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坐秦笑观楚汉争 >第二十九章 山林沼泽法138(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二十九章 山林沼泽法138(1 / 2)

秦二世元年八月二十五日,匠师台。

胡亥听司马昌汇报说,皇帝之前让匠师台做的那些水车、车床之类已经有了个初步的原型,于是兴致勃勃的带着公卿们前来“参观”,同时还叫上了曹参。

到了望夷宫一看,和上次皇帝来时相比,宫殿倒没什么太大变化,但只需站在望夷宫主殿的殿台上就能看到,宫外泾水边已经发生了巨大的改变,一溜四、五架高高的木制水车在泾水的冲击下正在旋转着,水车旁的岸边则建起了几幢巨大的木舍,就像现在的工厂车间一样,里面还传来各式各样的嘈杂的声音。

胡亥满意的点点头,进殿内坐下,司马昌先拿了一个很精致的铜质物品给皇帝看:“陛下,这就是匠师们按陛下所指点而制出的游尺,陛下觉得是否是陛下所想之物?”

胡亥拿在手中仔细看着,这个游尺和今天的游标卡尺还是不太一样,秦代的制作工艺也没有现代的精密,但大致该有的都有了,包括测量外径和测量内径的卡刀分列在两侧,和胡亥当初在黑板上所画大致相同。

“我怎么想不重要,”胡亥一边把游尺交还给司马昌一边说,“重要的是是否合用、好用。”

司马昌将游尺递给旁边的属吏:“陛下所想之物必是好用的,此尺可将所制之物精细度提高十倍,因此也大大提高了制物之间的契合度。”

“我所想之物未必都好用,你也不需要这么奉承。”胡亥瞥了司马昌一眼,司马昌有点不好意思的拱拱手,“大秦工匠本就能巧,我所想这些物件,主要是在提高制作物品的效率上能够提高,大批生产,就达到了我所希望的要求。司马昌,我看到泾水边的水车和相连的工舍了,那里面现在都有哪些可代替人力的设施?”

“禀陛下,先制了用于磨锋的机台,一架水车可带动多台。还有钻孔的机台。臣曾为主铁官,对冶铁还是更为关注,所以也制了由水车驱动的风箱和锻打台,用于对铁件进行锻打。陛下所提的用石炭烧制焦炭也试做过,只是有些石炭不耐烧制,会炸裂成碎粒……”

“我说过,烧制焦炭的石涅,需要选用点燃时会冒烟的,想必卿没有太注重这一点。”胡亥随口答道。

“嗨。陛下一提臣就想起了,是臣疏忽,还望陛下降罪。”

“什么罪不罪的,那日我说的事情太多,偶尔忘记一两点也不算什么。”胡亥没所谓的摇摇头,“石涅的品类也很多,发烟和不发烟的,同类当中质量也不同,这还需不断摸索。对于不发烟,你现下只需记住开采地点,到冬季时这类石涅可以用于取暖之用。发烟的用于烧制焦炭,也要选烧制出来很纯净,炭块之间不相互粘连的为上品。”

……

两个人在这儿谈技术问题,其他的公卿听不懂,不免有点无聊。

胡亥用眼一看,年纪大的像奉常胡毋敬、治粟内史郑国、宗正赢腾等都有些昏昏欲睡的样子在强撑,但也注意到曹参一副精神抖擞的样子很关注的拉长耳朵在使劲听。

胡亥心里笑笑,提高了声音:“知道我为何想要以石涅烧制的焦炭代替过去冶铁的木炭吗?”

这一嗓子让那些老臣一激灵,连忙打起精神。

“陛下说过,木炭需要砍伐山林,如日后大规模冶铁,山林会不敷使用。”司马昌老老实实的回答着。

“对,山林砍伐了再生长,又要几载或十几载的时光,有些大木已生长了数百载乃至千载。”胡亥伸直了腰,严肃的用目光扫视群臣,这一下公卿们都精神了,直挺挺的恭聆圣训。

“所以,我有个想法,将秦律中有关林木方面的律条独立出来,设立山林律。制律之前,丞相府先着人在可去的地方,尤其是已经被大量采伐林木的地方做一个查勘,然后我的意思是,由当地人承揽补种,谁补种,林木归谁。到林木成材时可售卖,当然也要课税。如果是官用或军用,也要按价补偿。采伐了,必须继续补种。”

