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历史军事 > 琅琊榜之刁钻誉王 >论礼小胜一筹,战火全面爆发23(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论礼小胜一筹,战火全面爆发23(1 / 2)

朝堂论礼已成定局。太子本就有礼部自然不虚。但是听田德之说的有板有眼马上问了陈元直。结果陈元直也说按太祖,太宗,敬宗年间确实越妃不宜代行执礼。但是陛下登基后也未必不能更改。只是还没有拟出仪程。

神他妈还没有拟出仪程。太子也没把握了。急匆匆把事情告诉他母妃。越氏让太子不用慌,陛下和礼部都偏向东宫这边。誉王去外面请的宿儒能比的上礼部?再说又不是单单誉王可以请。只要太子放下身段,舍得本钱。请到人只会更多。

太子也反应过来,立即让人抢先一步去请在野的宿儒雅士。一应招待更是面面俱到,体贴入微。李冲也做出样子,礼贤下士。特别有名望的更是登门拜访。当然最主要还是靠梅长苏去请周玄清老前辈出山。周玄清是一位隐居在京西灵隐寺的当代鸿儒,名声显赫,声威鼎盛。又与帝师黎崇是多年好友。就算粱皇也得给周玄清几分薄面。

梅长苏让宫羽带回来答复。表示会尽力而为,但是自己不方便出面。会让人代为去办。李冲自然知道,梅长苏是还要继续辅佐“太子”。

酿酒作坊不用多久就买了下来。李冲把原理教给秦般渃。说是从露珠得到的启发。让秦般渃注意保密。实际上就是需要一套简单的蒸馏装置。薛新被安排在秦般渃麾下管理酿酒作坊。

虽然铜料受到官府节制。但混迹在誉王和太子的势力下的官吏,自然知道怎么合理的钻空子。铁匠忙活了两天,一套简单的铜制蒸馏装置就完成了。结果还是比较满意的,虽然比前世的酒还有很大差距。但是酒色清澈品相极好。口感比七里香还要胜上一筹。李冲的初衷是用酿酒坊的幌子屯粮食。不出所料明年冬季就会有五个州郡闹饥荒。提前储备粮食,就能抢到赈灾的差事。

只是蒸馏装置日夜不停也只能出酒两百余斤。秦般渃给新酒取名君子醉,160斤粮食大概只能出30斤酒。秦般渃给一壶一斤的白酒定价2两银子。准备在红袖招名下的青楼,以60倍的暴利独家出售。

李冲觉得价格低了,毕竟属于最好的白酒,算下来才300多斤粮食的价格。相当于李冲原来世界800块钱500克的酒。红袖招又是皇城顶流的青楼,卖10两都不愁。李冲生活在原来的世界,痛恨哪些把几毛钱几块钱的药材生产成几百几千的价格出售。换成自己有了这种机会,心安理得变成了自己痛恨的那种人。甚至还有点沾沾自喜。

至于郭仁表,李冲准备用他夺取工部。誉王府旁边有座府邸,原本是誉王给王妃的弟弟朱樾居住的。不过朱樾在誉王的运作下,成了大理寺卿已经有朝廷赐的府邸。自然就空置了下来。李冲让人把府邸隔开成两个中等府宅。一个给郭仁表主持打造曲辕犁所用。前几日送给灰鹞和珠兰成婚所居。灰鹞与珠兰都是个孤儿。也许是这种身世,两人都没有嫌弃对方。珠兰算是走到了明面上。开始协助秦般渃慢慢接手生意之事。

随着李冲拒绝收受例礼,很多朝堂与地方官员都人心惶惶。以为誉王不准备庇护他们了,开始寻求太子一方的照顾。这样一来誉王的势力急剧缩水。而太子已经开始膨胀。廖岩松没有因为和誉王沾亲带故就偏向誉王,沈追也是两不相帮。齐敏立场不坚定,倒是蔡荃有时会站出来帮誉王说句公道话。粱皇也看出来了,誉王已经完全处于被动。

乾元大殿太子的礼部和请来的在野宿儒占尽上风。李冲请到的人虽然寸步不让,这些人说话虽然有点份量,辩出了祭礼中的嫡庶位次,是礼部这几年的重大缺失,可单单这些人的身份名望就落了下乘。更何况太子一方,还有在朝礼部这个权威掠阵。

