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情小说尽在御龙小说网!御龙小说网手机版

小说首页 > 玄幻奇幻 > 老子不伤星水浒传之武松世界 >第十七章 汴京城内繁华世 蔡相府里美帝姬18(1 / 2)
  • 手机阅读本书

第十七章 汴京城内繁华世 蔡相府里美帝姬18(1 / 2)

辰时刚过,武松一行从东京城北的新封丘门进了汴梁。

虽然武松手里拿着阳谷县衙出具的公凭,但进入汴梁城门的时候,根本无人盘查,一路畅通无阻。

倒是官吏、商贩、市井、农民,汉人,胡人,骑马的,乘车的,挑担子的,赶牲口的,摩肩接踵,熙熙攘攘,进进出出,好不热闹。

眼下这大宋皇都真似个清平世界,朗朗乾坤。只是没有人知道,徽宗朝代已经撑不了几年,很快大厦倾塌,只做个鸟兽散而已。

进了城门,抬头四望,顿时感觉东京汴梁真的是出乎意料的大。

左右两边的城墙延伸开来,一眼望不到边。中间的主道宽至七八十米,道路两旁的房屋店铺,鳞次节比,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更有花园景观,重峦叠嶂,青石嶙峋,葱葱郁郁,一直通往数里路外的内城。

此时,于虞侯已经从马车上下来,跨上一匹马,和武松并辔前行。一路上给武松介绍东京的名胜景观,风土人情。

行至一座跨度十多丈的石桥桥顶,于虞侯告诉武松,桥下是汴梁城北面穿城而过的五丈河。由北往南,汴梁城还有金水河、汴河和蔡河四条大河穿城而过,形成四水贵都的局气。尤其是汴河,上通辽国的中京(今BJ),下往江南的苏杭,是大宋京城的生命线。

这四条主流与城外的黄河、济水、京水、淮水相通,加上全城近三百条沟渠,使京城的水路四通八达,交通运输,畅通顺捷,给汴梁居民的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

武松下马,站在封丘桥顶,举目四眺。但见内城的城墙高耸森严,雾气腾缭,不知究极,外城的街道棋盘布局,左边可见开宝寺巍峨铁塔,右边可闻景芳苑沁人花香,不由想起汴都赋里曾说,这东京城中,东西为阡,南北为陌,其衢四达,其塗九轨。真可谓是当世绝无仅有的第一繁华大都市。

后世曾对开封旧城进行过大规模专业测量。据记载,汴梁外城周长是五十里一百六十五步,内城周长是二十里一百五十五岁,皇城周长九里十三步,城墙高四丈,城基五丈九尺,埤堄(城墙上的矮墙)高七尺。

宋制一里三百六十步,约合现在的559米,实际测量与历史记载相差无几。就是说汴梁外城墙周长差不多有二十八公里,内城墙周长超过十一公里,皇城方圆也有五公里。

北宋京城三城相套,皇城和皇宫城宫一体的建筑风格,开启和形成后来中华封建帝国的都城格局。

如此一座大城,住着一百五十万人,水源充沛,交通便利,如果备足食物,朝廷坚决抵抗的话,在冷兵器时代,守个一年半载真不是问题。

但真实的历史是,金人兵临城下时,京师只剩不到十万人,北宋首都竟然不攻自破。金兵不费一兵一卒占领了汴梁,北宋王朝继而又将淮河以北大好河山,拱手相让。

武松正蹉跎不已,后面传来行人不断的催促叫喊,只得重新上马,吆喝一声,宝马四蹄轻扬,快步下桥,往内城奔去。

进了内城旧封丘门,一下子又换了一重天地。

此时令北宋亡国的“花石纲”还没有开启,皇城外东北面的民居商铺还没有拆除成为艮岳花园,所以一进内城旧封丘门,各种各样的街市琳琅满目,目不暇接。

外城棋格式的街道布局,到了内城,除了四座皇宫大门的四条御街和三条贯穿内外城的主干道路,更多的是环线和斜线小街,那感觉有点像进了老上海南市的城隍庙旧城厢,街道小巷,曲里拐弯,辩不清东西,摸不着南北。

如果说外城的街头,行人𤋮𤋮攘攘,还能接踵而至,内城的街道上,几乎看不见脚下路面。

已经开市一个多时辰的马行街市,人头攒动,令人寸步难行,人声鼎沸,吵得人晕头转向,

武松一行办正事要紧,顾不得看热闹,在于虞侯带领下,一路沿马行街向南,穿过皇城东华门御街,到潘楼右拐,进入东西走向的曹门大街,一路往西而去。

曹门大街紧挨着皇城,往东,是出内城的曹门,往西,是通往外城的梁门。

这出了梁门,左手边一大片,至汴河岸边,都是蔡府,足足占了二三百亩地。

踏上曹门大街,周边环境一步一步开始安静下来。起初大街的北面还有市集,南面是瓦子,再往西到了皇城根下,两边都是绿柳高墙,朝北是皇城,朝南则是景灵宫。

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和“道君太上皇帝”的宋徽宗,信尊道教,在京城大建宫观,置道官二十六等。景灵宫在皇城宣德门外对马路,里面住着道君皇帝赵佶的灵魂导师、北宋道教神霄派创始人林灵素。

过了景灵宫东宫,便是皇城南门宣德门前赫赫有名的京城御街。

这条御街可以说是大宋天下第一街,街道宽二百多步,等于今天的300多米。从皇城宣德门开始,往南穿过汴河、蔡河,直通外城的南门。

御街两边设有御廊,各立黑漆权子,路心还有两行红漆权子,告示众人:此处皇家御道,不许人马通行。

从宣德门到汴河州桥,御街两边甚至禁止商人买卖。御街两边全部是礼制建筑和行政官署,除了景灵东西两宫,还有明堂、秘书省、东西两府、大晟府和太常寺、尚书省、开封府等等,摆足了北宋皇家和道家的权势威严。

宋徽宗在尊道的同时,也给当时深入民心的佛门,留了一个位置。御街东侧,排在景灵东宫后面的,便是人们耳熟能详的大相国寺。

接下来的许多新水浒故事,将在这里发生。

不仅如此,这段数里长的御街还相当于皇城外的宫廷广场,是皇宫朝廷举办庆典活动的场所。

每年新春初一、冬至的大朝会及上寿等庆贺活动,朝廷百官、道家道官都在这里排班等候。郊祀活动更是有一两万人的大驾、卤簿、仪仗队伍,跟着宋徽宗从宫里出发,沿着宣德门御街往南,去往南郊坛祭奠。

这么边走边看,武松一行人出了内城西边的梁门。

梁门之外,北面是瓦子和市集、民宅,照样热闹,通俗接地气。

南面却是院墙高立,延伸数百米,𤩹垒森严的蔡府。

大门口有十八名府丁八字排开,挺胸站岗,身后对应的是十八只丈八高的石狮子,威势凌人。

蔡府门口的街道足有七八十米宽,把外城南北两边划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世界。

武松一行听从于虞侯的安排,先把马车停到北面的瓦子巷里。

于虞侯下了马,穿过大街去蔡府递名刺。过了一会,里边传出话来,下午未时三刻,附马爷和茂德帝姬接见阳谷县衙使客。

小提示:按 回车[Enter]键 返回章节目录,按 ←键 返回上一页, 按 →键 进入下一页。
查看目录