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科幻异能 > 七重局 >第15章 迷雾重重(1 / 1)
  • 手机阅读本书

第15章 迷雾重重(1 / 1)

然而,这条脱离了正轨的曲径却比想象中更加难行,甚至如同寂静黑夜中遮天蔽日的原始森林一般充满了未知和诡异。这种诡异渗透进了工作、生活及交友的每一个日常的角落和缝隙,令李非每向前迈出一步都像是一个无依无靠的失明者,她必须先借助双手四下里挥舞打探一番,确定身前没有危险的障碍物后,再伸出一只脚小心翼翼地试探脚下的路究竟是坚实平坦的实地还是低洼积水的沼泽,亦或是一不小心就会坠入深渊的悬崖峭壁。

这种清晰可知又难以解释的诡异让李非一度怀疑难道真的有神鬼存在?如果说,日常信息的泄露可以用偷拍、窃听甚至近亲的出卖来解释,李非知道世界上一定有很多高科技和手段是她所不知道的,那么李非前一天说过的话、做过的事、想过的念头出现在后一天看的书里又该如何解释呢?时间上讲不通啊!如何做到如此精确地预知并提前编辑出版成为畅销书后顺利达到李非的手中呢?怎么实现不定的生活实际与既定的书本内容完美重合呢?一切都太不可思议了!

时间,李非需要漫长的时间来帮她细细冲刷,好让那些一闪而过到被她忽略以及由于不够醒目而未曾留意的细节渐渐浮出水面。

李非想起了一段非常特别的阅读体验。对李非这样的普通读者来说,这是一位有点神秘的作者。唯一明确的是,作者以同一个笔名出版了三部小说,被读者归结为“XX三部曲”,可是网络上却很难找到作者对外公开的真实身份信息。尽管如此,在将这三本小说全部读完之后,李非似乎从书中人物不同却又相似的命运中看到了小说虚构背后那个原型故事的蛛丝马迹。

名字在变,身份在变,情节在变,单看任何一个故事都得不出可信的结论,因为所有可能性的概率都是平等的,都是1。但当你把三个故事结合起来看,就会发现他们的立场和选择竟然如此相似,概率开始变得不一样了,那些高度近似的重合之处极有可能就是事实的真相。

要想揭开真相的面纱,就要穿透事件的表面看到深藏其后的根本利益,找出不同的行为背后那个始终不变的立场。时间,李非需要时间去积攒足够多的行为样本才能绘制出一张数据充分的“立场概率图”。

会是林婕吗?站在林婕的立场,她会怎么做?她当然希望李非走得越远越好,只要李非妄图朝徐向阳迈进一步,她就会毫不犹豫地举起时刻紧握在手中的猎枪,干脆利落地在李非身前快速射下一排弹点密集的子弹,用飞扬的灰石和硝烟严正警告她:不要轻举妄动!

李斌的死无疑是一个信号。

这个信号是分秒不差地踩着时机而至的。

李斌死的前一晚,李非刚去过跟徐向阳有关的一场活动却没有任何表示,从这一特殊的时间节点来看,李斌的利用价值至少可以有两种解释。一种是,林婕把李非的出现当成了一种回应,她要借李斌的死来警告李非离徐向阳远一点。另一种是,徐向阳把李非出现而没有表示理解成了对他的戏耍和轻视,他要用李斌的死来教育李非不要任性妄为。

可是,对林婕来说,这种“你进一步我就打”的先招难道不应该搭配“你退一步我就停”的后手吗?按理说,只要李非打消了前进的念头,躲得远远的,她应该就此停熄战火以示肯定才对。为什么还要继续纠缠不休呢?这不是逼她不成功便成仁吗?直截了当地解决掉李非不是比长时间的旁敲侧击更干净利索,不容易留下更多细小的把柄吗?难道说她嫌这样的打法太过意图明显,需要一些伪装?还是说她想把大把柄敲碎成小把柄,这样才没有人会对她形成致命的威胁?毕竟为了一个大把柄而杀兔烹狗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杀人灭口本就是个后患无穷的死循环,派出一个人去杀人就会制造出一个新的需要灭口的人,杀人放火在任何时代都是一个易于被人威胁和勒索的好把柄。除非自己动手,但自己动手也不是最好的办法,一不小心就会让自己完全暴露,还不如借刀杀人。借刀杀人这一招如果用得好,不仅可以让杀人工具迫不得已投入自己的阵营,无法轻易说出事实,因为要证明事实就必须献祭他自己,而且还有可能把错误全部转嫁给对方,彻底掩盖掉原始意图,将自己撇得一干二净,所谓“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是也。

