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玄幻奇幻 > 天地庄周马 >第十章 老屋(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十章 老屋(1 / 2)

因为那日杨寒山的母亲吩咐他去买豆腐的一件小事,想不到竟就牵出了一个又一个鲜活的英雄人物和一部宠大的关乎民族的兴亡史诗,人还是那些人,事还是那些事,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诗曰: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和过去村子里的其它老屋,如正堂屋,亭子堂屋等许多建筑屋群一样,杨寒山家里的老屋也是有天井的,天井屋檐户户相连,下雨天串门走天井屋檐下是不打湿脚的。正堂屋是一路的青石板一直延伸向内,屋连着屋。

亭子堂屋和杨寒山家的老屋是上下两进的堂屋,中间两边各夹有一口天井。唯一不同的是,杨寒山家的老屋大门框是麻石柱子,上面一条麻石梁下两端各压一蹲石狮子,石狮子压在石柱上。石狮子雕刻简单却很庄重逼真,不得不让人佩服雕刻大师的艺术功底,这种嵌在成套的石梁石柱的石狮子,过去还有一个很漂亮的名词,被称为“万卷书”。

两根麻石柱子下方各套一只石马,下面柱子之间夹一条方形的麻石门槛紧密相连。石梁和石柱依附着一口口大青砖和大土砖砌上去,整个石门框浑然一体,天衣无缝,看起来比现代化钢筋混泥土倒置的还要牢固。石柱上下方各嵌着一块马蹄形的木座子,顶上的木座各有一个穿孔,将两扇大门顶上的榫头往穿孔里一顶,门下方一角就刚好落在座子的凹形槽中。两扇大门又厚又重,门边合拢处一凹一凸,门一关,槽一套,就将整个四合院封得严严实实,木栅一插,万夫莫开!

父亲四兄弟,整栋老屋刚好分成四户人家,杨寒山家住上堂屋的东边。靠堂屋的一间房称为正房,从堂屋里经正房笔直一路走去依次是夹房和铺书房,每张房门都有一个木门槛。

杨寒山的母亲常笑说他是“隔夜想着事一担,早晨起来坐门槛”,坐来坐去,几个门槛坐得溜光溜光的。

正房的楼脚铺了厚厚一层木板,在夹房近纱窗边的楼脚墙上开一扇门将其封严,便成了一个木板楼谷仓。在谷仓门口周围夹房楼脚顶上铺上三四个平方的木板,又在靠近墙角处的木板上留一个比箩筐大一点的方形口子,从口子上爬上楼梯就将谷子一箩筐一箩筐吊上吊下进出谷仓。

正房相当于客厅,夏天铺上竹席就是地铺,冬天弄上十来口砖或将熟土硾紧一围便成火塘,有亲友作客或乡邻往来多坐正房,谈史论经,不亦乐乎。腊肉腊鱼腊肠腊干子就吊在楼板下对着火坑慢慢熏制而成,色香味俱全。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烟熏火燎,楼板就熏得乌漆抹黑的。正房夹房铺书房都有一个木格子纱窗,冬春订一块薄膜,夏秋蒙一块纱布,房子阴暗地像人间地狱,父亲住在老屋里,病痛总是多些。

小孩记得千年事,翻开老屋潜藏的记忆,最模糊的往事还是要算奶奶对他的疼爱了!

杨寒山的奶奶在他刚好五岁那年就过世了,印象中,只要稍有一片刻不在身边,奶奶就拉长声调呼唤他的名字,“寒——山——崽,寒——山——崽”地喊,生怕他有个什么三长两短!

杨寒山的堂兄弟姐妹一共十三个,奶奶关心了多少大哥大姐他不知道,总之在杨寒山的眼里,他就成了奶奶的命根子一样。每次大伯三伯轮流赡养奶奶端了汤汤罐罐,奶奶总要把寒山叫去先让他品尝品尝。

有一段时间,他和奶奶去姑妈家住了好久,后来还是大伯和三伯用睡椅将他们一起接回家的。过河渡水,路途遥远,杨寒山便跟在后面屁颠屁颠耍赖,硬是爬上睡椅让奶奶抱着他任大伯与三伯去抬……

正房往左手边一间是灶房,灶房楼脚上架满了杂木,杂木上堆满了稻草和棉花秸杆供煮饭炒菜烧水生火之用。为了避免失火,灶台和灶角上方就留出一个空来,抬头就能见屋顶。透过灶房两个竖木条纱窗可以见到一小块土坪,坪里有几棵树,两棵结巴梨和几根板栗。九毛十苦,九月里是山上的毛栗成熟的季节,十月里就到了去隔村的树林里捡苦槠的时候。结巴梨是没几个人喜欢吃的,大概大家都担心吃了以后会结巴(会口吃)。

每到八月板栗成熟的日子,杨寒山就和一群大大小小的侄子们围在奶奶身边看她挪板栗。

一个个拳头大的刺球,放在脚板底下,经奶奶小脚来来回回那么一搓,三下五去二,就蹦出一二三粒板栗出来,见了就流口水……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