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大宋:武侯穿越宋哲宗 > 第五十九章 遇袭114(1 / 1)
  • 手机阅读本书

第五十九章 遇袭114(1 / 1)

 当然,辽国大军万余人陈兵边境,赵煦只是撤离一线,屯驻后方二三十里的行唐县外,与顾临合兵一处。 这消息在当晚就被传回了燕京,萧兀纳诧异之余也舒了一口气,这算是他约束部众之后,宋主动缓和局势的举措,这起码表明对方并无开战的意图。 为了向大宋表明辽国也无意战事,于是他也向前线下达军令,撤回了三千燕地驻军。 此时前线剩余的辽军有燕地驻军四千人及隶属南院大王府的契丹六部精锐四千人,两边驻地位置分列行唐县城和独羊岗的正前方。 其目的当然是防止被赵宋天子虚晃一枪搞突然袭击。 当然萧兀纳也知道对方派遣使臣要到上京临潢府(后世内蒙古自治区赤峰市),且使臣是名满天下的大学士苏轼,甚至途经燕地时他还特地邀请对方到燕京小叙,不过苏轼以身怀天子诏命要尽快到上京为由拒绝了。 在这般情况下,除非赵宋天子欲置苏轼于死地,否则断无开战的可能。 不过他仍不能全线撤兵,一是对方只是后撤行唐县并未远离边境,二则无论如何他都得尽量安抚边军的情绪,尤其是契丹部众的情绪。 全线撤军也就意味着萧腾一事不了了之,此刻仍为此事心有不甘的契丹将领多的是。这时候这么干他无法服众,让这些人在边境空耗些日子去去火气也没什么不好。 不过两日,赵煦由行唐县城继续后撤到了真定府。这时候大宋边军几乎是全线后撤,只留顾临暂时带三千部众镇守行唐县。 萧兀纳见对方如此,自己不撤回恐被对方误解,于是下军令到南院大王府,让其部众四千人由边境转回属地。 军令到时已经入夜了,大军只能明日一早后撤。 当南枢密院使撤军的军令传到基层队将那里时,萧通刺大是愤怒,他是由契丹底层牧民一步步靠打拼和军功累积才勉强做到了队将。其人好勇斗狠,几乎每年秋冬都有劫掠宋境的习性,这撤军令意味着什么他太清楚了。 萧腾被追杀枭首,然后首级喂狗一事就此不了了之。 这份奇耻大辱,在他这个根正苗红的,代表着游牧民族恶劣习性的契丹老人是无法忍受的。 “南朝贱民敢深入我契丹腹地杀死萧腾,在其死后还喂狗羞辱我等契丹人,是可忍孰不可忍。”萧通刺召集心腹部众,坐于众人中间,用契丹语喊话,“可萧相公被宋人迷惑竟要我等撤军,要将此事不了了之,我实是痛心疾首。诸位试想若是如此,我等来年还能南下劫掠吗?你我之部族在秋冬时节岂不是更加辛苦?” 这番话引发了广泛共鸣,于是人人点头附和。 “既然如此,诸位今夜可敢随我南下洗劫周边乡里?给宋人一个下马威。至于上面怪罪,在座的多少是什长百夫长之流,责任不用你们来担,我萧通刺自去请罪,无非一死而已。” 萧通刺环视众人,说出了令众人大吃一惊的话来。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