直到一位多年居于京西灵隐寺的周玄清老先生,这次竟然也移动大驾,亲自进了金陵城。那才真是重中之重,平素无论皇室公卿,见他一面都难,待这位老先生直接住进了穆王府。太子就有些慌了。霓凰郡主就是被自己和母妃得罪的。太子一度怀疑是霓凰郡主的报复。

始作俑者梅长苏却让李冲到穆王府去请周老先生。李冲暗暗佩服梅长苏的狡诈。这的事情都算计。自己去穆王府请周玄清,等于霓凰郡主还了自己昭仁宫救场的人情。当下也不计较这些,反正按剧情霓凰郡主马上就会发现梅长苏是林殊的事情。自己再大的恩情,也不及梅长苏在霓凰郡主心中的位置。

周玄清老先生一旦上了朝堂,连梁帝也要礼遇有加,加之治学严谨,论据周全,没有两把刷子的人,就不要妄想跟他论辩。

周老先生直指越妃数年来得到的超常待遇,以及太子在皇后面前的礼道缺失。如此一来太子一方已经无力回天。最后这场朝堂论辩只持续了三天便落下帏幕,越妃虽复位,但祭礼时不得与皇帝皇后同立于祭台上,太子洒酒后,须抚皇帝皇后衣裙;礼部职责有失,陈元直免职,因念其年老,准予致仕,不再深究。

太子也是庶子的身份,被李冲在朝堂上再三当众强调,羞恼之极。一时按捺不住出掌,就想扇李冲一个大比兜。李冲哪能惯着,一脚就把太子踹坐在地。梁帝当庭暴跳如雷。对着太子和誉王一人一脚,场面一片混乱中。亲王太子当庭动手。皇帝不顾威仪连踹皇子。朝臣们面面相觑,直呼陛下息怒。朝堂论礼以粱皇都失仪的状况落幕。

李冲把结果告诉皇后。听到太子要当庭扇李冲耳光时,皇后怒上心头。但是马上李冲说太子没有得逞反而被自己踹翻在地。皇后一边称赞李冲勇气可嘉,一边又劝慰下次不可趁一时之气惹陛下不喜。李冲尴尬的把粱皇当庭踹自己和太子的事说出来。还把太子被粱皇一脚踹哭,哭求父皇主持公道的场面,活灵活现的描述出来。最后吐槽三个要论礼的皇族,居然是表现的最失礼的人。

皇后关心李冲有没有受伤。李冲哈哈一笑,表示不痛不痒,舒坦的很。皇后虽然表面斥责,心里却被李冲替自己出气所感动。

朝堂论礼就像是一场导火索,太子咽不下这口气。亲自出宫到谢侯府拜访梅长苏。让梅长苏一定要帮自己出这口气。与李冲一样,梅长苏也同样在收集刑部偷换死囚的证据。见太子这般着急,索性拿出刑部的罪证说道:“太子殿下,原本苏某还想收集更多的罪证。既然殿下急于反击誉王。这些就先交给殿下。按大梁律令应该够了。”

太子闻言一喜,立马接过案卷查看。上面九宗刑部偷换死囚的证据清晰明朗,其中六人还有现在的居所。改名换姓的记录。当即放下身段,礼贤下士执礼道:“苏先生为本宫殚精竭虑,实为本宫之福。本宫今日奉苏先生为师。他日成就大业,必为先生著书!”

梅长苏躬身道:“苏某承蒙太子殿下厚爱,只是苏某暂不敢受。朝堂论礼苏某未能帮到太子殿下,不曾想到誉王能请来周老先生。已经是苏某的疏忽。待苏某辅佐殿下做上那个位置。若太子殿下有心,苏某方能厚颜领受。”

太子当即说道:“这事不怪苏先生,一是本宫轻敌,二是本宫当初得罪了霓凰郡主。苏先生帮本宫立下的功劳,比任何人都高。本宫可以保证,日后必然不会亏待先生!”

梅长苏恭敬道:“既然辅佐太子殿下,这些事情本就是苏某的职责所在。苏某有个提议不知太子殿下能不能接受?”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