是徐向阳吗?如果是他,他又是出于什么目的把事情搞得这么复杂?李非感到黑暗中有一个沉稳的声音在一刻不停地召唤她、指引她,这个声音像极了徐向阳,他为什么不直接把灯打开,走过来将她带走呢?如果真的是徐向阳,他以什么理由说服那么多人甘愿听从他的指挥,一波接一波地不断地侵扰李非呢?

做好事不一定需要理由,但做坏事却一定要有一个无比正当的理由,号令大家一起做坏事就更需要找一个冠冕堂皇的高尚理由了,最好的辩白无非是:我们做的这件坏事其实是一件好事!一件对大家都有益的好事!也许这还是你们一生中唯一有机会参与的一件既光荣又伟大的大好事!

那么,对这些人而言,触手可及的利益又是什么呢?是什么驱动他们积极投身于一件与自己毫不相干的事呢?任何事情都需要耗神费力,高尚也好,伟大也罢,说到底,成就的是别人又不是自己,图什么呢?面对这么多人,威逼是不太行得通的,利诱的可能性更大一些。是被金钱打动了吗?还是给了他们什么机会?省钱办事的机会?赚钱的机会?发展的机会?

为什么非要介入进来呢?当棋子又不是稳赚不赔的买卖,同样面临沦为废棋的危险。要都是男人多少还说得通,毕竟男人更信奉“富贵险中求”,可李非身边那些让她觉得奇奇怪怪的人,不管是同事,偶尔联系的亲戚、旧友,还是生活圈里的朋友,多数是女性,而女人天生不喜欢冒险,她们安分守己,顶多爱聊聊八卦,并不会造成巨大的危害。不会?有那么绝对吗?不对!能伤人的不止刀剑!还有口水!也许所有人都以为“一人一口唾沫星子就能淹死人”只是一句玩笑话,语言暴力并不是玩笑!由此导致的自杀并非个例!说话尖酸、刻薄、恶毒何尝不是一部分女人的天性,女人间的闲言碎语真的可以逼死一个人。而她们可能还以为自己做了一件替天行道的大善事,觉得自己通过语言掌握了肃清世界的神奇力量,所有人都应该像她们一样理智、善良、勇敢、有正义感、无私奉献,所有人都应该像她们一样完美,世界才会变得如她们想象中那般美好。

世界上最可怕的不是狼,比狼更可怕的是“披着羊皮的狼”!它会卸下你的戒备心,麻痹你的判断能力,直到你看见它张开血盆大口才意识到为时已晚。

会不会另有其人呢?借着林婕的旗号打压,再把黑锅甩给徐向阳。关键是,这么做会给他们带来什么好处呢?借力打击徐向阳?又或者绕一个大圈回来,打击的正是李非,问题是,像李非这样一个无足轻重的小喽喽有什么打击的必要和价值呢?上擂台都不够重量级吧。

虽然李非早已预料到自己身处的复杂漩涡会给她制造很多麻烦,但她没有想到,在厘清事实之前,她要做的最大努力竟然是避免被身边的人逼疯!她不得不相信身边的人都是善良的,因为人很难在一点美好的信任都没有的环境中生存下去,但又不能完全相信他们不会被利益诱惑、不会被人蒙骗利用。她不能毫无顾忌地说一些不着边际的话,不然会被人当成疯子。还是说,装疯才是真正有效的自救之道。是不是有人真心希望她疯掉?!是不是只有配合达成这个目的才能让她从旋涡中脱身而出?

真正在幕后操控一切的人到底是谁?!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