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玄幻奇幻 > 天地庄周马 >第十四章 道可道(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十四章 道可道(1 / 2)

且说那日自从杨寒山只因掉了两毛钱,就挨了母亲一顿毒骂和吊打之后,便对金钱和数字和算术变得异常敏感起来。

又一天,卢秀英又交代杨寒山去天上的街市买一些七里八里的东西,当然,这些七里八里的东西无非也就是生活中的一些常用或必用品,什么油米芝麻豆子姜,什么盐糖味精酱之类的。平日里,茶叶一般都不会去买,也很少有茶叶卖出,家中种有红茶,自采自摘,自给自足。

那开小店的女子本是一个仙女,只因当年玉皇大帝召开蟠桃大会盗得一个仙桃才被贬下了凡间。

玉皇大帝全称为“太上开天执符御历含真体道金阙云宫九穹御历万道无为大道明殿昊天金阙至尊玉皇赦罪大天尊玄穹高上帝”,玉帝居于太微玉清宫,他在民间影响极大,民间将其视为天上的“皇帝”,万神世界的最高统治者。

蟠桃会,又称蟠桃盛会,蟠桃盛宴、蟠桃大会,是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天界庆典大礼,相传三月三日为西王母诞辰,这天西王母大开的盛会,以蟠桃为主食,宴请各方众神众仙参加,众神仙赶来为她祝寿,称之为蟠桃会。蟠桃生长于蟠桃园之中,由七仙女所采摘。

蟠桃大会每年开一次,相当于地下365年,天上一日,地下一年。吴承恩在《西游记》里说孙悟空大闹天宫大闹蟠桃会,只因玉帝老儿和众仙们给他玩了个忽悠,要不是武曲星君一语道破天机,讥笑孙悟空,说他只不过是一个不入流的赶马放牧的弼马温,孙悟空还以为玉帝老儿和仙界众神给他封了一个好大的官!真的是一语惊醒梦中人!

天庭很少开会,每年只开一次会,而且还是借着给王母娘娘祝寿的之机才开的。相当于每年召开一次茶话会或搞一次庆功宴年终总结什么的。到了凡间则不同,每天都要开会,日例会,周例会,月末会,季度会,年终会。平日里,还要召开许多各种各样的视频会,调度会,指令会,动员会等等。总之,就是今天会,明天会,天天会,春耕咋办?

蟠桃大会宴请的神仙都是三界有级别的人物,三山五岳,南海诸神,其他的一些如城隍庙,如土地神等是没有资格去参加的,即使你是孙悟空也不行!至于天兵天将和虾兵蟹将之类的就更不要谈了,优秀一点的,顶多就是去外面做个安检人员维持一下秩序而已。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在人情世故方面,三界其实都是相通的。不是一路人,不进一家门。所以,孙悟空一直想打破三界之内,不在五行之中,其实是不可能实现的。最后,玉皇大帝和众神管不了他,却还是被如来佛祖压到了五台山。

按当时的情形,儒释道三教,只有三个人可以收拾孙悟空。

第一个是孔子,孙悟空是从东胜神洲海外傲来国,海中花果山正顶上的一块仙石里面蹦出来的。

四大部洲,又称四洲、四大洲、四天下,是佛教中认为的在须弥山周围咸海中的四大洲,分别为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读法为东,胜神洲;西,牛贺洲;南,赡部洲;北,俱芦洲。

孙悟空没有父母兄弟姐妹,也没有朋友老婆孩子,也就是说,儒家思想那一套三纲五常道德仁义对他根本就不起作用。孙悟空不是个人,它是只猴子,这猴子还是海中花果山里的石头变的,动物界的山中之王,水中之龙也管不了它。更关键的一点,孙悟空从来都没有进过学堂门,正所谓无知者无畏。

第二个能够收拾孙悟空的人,当然是菩提祖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菩提祖师是道家人,道家公认的创始人是老子和庄子,所以说,菩提祖师和孙悟空本来就没有这两个人,都是虚构的,如果有,那也只能是老子庄子的徒子徒孙。植物界也没有真正的菩提树,明镜是没有真正的镜台去装置的,明镜只能高悬,不能用来装门面。镜子从来都是用来照妖的,而不是用来照神和照人的。世有照妖镜,却无照人镜,更无照神镜!人镜照不出妖魔鬼怪,人生一生,既然能修成仙,既然能修成佛,又何需要照镜子!

《史记》被称为是“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读书先秦文史,自秦始皇“焚书坑儒”以来,在正史上都以司马迁的为主。司马迁怎么写,我们就跟着他老人家怎么说。对也好,错也好,东也好,西也好,总之,他就是权威。

他说老子活了160多岁,又说可能活了200岁,说实在的,如果有人要是哪一天活过了150岁的话,恐怕连鬼都不相信了。

司马迁在《老子韩非列传》开门见山就写道,“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写着写着,又说,“或曰老莱子亦楚人也,著书十五篇,言道家之用,与孔子同时云。”

写着写着,又说“或曰儋即老子,或曰非也,世莫知其然否。老子,隐君子也。”你搞的他清。

归根结底,老子这个人很神秘,套路有蛮深,连孔子都说他成了龙。

孔子请教于老子,回来后,对老子赞囗不绝,他的弟子便问他:“你见过的老子到底长得怎么样?”

孔子说道:“鸟,吾知其能飞;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矢曾。至于龙,吾不知其何以?龙乘风云而上九天也!吾所见老子也,其犹龙乎?学识渊深而莫测,志趣高邈而难知;如蛇之随时屈伸,如龙之应时变化。老聃,真吾师也!”

有一个叫士成绮的人听别人常常称赞老子的智慧,自以为知识渊博,于是长途跋涉来拜访老子。

他看到老子的家像老鼠洞一般杂乱不堪,大失所望,生气地对老子说:“听说你是拥有大智慧的圣人,我走了几百里路来见你,没想到你像老鼠一样!”

老子听了,呆若木鸡,毫无反应,士成绮骂完后,转身就走了。

回去后,士成绮想了一整晚,总觉得哪里不对头。

第二天,士成绮觉得自己错了,便又跑去来跟老子道歉。

老子平静地说道:“什么圣人不圣人,这种名号,我早就像仍破鞋子一样把它扔掉了。你骂我是牛、是马、是老鼠,又有什么关系?我还是我。”

《三国演义》里面,曹操煮酒论英雄,也把英雄也比作龙,刘备一穷二白,他却偏偏将他比作龙,说天下英雄就是我和你,其他人都不算什么!

由此看来,说明老子也还可以说是一个英雄式的人物!

老子对孔子说:“你讲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忠孝仁义都已经腐朽了,他们的尸骨都已经烂了,还有什么好讲的。社会是向前发展的,人怎么可以再回到过去呢?”

老子在周王室呆了好多年,既升不了官,又发不了财,觉得没么哩搞头,就想跑人。

当他骑着青牛逃到函谷关的时候,却被一个叫关令尹的人拦住了。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