钱。打破此关,暴秦必亡,尔等和尔等家人的境况就会一改暴秦残虐时的窘迫,过上富足舒适的新生活。”

他喊了几遍之后住了车,又下了命令:“护军列箭阵,鼓声起时,有不前冲者立杀!先登者升两级,赐金十镒。弩阵军掩护登城有功者同赏。”

先令“督战队”列于攻城军及掩护箭阵军的后部和两侧手持强弩对准他们,后以厚赏调动其积极性,此法对揭竿而起者屡试屡验,准备攻城的那些士卒手稳了,目光坚定地变成了半两钱的形状。

弩阵重新进行了补充更替,盾卒数量大增。待城下的火势处于渐渐熄灭的状态时,盾弩卒们再次整齐坚毅的踏上了征程。

由于潼关是用预制模块搭建的,使用了石灰黄土糯米汁,并预先干透,所以其强度比夯土法现筑之城要坚硬的多,此时经过两轮进攻,踏蹶箭大多已经损坏和掉落,很多都是因为入墙不深被爬城者踩掉的。因此这批一万人的攻城部队所带的云梯数量也远较前两批人为多,加上攻城的人多到爬城时人挤人的程度,在这样强大的攻城压力下,关隘城头不再是空无一人的状态

在攻城者向城墙行进中,城头就出现了大批秦卒,或跪或坐,向进攻者远程抛射箭矢。这时张楚军的箭阵就发挥出了作用,不时有秦卒中箭,滚下城头。秦人马上就调来了盾兵,护在弩卒之前,双方箭矢往来,对张楚军的杀伤并不大,但确实也阻碍了他们冲锋的速度。

随着秦人的伤亡增加和张楚军的靠近城墙根部,城头的秦卒由于没有常规城头女墙城垛的遮蔽,终于退到了后面,城头再次没了人影。

见到此景,张楚军战鼓隆隆,士卒们靠上云梯就开始快速爬升,整个关墙上密密麻麻的人影几乎把墙面都完全盖住了。城上箭窗中开始射出利箭,城头的推杆也在使劲把简陋长梯充作的云梯推翻,但爬城人数太多,有的云梯自己都负担不了一架梯上挤上了太多爬城的人而垮掉了,负担得了的云梯则变得沉重无比,导致很多推杆的力量不足以把云梯推走。同样由于人多,那些箭窗的射中率几乎百分百了,可没被射到要害的人顽强不息的还在往上爬。

号角声起,爬到箭窗下面的人停止不动,没有爬到的人继续向上爬着。箭窗承受着张楚军箭阵的封堵,城头的滚木擂石不受箭阵影响的砸下来,把大量躲在箭窗之下的人砸下城去。但最终,当号角一停鼓声再起,还是有十几架屹立不倒云梯上的人冲上了城头!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