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武侠修真 > 武林随笔之三害 >第十九章:江湖瞎话之四王乱海19(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十九章:江湖瞎话之四王乱海19(1 / 2)

且说李、周、白三人离了方城之后,便带着黑道人给的任务奖励,继续出发去青云门了。

几人先是骑马,后又坐船,沿着长江不消半月便来到了青云门的总舵,上海。

上海此地,是长江出海口,自海外贸易繁盛以来,就慢慢发展繁盛了。

而与现实世界不同的是,大乾朝通过了改漕运为海运的决议。

为何呢?

无它,来源于江湖武者的开拓意愿。

自古以来,一个国家最具有开拓意愿的是两种人:地主和军人。

自秦朝开创耕战体系,千百年来,土地都是历朝历代各个阶层的人最看重的资产。无数达官贵人显贵之后,首先做的就是买地。

而一个王朝到了中后期,矛盾最尖锐的问题往往也是土地兼并问题。

豪贵之家阡陌纵横,而贫者无立锥之地。

一场大规模旱灾,就会饿死上万乃至数十万人。于是又会引起大规模的农民起义。

扯远了,说回大乾朝改漕运为海运的决议是如何通过的呢?

因为船只技术更加发达了。

而船只技术的进步,又是靠谁推动的呢?

没错,就是江湖武者。

看到这里,或许读者会疑惑,笔者要如何圆这个故事逻辑呢?

且听笔者一一道来。

话说自北地六派之乱后,朝廷一步步的收紧了对于江湖武人的约束。无论是武盟、七大派,还是锦衣卫、东西厂,都对武人下了狠手。

原本一批游离在朝廷底线边缘的江湖武人,受到了沉重打击,抓的抓,杀的杀。

那造反又不敢,束手待毙又不情愿。

大家又都是习武多年的武者,谁没有三分傲气、三分戾气呢?

后又恰逢倭奴入侵鲜草半岛,朝廷大军开拔过去镇压。

朝廷碰到战事,需要用到武人了,于是便开了一个特赦令,从军征战者可免罪,倭寇头颅也可抵罪。罪抵完了便可用倭寇头颅换钱。

在鲜草半岛战争前期,江湖武者还是有不少用处的。起到了延缓、迟滞倭寇军队的作用。

在战争结束后,这群人一想,回到中原还要受到朝廷提防。毕竟这群人可都是经历过惨烈厮杀活下来的江湖人士,武功又高,又杀人不眨眼。

放在哪里,都是祸患。

于是这群人本着寇可往,我亦可往的心态做起了大乾、鲜草、倭奴的三角贸易。

这样对于海船也就有了实际需求。

再加上往后海贸进一步发展,欧罗巴人参与其中,海贸更是有巨利可图。

在现实世界里,海贸利益被东南沿海地区的大族、高官把持,这个想必大家都有所了解。

但是,试想,在一个有武功内力的世界,这种海上贸易走私,能少了武者?

江湖门派手握着仅次于朝廷的强大武力,可以说,如果这些大族不调用军队,根本难以与强大的江湖门派抗衡。

当然了,实际情况是,江湖门派与这些大族是蛇鼠一窝。共同瓜分着海贸利益。

那为什么朝廷能通过海运决议呢?

这还要说起一桩旧事,其名为:四王乱海。

中原王朝自古以来,有两件事是置于最高地位的:一是大一统。

自始皇帝统一六国后,大一统便成了每一个心怀志向的人的最高理想。没有一统天下,那连千古一帝这个评价的门槛都没有达到。

第二个,便是开疆扩土。

每个王朝的开创者一统天下之后,那继位者能干嘛呢?总不能将天下解散之后,再重新统一一遍吧?

那还想要展示自己作为皇帝的文治武功,甚至想要超越父辈,那么开疆扩土便成了唯一的选择。北击匈奴,南征百越,西战新藏,东。。。

东打不了了,因为是大海。

那四王乱海一事呢?

四王乱海发生的背景,就是大乾朝达到了鼎盛之际,完成北、西、南三个方向上的开拓战争,想要向东开拓大海,而导致了中原发现,海外并非是一片贫瘠之地。

有利益,就会有人,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

东南沿海之地,从福建出发,去琉球,经琉球,可南下南洋,可北上扶桑。

海贸利益庞大,那么自然会有海盗出没。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