“对于各爵封食邑,也同等办理,售出木材也要课税也要补种。”胡亥用一种感慨的口气说道:“让我想到这件事情的起因不仅仅是冶金消耗,还有宫室消耗,争战消耗。关中遍地黄土,没有了林木,雨水就会把黄土冲进水道。我是觉得,泾水、渭水,早晚会因此由绿色变为黄色,再把黄泥水汇入河水,以后我们就要把大河改称黄河了,而且如此下去无须百年,河水必将在下游决口改道,使百姓遭灾,使朝廷耗费救灾之资。”

胡亥扫视着众臣:“也许这水色变化到朕崩位时也不明显,可我等不能给子孙留下一个这样的山河,因此越早着手越好。至于不以诏令方式由郡县出面征发徭役来做此事,是因为林木生长需要时日,三载五载未必见功,所以要用可激励百姓自主、或封邑领主自主而为的方式。”

胡亥停了一下:“细节上的事情,比如长到何等状况可砍枝烧炭做柴薪,长到何等时候可以砍伐掉一些过密的林木,保持其他林木有足够生长的空间等,我不懂,卿等制律时自寻种树的能手去商讨。当然了,现在山东不靖,山林律可按关中情况制定。一旦山东平靖后,也要在山东之地施行,所以需要考虑不同地域、不同林木的要求,预先做好打算。”

他带有深意的看了曹参一眼:“不光林木,沼泽之地其实也需立法,根据不同情况规定是否可变沼为田。诸卿或不知,沼泽是净化水的良地,城中洗衣洗菜之水,导入沼泽就会逐步净化为可饮之清水,这又涉及到我以前说过对城池居所的改造之事,需要通盘考虑。沼泽除了对水的净化之功用,还有鱼虾苇草水禽等物可为收获。所以在大秦人口增长还不至于田地不足产出足够口粮时,还是不要去打沼泽和林地的主意为佳。”

曹参到咸阳后,从未参与过有关军事方面的朝会(当然作为廷尉史,他也没那个资格),所见所闻都是皇帝对国计民生方面的想法,这回又见识了皇帝在机巧匠作方面的见识,以及对山林砍伐会造成后果的推断并从立法上未雨绸缪,同时对自己熟悉并因影响出行而同样不爱的沼泽地,也有着别样的见解。

皇帝说的是真是假姑且不论,但有这份心就说明这个皇帝不傻不呆不昏。曹参到目前为止,已经彻底的敬服了这个小小少年皇帝,刘季在他心中,也只剩下还是朋友而已,他想不出刘季就算当了皇帝,又能比眼前这个皇帝强到哪儿去?

“曹参,去九原的事情是如何安排的?”

皇帝的问话让曹参收摄了一下心神,“陛下,臣与公子高准备明日启程往九原郡,并已通过丞相府发出了公文知会郡守平和郡丞季。”

“朕准你们走直道,可以快一些。不过就算走直道,往返也有三千多里近四千里,加上商讨的时间,又要两个月了。”胡亥转头对冯去疾说:“现在山东不稳,所以现在关中和汉中、巴蜀先使人进行山林砍伐情形的查勘。”

他回头对曹参说:“山林沼泽法,因为关乎让庶民承揽谋利,和相应的租赋收取,与贾律有相近之处,所以也由你这个廷尉史来准备吧。虽然我现在不建宫室就不需要伐大木,可山东战事将起,木制军械还是要砍伐的。焦炭冶炼还在摸索,木炭冶炼还是要继续,所以此律暂时还不急于施行。贾律更急迫,是卿优先要做好的事情。”

曹参深深地一揖:“臣必不负陛下厚望。”

“好啦,”胡亥敲敲御案,“由冶铁又扯到山林沼泽上了。司马昌,带我等去看一下你用水车所连接的那些机台?”

司马昌在胡亥扯立法的时候已经坐回自己的位置,听此言赶紧又站了起来,先向皇帝一礼,然后又向各位大臣团团一拱:“陛下,臣为陛下引路。”

胡亥和众臣先看了水车,基本就是他给画出的样子,也就是今天在博物馆,南方乡间也有一些保留的那个样子,大圆支架装着水可冲击的隔板。所不同的是采用了铜质的轴,套着滑动轴承,这样水力能够少一些耗费在摩擦上。

胡亥当然知道这种明轮水车的效率很低,用暗轮(类似螺旋桨)的水车才有最高效率,可是暗轮最好是金属制,而且动力输出需要采用多个伞齿轮,涉及齿轮铸造、润滑、密封等多方面的麻烦,这会儿还没有橡胶,所以密封只能靠油麻绳,所以还是简单一点好。

看过水车,一行人又进入大木房子看各种水车动力的车床、磨床、钻床等,但用来拔拉金属丝的拉丝床还没有制作,因为匠师们对这玩意儿还是有点不摸门。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