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坐秦笑观楚汉争 >第四十六章 恐惧的传染155(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四十六章 恐惧的传染155(1 / 2)

“让士卒们在城内检视,看看那些用过的箭矢是否还可再用,亡卒的兵刃是否修理一下就可使用。”周文对兵甲之事也有些无奈,“今日各军都好好歇息,为前军补充兵刃箭矢,继续派出斥侯查探秦军动向,看有没有在半途设垒阻击。明日先发五军追击,后两日全军都向西进发。”

胡亥背西面东的站立在新关西城楼上,郎中军三卫雁翅在身后向两侧排开,大秦的黑龙旗在头顶上随风猎猎作响,与四里外东城楼上的黑色大纛遥遥相对。城内,秦锐军的方阵,每两曲一阵整齐的排布着,所有军卒都手握矛戟向西而立。他们的身后则是几十架巨大的投石机排列在东侧城下和城头,构成一道威武雄壮的背景。

胡亥的两旁站着大将军章邯、太尉冯劫和一众随驾而来的大臣,面前摆放的则是缩小号的便携型大喇叭。

胡亥迈步走到喇叭前,鼓足丹田之气对着秦锐军说:“大秦的锐士们。”

城下士卒哗的一声,集体半跪行军礼,从最近的方阵开始,依次高喊:“陛下万岁!”“陛下万岁!”“陛下万岁!”……城墙反射的回声效果就犹如声震寰宇。

“免礼。”

“谢陛下。”又是一阵连绵的喊声。

“秦锐们,山东百姓作反是朕的错误,朕的责任,朕也在力图纠正。但是,大秦以法治天下,朕的过错,不是违法乱天下的理由。现在,乱民已经打破了函谷关,这一新关就是关中的最后屏障。敌人当前,大秦的锐士们,你们当如何?”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秦有锐士,谁与争锋!”

……

“好!朕也不再说更多的话了,八百里秦川的安宁交与尔等,天下九州的重新平靖,同样交与尔等了。”

“天下纷扰,靠我康宁!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天下纷扰,靠我康宁!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天下纷扰,靠我康宁!血不流干,死不休战!”

……

方阵中士卒边喊边高举手中的矛戟或利剑,一个一个方阵此伏彼起。

“此关既跨潼水而立,就赐名为:潼关。愿尔等秦之锐士,如潼水撞关山,冲冲激荡。”

“不负所望!”

“不负所望!”

“不负所望!”

……

方阵士卒再次依序半跪行礼。

胡亥离开大喇叭口,回身对章邯赞道:“大将军练兵有方啊。”

章邯施礼逊谢:“陛下过誉,臣不敢当。”

“朕现在看很满意,只愿战起时,能让朕更满意。”

章邯一挺胸:“必不负陛下所望。”

“将闾昨日已经放弃了函谷关,最快三日,最慢四日,周文就将至潼关下。大将军与函谷关外的董翳可有联络?”胡亥慢慢向城下走去,边走边问。

“陛下,周文军虽卡在中间,却也不是无法联络。臣已经派出两曲骑军去接应公子将闾,另外陛下要臣留于函谷关内的斥侯,会在不危及自身的情况下,尽量沟通函谷关内外的消息。”

“不危及自身?大善。”胡亥满意了,“非在紧急军情之时,士卒的安危要放在首位。不计伤亡是要在目的足够值得的情况下,而这种情况现在不存在。”

他站住脚步,“就大将军手中这十万人足以把周文拒于关中之外并予以击溃。到时候即使董翳未及配合堵截住,战机还有的是。”

“体恤士卒也是陛下的诏令,只能说是陛下仁心。”冯劫在旁不失时机的拍了胡亥一个小马P。

“冯劫,你这太尉当的,快成了人精了。”胡亥刺了他一句,冯劫讪讪的笑了笑。

胡亥没再理他,继续问章邯:“此番筑建,除此关城外尔还有何作为?”

此刻他们已经下了城头进入了城内,章邯四望,然后指着城外山头上说:“陛下请看,臣在从函谷关到新关,咳,潼关一百多里之间,与山头设立了十几座墩台(烽火台),墩台上都按快传的方式立起了信号木架,只是距离稍远,只能在夜黑后以灯号传讯。臣没有那么多书讯者,因而加紧训练了一些操作者,以不加密的方式传递消息,相信周文军中也无人知道所传消息内容。现在周文军的任何行动都能在当夜很快的传递过来。”

正说着,一个传讯卒快速跑了过来,看到大将军和皇帝一起,就半跪在路侧:“陛下,大将军,今晨的快传消息。”

“说吧。”胡亥立住了脚。

“嗨。周文前军已出函谷关,是最靠近的墩台斥侯远远看到的。另外函谷关守军已经退兵四十里,距此一百三十里左右,我方接应的前军已经前出六十里,两军相距七十里。”

章邯挥挥手让传讯卒离开:“陛下,周文如果快速行进,只需三日半就会到此,公子将闾很可能会被追上,要不要与公子将闾合兵后阻击一下?”

胡亥摆摆手:“要不要战,如何战,都是你和将闾的事情,你们自己商量。我就是来观战看热闹的,不参与这种战法上的决策。”

他边走边说:“我觉得周文粮秣吃紧,应该会派出最有战力的前锋军以最快的速度行进。将闾既然已被打得丢兵弃甲了,他没什么好担心的。能让周文有所担心的还是粮秣,而他的心里面肯定是认为关中兵力空虚,只有他用斥侯查探到的蓝田大营三万人和咸阳的两万卫尉可前来阻止他。”

“函谷关被破的消息要传到咸阳我的耳朵里,六百里加急也需要一日的时间,再决策调动蓝田大营和卫尉来迎头阻截,至少也需四日时间,这就是五日。朕是昏君,所以动作或许没这么快,那就需要六日。”胡亥露出快成招牌的阴笑。

“而他拿下函谷关后,快速行军到骊邑只需七日,再加把劲儿六日就可到。所以他必定认为会到骊邑才能遭遇秦师。如果他能早到骊邑,就可夺取骊邑附近的粮秣,然后打垮蓝田大营之军突击到灞上,就再无粮秣危机了,灞上粮仓众多啊。算计是算计的不错,他就是没想到我在半路就设了一个雄关,这回有他的惊诧可看了。”胡亥的阴笑变成了大笑。

王敖按品秩还在九卿之下,所以落于胡亥身后比较远,但也能听到胡亥的话,此时他紧走几步赶到胡亥身边:“陛下,昨夜所知的消息,不是说还有一名斥侯会迎头遇到周文并告知其此处立关的情况么?”

“嗯,就算他于明日得知了这一消息,他的二十万人中绝大部分也已经离开了函谷关,没有回头路可走了。”胡亥满脸自得的神情,“而且,他回头又能如何?粮食,一直就是他脖颈上的绞索。”

他看着章邯:“如果董翳能够无意外的按方略行事,今日就该到快到陕县了。明日,最迟后日可夺回陕县,三日内重夺函谷关。周文要是明日得知潼关消息,他后军也离开函谷关一日了。他的军队没有经过足够时间的整训,后军变前军的过程就需要一日,后军回到函谷关最快也在三日后,那时函谷关已经易手。”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